「鼓勵女生兼顧家庭與工作,其實蠻殘忍。」許書華:承認不完美,妳快樂孩子才快樂

1 / 1

許書華說,她也曾經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在家裡,比不上全職媽媽,在職場,拚不過沒家累的人;她還曾經感覺失去自己,被生活中的該扮演的角色們追著跑。後來她才發現:即便你自覺盡力,在別人眼中,可能還是不及格,不用想著討好所有人,也不用追求完美。

(圖片來源:未來親子/許書華)

許書華的身分很多元,她是個家醫科醫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還正攻讀博士班,同時在學校教書。

兩年前,她受衛福部邀請拍攝防疫宣導影片,並上傳了一段跳洗手舞的影片,在網路上瞬間爆紅。外型甜美的她,被網友封了個「防疫女神」的暱稱,原本就愛寫作的她,粉專人氣大增。

近期,她還出版了新書《親愛的,妳還可以是妳自己》,多了個作家的身分。

在各個角色間,許書華彷彿都調適的很好,看似人生勝利組,她卻笑稱,每個人在社群媒體上,都會呈現美好的一面,「但那些PO上網的,僅僅是生活的片段,絕不是全貌。」實際上,她認為自己的生活就如同後頭有大浪般,必須持續往前跑,跟多數人一樣。

由於她曾經對「身為女性」感到困頓、疑惑,深刻的體會到想走出「活出自己」的路並不容易,近年來,她除了家醫科本業之外,也開始關注女性身心醫學領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面臨「職家衝突」時,要求女性兼顧太殘忍

許書華觀察,現在很多女性最常碰到的困擾之一,就是「職家衝突」;雖然大家都說女性要工作、要經濟獨立,但社會對母職還是有一定的期待,女性自己也很難放過自己,不想讓先生跟孩子失望,在母職上付出很多心力。

於是,女性在事業與家庭中苦苦掙扎,成為常態,在台灣尤其明顯。

其實,她自己也曾親身經歷過這類狀況。「有一段時間,我總覺得,我好像什麼都做不好;作為媽媽、作為妻子,如果我跟全職媽媽、家庭主婦比,沒辦法做的那麼盡善盡美,照顧到全家人,那我這部分是不是就不夠好?在職場上,老闆更需要沒有家累、能全力衝事業的人,那我是不是就不可能比得過人家?

在經過了許多煎熬之後,許書華終於才明白,要鼓勵女性兼顧這麼多個角色,說起來蠻殘忍的,「為什麼要逼自己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滿分呢?我們要承認,時間只有那麼多,不需要做到什麼事情都完美。

 

看似人生勝利組,其實也曾吵架甚至婚姻諮商

以許書華自己來說,醫學工作與研究,一直是她的職志所在,寫作是她的興趣,家庭則被她視為一切的根基、是人生最重要的寶藏。

當各種角色有衝突時,她原本的判斷準則是「不能影響到別人」,於是,在不影響病患權益與工作夥伴的考量下,「往往你犧牲的,就是最親的人,因為最能夠包容你。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比方說,她過往常跟先生在家事上吵架,每天回到家後,許書華想休息,先生卻想整理一下家裡,雙方對於「凌亂」的接受度大不相同;又例如,她不擅長煮飯,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孩子的所有事情親力親為,偏偏,她的兒子「海豚哥」今年六歲多,女兒「小淘氣」才四歲,都正需要大人照顧。

「我當然想要有更多時間想跟家人在一起啊!但找到平衡的過程很辛苦、難熬,我們曾經吵架,也鬧過家庭革命,我跟先生甚至曾去心理諮商。」

 

不是凡事親力親為才叫有付出,陪伴才關鍵

後來,許書華終於跟先生討論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她強調,關鍵點就在於雙方都要認同「不是凡事親力親為,才叫有付出。」而且,也不需要所有面向都兼顧到完美的境界,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好,其他事情則做完就好

當然,有時候,許書華也會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個好媽媽,但她分享,有研究顯示,孩子成年後的生活滿意度,其實跟媽媽大有關係,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如果媽媽本身很耗竭、或追求完美,投射出期待給孩子,希望有回饋,無形中也彷彿在要求孩子得這麼完美,這也是種壓力。

還有研究指出,陪伴的時間長短,跟親子關係的親密程度,並不完全成正比,「重要的是陪伴的品質,當我們陪在孩子身旁的那一個當下,很專注、很用心,小孩就能感受到。」

 

別排斥尋求協助,有效的溝通關係才能長久

在跟先生溝通的過程中,許書華也曾去心理諮商,她強調,人際之間的各種衝突,只要能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去面對,就會對情況有幫助。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諮商的重點,是讓「訓練有素的第三個人」,幫忙看看夫妻在溝通跟相處中,究竟是哪個部分出了問題,「不見得是事情本身的對錯,而是溝通過程中有哪些問題,例如,是不是有其中一方容易採取防衛姿態,或常常出言不遜等等。」

許書華直言,溝通不成,都是有原因的,在特定情境中,當事人也很難跳脫出來,看清楚情況;諮商不是在檢討某一方,而是找出溝通盲點,也能讓人完全的去抒發自己。當雙方能面對彼此時,才可能創造出理性、可溝通的環境。

心理諮商或行為治療,都是有研究根據的,可以幫助人的,許書華很建議大家正向看待,如果夫妻之間常常覺得溝通未果,或有問題長期沒辦法獲得解決,確實可以嘗試看看,有機會能讓彼此的互動關係更好,「不過,千萬別在諮商時只想爭個輸贏,把心理師當成『來評評理』的人。」

 

尊重孩子,用同理心去回應孩子的需求

跟先生的溝通很關鍵,跟孩子的溝通也無比重要。許書華說,雖然父母親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但其實雙方是平等的,「我很希望孩子能感到被尊重,常常提醒自己,如果孩子說什麼,都要認真聽,即便是提出需求時,也要用同理心去回應。」

她希望用行動讓孩子真正理解:假如碰到任何困難,或心情不好時,可以跟爸爸媽媽講,爸爸媽媽都會聽。

比方說,海豚哥剛上小一沒多久,開始有功課了,沒辦法像幼稚園一樣每天都玩得很開心,有一天,海豚哥就跟許書華說「我好想回到幼稚園喔!讀國小好累!」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這樣說,就會開始啟動「說教模式」,許書華卻不然,她用比較開放的角度去跟海豚哥聊說:「如果你不透過讀書,但以後也能找到別的方式養活自己,那也可以喔,因為每個人都會長大,長大後也不能一直讓爸爸媽媽養,要找到能養活自己的方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她強調,自己最想教會孩子的,就是「當你愈長愈大,得到的自由愈來愈多,也就要學會自己做決定跟負責任。

 

從小看著「媽媽努力的身影」,覺得媽媽閃閃發亮

許書華回想,自己小時候,媽媽在下班回家後,原本都會幫她看功課、陪她讀書,「在我小四時,媽媽突然跟我說,她最近要參加高普考,接下來沒辦法花很多時間陪我了,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們就各自讀各自的書,我也不會去吵媽媽。」

經過努力後,許媽媽真的順利考上了,許書華至今都還記得當時「為媽媽開心」的心情;「媽媽也有自己想要完成、想要努力的事情」,也對她有很大的啟發,覺得媽媽是閃閃發亮的存在

後來的許書華,長大了,也成為了媽媽,雖然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色中求取平衡,沒有捷徑,只能靠trial and error,但她相信,只要盡力了,即便不夠完美,她也會在孩子的眼中閃閃發亮。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合作網站/#未來Family

#全職媽媽 #女醫 #未來Family #職業媽媽 #許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