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在教會中遍體鱗傷的你——想離開教會或換教會?放下恐懼!幾個步驟與思考幫助你做適合你的決定

1 / 1


        許多教會聲稱這裡是「家」,因緣際會之下,你去過幾次,漸漸的你感覺到自己被愛、被關係、被重視,所以你決定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慢慢的,你經歷到上帝的愛,決定受洗,決定成為一名基督徒。在這之後,你持續的參與教會活動,比過往還熱衷於此,你放棄掉許多教會以外的事物,也不覺得有任何可惜與難過,因為你覺得你找到活著的意義了。

        可是過了幾年,你發現漸漸發現你所認識的信仰,好像哪裡怪怪的,卻又說不出個確切的原因。但你不再有過去的美好感受,大多時候你感覺到孤單,也沒有真正能信任的人。你所以為的好朋友,暗地說你壞話、背叛你,妳感到傷心欲絕,卻沒有人能接住你的難過;許多你的情緒不被同理,他們只告訴你是你的問題、你要靠著神改變,他們說:「我會為你禱告。」卻不曾在你真正需要人的時候真正的陪伴你;你參與許多服事(志工活動),說是為了上帝做的,卻感覺自己只是工具人,因為你狀況不好不能服事時,就會被不禮貌的話語或是行為對待,沒有人會關心你遇到了什麼難處;你也發現教會牧者,總是言行不一。台上說的愛與接納、愛能遮掩一切過犯、愛是最大的,在生活中卻是對他所牧養的人口出惡言,說出貶低他人或讓人丟臉的話、私下的八卦,而他卻總是喜歡站在牧者位置,給你提出所謂為你好的「建議」,但若是他誤會你了,自己卻無法為你自己多解釋什麼,因為他會說拿聖經的經文告訴你,你這樣是不順服你生命中的權柄。甚至你不小心犯錯、犯了罪,但你鼓起勇氣,向牧者承認自己的錯誤,卻換來惡言相向、更多的否定跟控告,還被逼迫要在眾人面前說你犯了什麼罪,並向大家道歉。當你處在低潮,只會換來一句:「你正在屬靈爭戰,你需要多與神花時間。」但其實你只是想找個人好好聊聊,好好被安慰一下。

        最後你再也受不了,這個家曾帶給你許多美好回憶,但事到如今,這些美好回憶都被染了痛苦與憂傷。你一直在想是不是該離開這間教會,或是再找下一間教會,你反覆掙扎,心裡感覺痛苦至極,你想起教會的牧者曾經如何批評選擇離開教會或換新教會的人,他們說,會想離開教會是因為人們心裡有太多驕傲。

        你想上網再查查看,有沒有能給想離開教會的人,適合的建議,你找來找去,看到的只有對於想離開教會的人的控告與貶低,或是告訴你換教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你可能只是在逃避人生的問題。你充滿了害怕與恐懼,因為你害怕自己也但這樣輿論,所以你遲遲做不了決定,想離開卻又有太多顧忌。

       這是我的經歷,這跟你的經歷很像嗎?若是如此,請不要急著責怪自己有想要離開的念頭。也許以下步驟與思考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1、好好想想你真正想離開的原因。並問自己:「別人這麼說,那我也這樣想嗎?」

        這個思考的過程會很痛苦,會有許多聲音與情緒在你腦中不停亂竄,大部分可能會是讓你感覺到不舒服的,但這正是上帝賜予我們美好的禮物「情緒」,它使我們能夠察覺自己心理正處於什麼狀態,疏理過後你會更知道如何對下藥,以療癒自己的傷口。我知道許多基督教的牧者會教導「感覺很真實,但不一定是真的」,但其實這句話並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感覺很真實也是真的,但我們要做的不是被感覺牽著走而已,而是好好的面對、認識我們的感覺,好好同理與瞭解它,而不是抗拒它。請記住,你所有的感覺都是真的,而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擁抱自己的感覺,並且與神「討論」你的狀況,更多聽聽看神怎麼說,而不是一股腦的只會聽從牧者說的話。

        而針對人前述提到的,許多人會說的「離開教會,不會解決你任何生命的問題,你可能只是在逃避」那麼,你自己是這樣嗎?仔細考也許你會發現,這句話也許因為它過於片面,導致它有著貶低、不認同「逃避」這件事的意味。然而,就跟負面情緒同理,逃避真的不好嗎?

        人類天生有著逃避的機制,為了免於生命危險,這在動物界中也相當常見,獵物為了躲避自己被殺害,也會以逃避來保住性命。如果不賦予逃避這個詞有任何好與壞的意義呢?你是怎麽想的?也許,你其實就是不想解決任何問題,才想要離開教會或換教會的,而這也只不過是迫於生存需求,因為人的生存需求,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愛,或許你只是想要自己的感覺與情緒被同理、被人接住,然而這個環境已無法再讓你感受到愛,甚至讓你心理非常不健康,所以你你才萌生了離開的念頭。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2、這個原因可以被克服嗎?

        許多建議會告訴你要跟牧者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想法,但事實上是,許多牧者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牧養的人有這種想法,並不是每個牧者都這麼成熟謙卑的接受這件事,並且祝福你到更好的地方。所以你要說之前,請為自己打好「強心針」,因為你的回應可能會不如預期。

        神比你更明白你所經歷的,而如果真的感到不能克服,你永遠有放棄的權利。我們永遠不能多做什麼、少做什麼,來讓神多愛我們一點或少愛一點,而神昔在、今在、永在,不管你做什麼決定,祂都早就知道了,所以不要恐懼或害怕,無論如何只要你還願意,祂都會帶領你。而你就算想暫時離開祂,也沒有關係,你依舊在祂的拯救計畫當中,祂也永遠給人拒絕祂的權利。

       想離開教會是屬靈爭戰?以聖經來看所有事情都是屬靈爭戰,所以去想這件事情是不是屬靈爭戰,一點都沒辦法幫助你解決任何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去看見神的大能,而不只是專注於自己被攻擊,而看不見也沒關係,認識神本來就是一個過程。不信又如何?軟弱又如何?這樣神就不能以其他方式祝福你嗎?其實有時候我們都把神能做的事情想得太有限了。

3、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緒,而祂會溫柔的帶領你。

        離開教會或是換一間教會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也許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更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過去的價值觀可能有些謬誤,因為離開了那個環境,或許有會夠容易的審視自己發生的事情,以及許多思想有多單一。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你可以有情緒、你可以發洩、你可以軟弱⋯⋯這些永遠是被允許的,但請記得不要傷害自己,或是別人。在這些過程中,也許你不一定能感受到神、不一定能真正的聽見神的聲音與明確的帶領,但請別害怕,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無論如何都有祂的美意,祂總是知道你的光景,以及你的委屈與經歷。

4、想想在這其中,神帶你看見了什麼?

        其實華人社會培養了一群相當會忍耐的人,大多會萌生想離開教會念頭的人,都是已經到了很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真實感受。加上教會中一些教導以及宗教性的思維,更是強化了這樣的狀況,所以事到如今,想要離開或是換環境都是很正常的,可以試著接納這點,並慢慢的前往下一站,無論你是去是留。你可以逃避這世界、逃避環境,但請不要逃避你自己。你可以多想想,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你經歷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有什麼是神要帶你學習的?也許神會透過你離開一間教會的這個選擇,煉淨你、醫治你也不一定,所以想清楚這些事情也很重要。

        然而,聖經說,忍耐是聖靈的果實,顯然是聖靈的工作,而不是我們要靠自己完成的,其實我們需要的是更健康的心理,才能漸漸地活得更自由、更快樂。你可以因為種種原因選擇離開教會,你可以允許自己逃避所有事物,但請衷於自己的內心,你是你自己的好朋友,不是敵人,而與自己成為朋友,這也是一個過程,慢慢來,不用著急,而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許會發現更多美好。

5、不要讓這個決定拖太久,決定後也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離開會怎樣?不離開會怎樣?最壞的狀況是?仔細的思考,想清楚再決定,但也不要讓這個決定拖太久,想好久勇敢做決定!因為猶豫不決的狀況拖太久,會對你的心理狀態不太健康。如果想好之後,能夠接受最壞得狀況,那麼恭喜你,你又更認識自己了。做這個決定,也許你會害怕別人的眼光,但請記得,這個決定是為了自己,不是別人,這不是自私,是現在的你很需要被保護和被同理。請允許自己軟弱、允許自己敏感脆弱、永許自己難過。然而,愛裡沒有恐懼,若你面對這個決定,你充滿控告和恐懼,那麼這也不是從神而來的,試著更多接納自己和現在的狀況。

        有時候教會牧者甚至是會友,面對有人離開教會的狀況,說出一些不好聽聽的話,我們無法去控制或是定義他們說的話究竟是不是真的出於愛或是恐懼,但是如果真的覺得自己雖然很愛這間教會,卻無法再信任,那麼有時候選擇放棄關係、離開也無仿,就像和自己無法再信任的愛人一樣,就算能夠在一起也並不一定能幸福。教會是人聚集的地方,有不完美、充滿人的罪,但也是神同在的地方,就算因為太多的傷害想離開也沒關係,但請不要忘記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神帶領你所經歷、所學習到的,也許事後回想自己所經歷的,你會感謝神讓這一切事情發生,漸漸的你會有勇氣,再到下一間教會。慢慢來,不用急,神知道你的心。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最後,你所有感受與委屈,神都知道,也請別忘記,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練習饒恕過去那些傷害你的人也很重要,可能沒有辦法馬上做到,也許你根本不想做,但這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你自己,不需要給自己壓力,暫時不想也沒關係,神會醫治你心裡的傷害。而饒恕,不代表你要與這個人回到原本要好、信任的關係,因為這不見得對你來說是安全、是好的,而是為了釋放自己做的選擇。

        獻給在掙扎中的你,願你能夠得到釋放,真正的享受到真實的愛與關係。本篇並非鼓勵大家離開或是換教會,而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審慎的思考,為了自己做選擇,並且負責,勇敢的做決定,無論是去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