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小孩好容易崩潰?6個引導心法讓孩子不再易怒!這句話千萬別說!

1 / 1

你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總是對自己做事的結果不滿意,經常為此生氣、懊惱或沮喪嗎?當心你的寶貝可能是個完美主義者!雖然力求完美似乎是一個好特質,但正因怎麼做都無法讓自己滿意,在情緒上起伏通常也較大、較難調適,挫折忍受度也比較低,久而久之可能對孩子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圖片來源:Pexels)

 

完美主義的小孩會有什麼表現?

2~4歲的孩子,因正處於「秩序敏感期」,對每一件事情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只要他人的做法跟自己預期的不一樣,就會立刻觸動他們的情緒開關而崩潰哭鬧,此屬正常發展。但若到了4歲以上,依然經常為類似事件崩潰,爸媽就要留意是否孩子太完美主義了。除此之外,完美主義的孩子還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 對挫折的忍受度極低,容易因一點小事受打擊
  • 容易放棄,因為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做不好
  • 無法接受他人對自己的建言或批評
  • 對新事物感到抗拒,只願意保守做事
  • 不敢嘗試具有不確定性的事物
  • 做事過度細心謹慎或總是反覆重做,例如一般人做30分鐘可以做完的事,完美主義者可能須做2、3小時
  • 當事情不如自己預期發展時,會產生焦慮、惱怒、崩潰等情緒

(圖片來源: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父母如何面對或幫助完美主義的孩子?

一、換句話說取代負向語言

完美主義的孩子對自己做錯事被糾正特別敏感、焦慮,因此爸媽可以把「不對」、「不行」、「錯了」等等負向語言換句話說,例如,孩子收玩具時把某個玩具放錯位置了,爸媽先不要急著告訴他「你那個玩具放錯了」,可以說「再仔細檢查一下是不是所有玩具都有乖乖回到自己的家吧」,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減少被糾正的不適感。

 

二、不要刻意在孩子面前扮演完美父母

許多父母都會刻意在孩子面前表現完美,擔心自己犯錯的樣子被孩子看到,會有失尊嚴與地位,但若是家有完美主義的孩子,父母還刻意營造完美人設,只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不完美更加焦慮。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人都會犯錯、會糊塗,與其扮演完美父母,還不如讓孩子知道:即使是他們心目中全能的爸媽,也只是個會做錯決定的普通人而已。

 

三、注意安慰的用詞

面對因事情做得不如預期而崩潰的完美主義者,很常聽到的安慰語句是「沒關係啦,下次再更努力就好了」,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對於容易鑽牛角尖的完美主義者來說,他們很可能會認為「所以我還不夠努力嗎?」但有些事情不是足夠努力就能迎來好結果,若是孩子下次更加努力依然得不到好結果,反而會讓他們對自己更加失望。

(圖片來源: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四、教孩子重視過程,結果只是其次

對完美主義者來說,結果完美與否至關重要,但其實我們更該教孩子的是在過程中全力以赴的精神。試著在孩子沮喪、崩潰的時候,多多告訴他你看見他在過程中有多麼努力、這些努力多麼不容易、多值得被鼓勵!讓他們慢慢地轉為更重視自己的努力,不被結果的不如意給打倒。

 

五、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

當孩子深受完美主義困擾而惱怒、失望時,不妨和孩子分享自己過去的失敗經驗,讓他們瞭解任何人都不完美,不需要過度苛求自己。我們不需要擔心分享這些會失了自己身為長輩的顏面,只需要像閒話家常一樣很平常地向孩子分享這些經驗,因為失敗也是人生中再平常不過的事,不是嗎?

 

六、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正向思考

一般孩子考試要是考了98分,可能開心都來不及,但完美主義的孩子考了98分,不僅開心不起來,反倒會無限懊悔自己怎麼不再認真一點、不再細心一點,竟然讓自己丟失了2分而與滿分擦肩而過。這時爸媽千萬別再落井下石跟孩子一樣把焦點擺在丟失的2分上,就把重點放在「已經做得很好」及「準備的過程孩子花費了多少努力」這兩件事上,當每次發生類似事件時都堅持這麼做,孩子也會慢慢感受到自我價值,不會再持續鑽牛角尖了!

(圖片來源: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以上6個引導方法提供給家有完美主義孩子的爸媽~但若孩子的完美主義已經嚴重影響到心理健康或是人際關係等,還是建議爸媽即刻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才能有效改善喔!

 

【延伸閱讀】

不如意就鬧脾氣、小挫折就崩潰?6心法教你治癒孩子的玻璃心

孩子愛哭又難搞不是被寵壞!用6個方法讀懂高敏孩子,將高敏感變成優點

5歲開始要教的6件事|入門社交技巧、表達能力還有面對挫折的勇氣!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 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撰文編輯 #Lexie

#完美主義 #幼兒教育 #挫折忍受度 #秩序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