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破餐廳盤子,暖爸高EQ反應!瑪那熊心理師大讚:怎麼這麼會啊!

1 / 1

當孩子犯錯時,各位爸媽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例如在餐廳,孩子不聽勸四處奔跑結果撞到了人,這時你會有什麼反應?大聲斥責?小聲說回家處理?還是你能夠壓下怒氣好好的跟孩子溝通呢?最近瑪那熊諮商心理師分享自己在早午餐店看到的感動場景,一名爸爸在面對小孩的犯錯時的處理,讓他直呼:「怎麼這麼會啊!」一起來看看發生什麼事吧!

(圖片來源:pexels)

早餐店溫暖又有智慧的爸爸

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假設提,瑪那熊心理師在一家早午餐店看到有位大約三四歲的小女孩在餐廳內奔跑,因而弄掉了手上的小盤子,看著盤子碎了一地小女孩嚇得愣在原地,她的年輕爸爸先是吸了一口氣後,蹲下來問女兒:「妳有沒有受傷呢?」

👉瑪那熊心理師:事發當下家長先調整自身情緒,再給予孩子關心而不是馬上責備她。

這時小女孩搖搖頭,爸爸便撿起地板上的碎片後並告訴女兒:「妳來幫忙把大塊的撿起來,記得手要拿這邊,才不會被割到」

👉瑪那熊心理師:家長以身作則示範,讓孩子學習自己負責。

這時附近有位熱心的阿北見狀,擔心小孩會割到手所以也上前幫忙撿,不過這時爸爸卻用手示意阿伯沒關係、不用幫忙,並對女兒說:「這位屬叔有幫妳,要跟他說什麼呢?」小女孩也相當乖巧地抬頭對阿伯道謝。​

👉瑪那熊心理師:教導孩子表達感恩,不是直接命令或是給小孩答案,而是讓孩子自己學習該怎麼回應。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將所有碎片都撿完後(其實大多是爸爸在撿),爸爸又問:「妳知道為什麼會摔破嗎?」小女孩回應:「跑太快……沒拿好」,這時爸爸又說:「對啊,那下次妳可以怎麼做呢?」小女孩則說:「用走的就好……」爸爸則讚許地說:「嗯嗯很好。最後我們還有一件事,要去跟店員說對不起」

👉瑪那熊心理師:爸爸並沒有直接告訴小孩怎麼做才是對的,而是引導她思考改善方法,同時教導她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圖片來源:pexels)​

不過這時小女孩卻突然情緒激動起來,並相當抗拒地說:「不要!不要!」一旁的爸爸則是耐心詢問:「妳不想去的原因是什麼呢?跟爸爸說說看」

👉瑪那熊心理師:不強迫孩子行動而是去瞭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動力

在爸爸耐心詢問了幾次後,小女孩才小聲地說:「怕被罵……」爸爸則說:「謝謝OO(應該是女兒的小名)告訴我,我知道妳會擔心店員生氣」

👉瑪那熊心理師:肯定孩子的自我揭露並給予同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爸爸:「爸爸怎麼幫忙,妳會比較不害怕呢?」

👉瑪那熊心理師:讓孩子練習表達需求

​女兒:「抱抱一起去」

爸爸:​「沒問題,我抱妳一起去。妳需要先練習怎麼講嗎?」

​女兒:「好……」

👉瑪那熊心理師:事先練習降低焦慮並減少挫折

最後爸爸抱著小女孩去找店員,並由小女孩自己說:「不小心打破盤子了,對不起」店員也相當親切地笑著說沒關係,還問小女孩有沒有受傷。回到座位後,爸爸摸了摸女兒的頭:「妳剛才很有勇氣,我覺得妳很棒喔!」

👉瑪那熊心理師:給予肯定並說明理由而非空泛讚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pexels)

別拿大人的標準套用在孩子身上

​看完這個故事,你是不是跟媽咪編一樣也相當佩服這位爸爸的情緒控管呢?瑪那熊心理師表示,當孩子出包、犯錯時,爸爸媽媽應該依照當下情境、孩子狀況,盡可能給予適當的回應,而該怎麼做呢?最關鍵的就是「別拿大人的標準套用在孩子身上」。

相信很多爸媽在孩子犯錯時,可能會反射性地說:「你怎麼會在餐廳裡跑呢?」、「媽媽有沒有說不可以跑?」、「為什麼不拿好?」、「你一定是沒看路才會摔倒」等等等的,這些對大人來說理所當然,但對一個各方面都還在發育的3、4歲小孩而言卻不容易。當孩子犯錯時,如果大人總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就會出現上述這些責備話語,被這樣教育長大的孩子便可能產生「我總是做錯事」、「我不夠好」、「我很糟糕」等念頭,進而影響自我價值、自尊和自信心。

(圖片來源:pexels)

爸媽怒火中燒時該怎麼做?

​當然,為人父母哪有不崩潰的時候?尤其在外面,你一定會想,在家裡都告誡多少次了,為什麼出來外面還是一樣失控?但事情就是發生了,對孩子來說也同樣驚慌,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想想孩子才剛來到這個地球多少年,怎麼會懂這個社會該怎麼運作呢?

對此,瑪那熊心理師也分享當孩子犯錯,家長怒火中燒時,可以怎麼緩和自己的情緒再做處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1. 第一件事先冷靜,可以深呼吸幾次、伸展一下身體,幫助緩和怒氣。​

2. 接下來想想自己這麼生氣,真的是因為孩子嗎?還是有受到工作或生活壓力的影響呢?

​3. 最關鍵的,檢視自己是否不小心又用大人的標準來看待孩子?

​4. 最後提醒自己,「他只是個孩子」。孩子的理性與情緒能力,跟大人就是不一樣。

(圖片來源:pexels)

瑪那熊心理師也表示,這並不是要大人完全不要懲罰小孩,而是「少了關心、同理、引導、教育的懲罰,沒有太大意義,也很難達到改善行為的效果,甚至淪為大人發洩怒氣與壓力,自己爽的一種工具」。很多時候大人會忘了,孩子只是孩子,他的心智年齡、理解能力甚至肢體動作都還不如成熟的大人,希望各位爸媽都可以多一點耐心和同理心,一起在教養孩子這條路上成為更好的父母!

文章來源:瑪那熊心理師臉書Hello!瑪那熊心理師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Chloe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情緒控管 #教養 #正向教養 #爸爸 #瑪那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