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跟風健身減重,不如花時間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運動狀態

1 / 1


已經有一陣子了,全世界都在風行減重。比如Tabata ,健身還是瑜伽⋯⋯疫情全球席捲,東奧也有一點功勞,基本上應該是全世界都還在運動熱的潮流船上,至少在IG曬身材的人真的是瞬間雨後春筍般的大量出現,羨煞我的眼👀!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運動。

本來也就有一搭沒一搭的培養著運動習慣的珍珠小姐,一直都找不到健身對自己意義,大抵就是動得多吃得少的結果就是人會美一點,但動得少吃得多,人會更開心一點。

因此,到底是想要美一點還是開心一點,我一直在找一個平衡點。

對我來說,運動其實是一種靜心的活動,那是一種全然專注於呼吸、身體和動作裡的平靜。對經常用腦過度的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放鬆和重整。

至於做什麼樣的運動都可以,無論是健身、有氧運動還是只是瑜伽,伸展,我的興趣都只能維持一陣子,所以我放棄尋找最適合我的運動項目,轉而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環境,經過了各種嘗試,我音樂太High,肌肉們太興奮的健身房和甩肉教室,或,阿姨們聚集的聊天教室都興趣缺缺。

除了「家」,珍珠小姐真的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全身心投入(購買)的運動環境。我常常都覺得很奇怪,很想問問台北人啊,為什麼你們總能如此精力旺盛的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上班開會激動,下班亢奮運動,晚上還可以去酒吧、唱歌參加各種活動,這樣真的比較舒壓嗎?

雖然說外在的動和內心的靜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但如果外在的動來自於環境和人多而來的躁動,那這樣舒壓的效果應該會是大打折扣的吧?

然而,人類還有一個難以對抗的天性就是——「懶」,所以我想很多時候,大家把自己丟到躁動的環境裡,其實是為了產生一種「勤勞」的假像吧?一種每天操練的踏實感?

疫情期間室友們都不在台北,珍珠小姐自己居家工作的時候就做了以下的居家運動小實驗,看看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紀錄如下給大家做參考:

第一、不定時不規律。以當日的心情(或天氣)來決定今天要做哪一種運動,做多久,聽哪一種音樂,也都以當下心情為主,那當然也包含了心情不好,所以不做運動的選項。

第二、規律定時運動。以平時固定工作來規劃身體強弱的訓練指標,照表操課。按照工作日程的狀況來有系統的寫鍛鍊課表。例如一星期中有四天都會坐非常久,打字打太久,上下肢都耗損很多,那就是安排連續四天全身性運動,從上肢拉伸,撐地、舉重,開胸椎等,到下肢的深蹲,劈腿,抬腳,騎自行車等。另外三天就是做一些舒緩放鬆型的拉伸而已。

經過了三個月,我發現我游離在上面2種狀態之間,因為照表操課最久我也只撐了一個月,再來就是看心情,通常心情越低落我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運動或跟身體相處⋯⋯⋯

於是,我的結論就是,運動對我來說,不是做什麼項目,也不是減肥,而是藉由運動而讓我能夠內觀,靜心,清理自己平日累積的雜亂思緒,可能才是我最需要的。拿回自己的情緒主導權,體態和健康只是隨之附帶的加分條件吧!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你認為呢?

愛運動的你請follow http://www.instagram.com/pearl_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