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要和青春說再見

1 / 1

正值畢業季,想必很多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對於身分的轉變有些不適應吧?

不再是過了暑假之後,還可以繼續回到學校,跟班上同學、室友繼續為學期中的報告、考試焦頭爛額

而是要面對現實,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為自己即將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磨去稜角。

正式成為這個社會中的社畜。

失業並不可怕,就怕待業時太尷尬

在我畢業之後到現在,中間也換過幾份工作

每一次的離職,都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不適合什麼」以及「我要什麼」

其實,失業並不可怕,離職也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只是在離職時,你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離職。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果辭職的時候,只想著不喜歡、不想要,而沒有想過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那便只是一個逃避的理由而已。

畢業後找一份待一輩子的工作,其實未必是件好事。年輕時需要的就是經歷一些失業與待業的沉澱時刻。

失業其實是給了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而待業則是讓你學會沉澱的過程。

在 《你不必活成別人喜歡的模樣》這本書中提到

失業教會作者的幾個道理:

  •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每一份工作,無論喜歡與否,都要盡力去將它做好,既然做了選擇,就要尊重自己所做的決定並且熱愛它,工作才會回以微笑。

  • 沒有一開始就會讓你滿意的工作,工作也是需要磨合的,辭職其實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試著熱愛它才是
  • 你可以選擇放棄一個不喜歡的工作,但同時也要不斷的鞭策自己,因為機會是留給那些隨時可以上手的人。

說來慚愧,現在的我在這份工作中,其實就是抱持著一種得過且過的想法

一方面是因為在工作上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另一方面,工作本身也不是自己喜歡的領域。

為什麼要繼續待著呢?大概也是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也同時是因為現在的經濟狀況不允許我再任性離職。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理性上是如此,但是感性上還是對於工作提不起勁。

所以當我讀到作者這段描述時,內心有些慚愧,更深知自己沒有認真對待現在這份工作就想著要放棄。

不曾一個人生活,如何能對「孤獨」二字高談闊論

成人的世界中,熱情沒有那麼多的年少輕狂,也沒有那麼多的不顧一切。

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即便對黑暗有著無限的恐懼,你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勇敢面對。

而這個世界太過於浮躁,兩個人相處著實不容易,而分手,卻往往說得太過於輕易。

所以長大後的我們才明白:長大,不是僅有年齡上的增長,總是要一個人學會承擔什麼。

尤其自己必須當起自己的避風港,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你遮風擋雨時,那時候的自己,才是真正的長大。

成長的別名,叫做「孤獨」。

哈囉讀者你好,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感謝你持續的關注我的文章,若是你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請不要吝嗇的幫我按個讚

若是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身邊的人有幫助,也請你幫我分享給那位需要你幫助的親友

若是你喜歡我的文字,也很歡迎你持續追蹤我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有想要跟我分享的,或是希望我可以更好的地方,也歡迎你在底下留言。

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