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訊號|了解訊號代表什麼

1 / 1

控制憤怒、停止悲傷、消除壓力、不要緊張、克服恐懼…許多人會稱以上這些是「負面」情緒,並尋找各種方法「消滅」或「管理」它。這好比,當拿到一張成績不及格的考卷,急著將它藏起來一般,與其藏考卷,對自己更有幫助的,是發現不及格的原因,例如哪些題目或領域不熟悉,或是如何才能準備更充分等等。不及格和情緒的出現都只是訊號並且已經是結果,此時該著手的,是看看這個訊號所帶來的訊息,完整了解訊息,自然能有新的想法和做法。

前一篇文章裡面提到,我們對於許多事都有「關於好的標準」,這些標準是觸發我們情緒的其中一項。例如一個被家中溺愛的小孩,家裡有好吃的都第一優先給他,想要什麼玩具一定能獲得,當進到學校之後,老師和同學不再同樣辦理,便讓他大發雷霆。對這位小孩來說,「第一優先獲得」與「想要別人就會奉上」是理所當然的事,也就是他的認知標準,一旦不符合這個標準就暴跳如雷。漸漸地,這小孩開始發現到,原來的標準是在家裡才能享受得到,家裡以外的地方並不是這樣。而經過消化之後,接下來,有可能他不再在意這個標準了;或是他為了讓所有人能夠滿足他的標準而強大自己(變好的強大或是變壞的強大);也許繼續暴跳如雷?依照每個人的信念系統而有所不同反應。

正是這些情緒的訊號,讓我們有機會回到源頭去看看,我們原本所相信和認為理所當然的,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些什麼。這並不是檢討自我或是歸咎於自己出了什麼問題,而是看到自己目前所做的事和所前進的方向,與人事物現況產生了什麼樣的差距,進一步為我們帶來新的選擇與可能性。像是上面例子當中的小孩,也許發現了這是因為在學校與在家裡的差異,既然改變不了環境,也就覺得沒什麼好在意的了。人生當中有時出現了岔子,不過就是一些不符合原來認知標準的事,而感謝我們的情緒,提醒我們重新看看這些認知標準,帶我們往更適合自己的道路前進。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