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 Pro 松嶺青開箱,絕美綠色真的很Pro,但值得現在換手機嗎?

1 / 1

從上次整理完春季發表會資訊後,一直很期待可以開箱iPhone 13 Pro 松嶺青,這一次終於有機會開箱了,拿到實機之後真的非常的美,這個顏色是我第一次所有身邊的人都稱讚的。這次Pro 系列的顏色是金屬霧面色,可以隨著光影的變動,去感受的顏色層次的變化,對比13的玻璃綠色,更有沈穩內斂的感覺,但又不失搶眼的效果,應該會是我第一隻特別想用透明殼裝飾的iPhone。

除了顏色之外的亮點,iPhone 13 Pro 的功能真的值得你去換手機嗎?還是該等等秋季的iPhone 14呢?以下我就從我自身使用iPhone 12 Pro Max 的經驗與這幾天開箱下來的使用來做個分析吧!

攝影功能升級更有感:

自從使用iPhone 12 Pro Max之後,基本上大幅消減我使用相機的機會,整體攝影的表現,無論是平面或是動態表現都很好,但這幾天測試下來iPhone 13 Pro的鏡頭與攝影功能升級確實感到大大的不同,以下三點,是我自己覺得最大的差別。

1.微距功能的新增:

微距一直是我以前用單眼拍照時很愛的一種取景方式,花蕊或葉脈往往在光線下可以呈現出很多有趣且美麗的畫面,但iPhone 12 Pro Max的對焦距離問題,往往讓我在拍攝時,無法拍攝到我想要的微距畫面,只能透過裁切方式,達到我心中預期的畫面,但這次iPhone 13 Pro 只要透過廣角相機加上近拍,就能啟動微距功能,前陣子蘋果官方也有舉辦微距比賽,看了許多作品與自己試拍後,確實整體呈現的感覺,跟我以前用單眼的效果可以比較接近了,當你多了一種拍攝角度,就能拍出更豐富與特別的照片。

兩張照片都是我的實拍圖,透過微距模式,可以把植物近拍的細節拍攝出來,這是過去我用12 Pro Max 無法做到的,只能透過2.5的變焦去拍攝,再透過裁減放大才能達到類似微距的表現。

2. 電影級模式,錄影終於有景深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已過去iPhone 12 Pro Max或更早之前的幾種拍攝影片,總覺得影片呈現出來的感覺比較平板,回想過去用單眼拍攝的差距,其實在於單眼可以透過光圈的大小來創造景深,利用景深產生畫面的立體度,這次iPhone 13 新增的電影級模式終於可以有景深了!對於喜歡拍影片的人來說,這是很棒的升級,對比單眼透過調整光圈大小與對焦才能掌握,這次只要在螢幕上點選,就能輕鬆製造出景深效果,對於許多想要嘗試錄影的人,是更容易去提升影片拍攝質感的一個動作。

3.預設五種攝影風格,減少修圖時間

這次一共有五種分攝影風格:標準、鮮明、豐富對比、暖色以及冷色,對於每個拍攝習慣來說,如果偏好冷色系,往往都得在拍完後,在進入修圖去調整,但這樣蠻花時間的,對於已經確立色調風格的人,就可以快速套用,減少後續修圖時間。以我自己喜歡冷色調來說,拍植物就不需要在後續調色,直出也很美

A15 晶片速度更快更省電:

新的A15 晶片不只讓手機的運算速度更快,同時也更加省電節能,同時也歸功於A15晶片的運算效能,讓攝影可以留下更多的細節與質感,讓攝影的層次可以更加鮮明。

最後是關於是否值得更換手機呢?其實說實在時間點真的有點尷尬,面對九月即將到來的發表會,就會發表最新的iPhone 14 系列,但是否有綠色或崧嶺青這個顏色可能要先打上問號,以自己過去做行銷的經驗來說,iPhone 14 推出綠色的機會應該不大,因為兩者之間只有接近半年,以銷售邏輯來說不太可能這樣操作,如果真的很喜歡這次的綠色,其實蠻推薦入手的,如果不急的人可以觀望九月發表會後,針對13系列是否會有降價,這時候再入手也是很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