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酒精人帶你了解台灣酒吧的起源

1 / 1

平時我們下班後會走進酒吧,喝一杯酒,放鬆一天的疲勞,但酒對我來說一直是一種舶來品的存在,因為我們了解的酒類文化,都是歐美國家的酒類歷史,像是禁酒令的歷史啊,這就讓我很好奇,那台灣的酒類文化呢?酒吧是如何傳入台灣的?為什麼酒吧會演變成現在的樣貌?因為愛酒,愛我們所在的這片土地,所以我們想去了解在這片土地的酒類文化。

在1950~1970年間,國際形勢因美國跟蘇聯的對立,以及韓戰跟越戰接連爆發,讓美國覺得台灣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派了許多軍隊進駐台灣,讓台灣成為了美軍的度假勝地跟補給站。人潮就是錢潮,人想賺取美軍的錢,所以開設酒吧想賺取美國人的錢那為什麼當時的台灣人會知道酒吧是美國人的休閒場所呢?是因為二戰的時候,美軍為了攻打沖繩,所以曾經進駐過上海等沿海城市,後來這些沿海城市的人,又隨著蔣介石來到了台灣,便把他們印象中的酒吧複製過來,這就是台灣酒吧文化的起源。

當時的酒吧,有酒櫃,有一張張的桌子,跟一個舞池,有調酒師還有果汁,美軍來到這裡就跟吧女聊聊天啊、喝點酒、跳個舞。

在還沒認真了解調酒時,我對於調酒、酒吧的想像就是杯中那五顏六色的液體,以及帶有火焰的調酒,還有丟瓶子的花調,在以前的我會覺得調酒很貴啊,會覺得他離我的生活很遠,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接觸到的,是帶有一些距離感。

但認真了解調酒後,才發現原來這一切並不是我想的那樣。調酒可以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他是很優雅的、很有生活感的;就跟餐點一樣是融入在地風土,可以代表當地的,當然也是可以很內斂、充滿細節的,這是我一開始完全想像不到的。

而台灣酒吧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在2005年開幕的酒吧--Barcode,在2009年邀請了當時倫敦知名的調酒師 Pete Kendall擔任顧問,由他帶入當時倫敦流行的調酒手法,用新鮮水果調酒。在他引進這樣的調製手法前,台灣的調酒以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糖漿調製而成,不是新鮮水果,當然在口感上也不是那麼的好,有一種感冒糖漿的味道,甚至是化學感,因為這樣Barcode他們就想,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提昇調酒的品質,難道我們只能這樣調酒嗎?這才邀請了倫敦知名調酒師 Pete Kendall當他們店的顧問,也因為如此由新鮮水果調製的調酒開始盛行。

到了2018年,因為台灣法規認為infuse是私釀酒,而和酒作為最多比例使用這個技法的酒吧,就被政府盯上了,甚至被沒收酒,以及罰款。在當時這個事件鬧很大,因為如此很多人去跟政府陳情,這才讓infuse等一些特殊的調酒手法開始廣為流傳,也越來越多酒吧創作出這些較為特殊、相對實驗性質的酒款,現在也有很多以單一酒種為主的酒吧,例如發琴吧、Sidebar內吧就是以琴酒為主的調酒吧;後院、英雄塚、溫柔鄉則是以純飲威士忌為主的酒吧。近年來台灣的酒吧越來越多特色,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當然酒吧也不單單只是酒吧,他可以跟米其林合作,也可以跟甜點店合作,甚至可以跟藝術合作,當然也可以跟時尚合作,透過不同的面向,讓更多人了解酒吧。我們曾經對酒有誤解,到現在因為喜歡酒,想要開始推廣酒類文化,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調酒,也將酒精人喜歡的店家推薦給大家,這就是酒精人存在的意義。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照片來源 港灣記憶-台灣南北雙港檔案特展、Barcode臉書粉絲團

想更了解和酒的人,可以點選以下這篇文章

#酒吧 #酒吧文化#酒吧街#高雄港#台灣酒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