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馬影展|《黑箱日記》觀後感|叱責加害者讓他們社會性死亡|各國不能說的秘密

1 / 1

黑箱日記

放映年份:2024年開始出現在各大影展,我認為日本公映機率低,台灣將於12/13上映,由天馬行空代理。

〈上映戲院〉

雙北:光點華山電影館、光點台北電影院、MUVIE CINEMAS、台北真善美劇院、長春國賓影城、喜樂時代影城 南港店、新店裕隆城威秀影城

桃園:中壢星橋國際影城、桃園統領威秀影城

新竹:新竹大遠百威秀

台中:王牌映画影城、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in89豐原影城

台南: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

高雄: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喜樂時代影城 高雄店、高雄市電影館、內惟藝術中心、in89駁二電影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劇情簡介

二十五歲的伊藤詩織對記者工作充滿熱情,當業界大前輩、安倍晉三的「御用記者」山口敬之邀她討論工作機會時,她欣然赴約,不料竟被帶到旅館性侵。她試圖討回公道,訴訟之路卻屢遭羞辱,遍布荊棘。面對日本陳腐的法律、對性暴力的包庇沉默,伊藤破天荒地主動現身鏡頭前,以自身血淚控訴沉淪的共犯社會,也因而成為亞洲#MeToo運動的代表人物。豈知,她的堅毅表現被抨擊不像被害者,反引來輿論譏諷,質疑她別有居心⋯⋯

湘評分

11/10,多的兩分是致敬伊藤的勇氣,在日本這麼做幾乎等於社會性死亡。

慣例十點心得

1.「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適用所有國家。

2.伊藤導演說「為了後人她不能妥協」真的很勇敢。

3.2024年的日本仍然很保守,一如當年雅子妃(現今皇后)的書不能在日本上市,敬宮愛子殿下不能繼位天皇,這本書在日本發售前簡直在打游擊跟閃電戰。

4.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是「寫出來能療傷」,伊藤導演認為她寫出來、拍出來也是一種療傷。

5.語言影響社會觀念。日本、韓國的敬語多到「毀滅吧世界」,在被傷害的時候還要加「請」不如英文一句f開頭的。與朋友討論一下,至少中文、台語、客語、英文、西文、法文、義文沒有這麼噁心的敬語系統。

6.日本是個奇妙的國家,身為「外國人」永遠不能理解。《黑箱日記》在日本雖然(感覺)很難公映,但他們卻會報導11/20在比利時歐洲議會放映。時至今日還有人認為「她在說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7.「性騷擾」、「性侵」都是嚴肅的議題,沒有任何人能剝奪誰的身體自主權。

8.日劇、韓劇裡覺得女主好棒棒,喔不三次元超難,日本韓國女權低落到哭,看看敬宮愛子內王能繼位天皇嗎?

9.英文比例高是因為導演友人掌鏡,語言取決於哪個朋友掌鏡覺得挺妙,尤其剪輯完的成片,一度以為是「日本不可能上映所以目標海外市場」的緣故。

10.「每次記者會都像赤裸著,這場感覺大家都在幫忙蓋毛毯」我的哭點在這邊,「在保守社會」揭發事實除了「以死明智」外,得夠堅強才能辦到。

11.詳細請參閱 wiki,事件不只電影的部分,她的經歷與電影只是媒介,你我生活中有更多需要關心、關愛、關懷的人們。

受害者該有受害者的樣子?

據電影及上推特翻一下,覺得她在「炒話題」的主流思想是「不像個受害者」。???這是什麼奇妙的思想,受害者就必須哭哭啼啼,畏畏縮縮躲在角落?不能大聲「開箱」?不管是快閃或常態展的「性侵衣物展」,很明確講出「不管你/妳穿什麼,都可能被性侵」,因此有酸民(?)說「她這是仙人跳」、「價碼沒有談攏」、「穿成這樣還無辜」這類言論,呵呵,這些普通又有信心的人呀。「以直報怨」來說,祝福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在他們親近的人身上。

記者跟導演的衝突?

新聞寫作忌諱「主觀意識」,必須客觀陳述,讓閱聽人自己判斷;導演則是要用「主觀意識」來敘述故事,讓觀影人各自解讀。映後有人問導演這題。其實整部片看下來,著墨的是「事情發生後她怎麼處理」,刑事敗訴(日本法規問題,片中提到性侵只針對已婚女性),民事勝訴。她報案,但「證據不足」(沒有記憶、沒有物證、沒有認證),調查員(員警)被上級「調離」。她想訪問想堵人失敗,出書像「閃電戰」,整個團隊都很緊張。鏡頭是她的,至少這種呈現方式我覺得很「客觀」,冷靜的想「該怎麼處理」,而不是EMO從此厭世,片中看著她經年累月的處理,只能致敬跟拍拍,給她一條毛毯。

一度被說動搖安倍政權

政治人物多少都有相熟的媒體記者朋友,這個中文世界習慣說「有關係就沒關係」,當初新聞傳到台灣時,主流媒體也是報導「性侵疑雲恐動搖安倍政權」,聽到時我只覺得「好勇敢的人」。我喜歡日本的文化不代表日本社會氛圍友善,那個「敬語多到炸」的保守社會,旅遊OK居住「看人」,如果是白人的話,日本社會包容爆,其他就呵呵,「大聲說話」、「鬧大」對於「冷漠的日本人」來說算是陌生,甚至可能覺得「搞怪」(面倒)。大谷翔平遛狗可能還比較受到「日本一般民眾」關注,這就是日本。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題外,那個時候安倍遇刺,台灣很多人在說「安倍是好人」,當下我的想法就是「喔」。他「好不好」得從各種面向來看,究竟是「施壓包庇」媒體友人,或是「官官相護既得利益」,永遠沒有答案。

我不能退縮

支撐伊藤導演「不能退縮」的原因是「日本性侵發生與報案率」相差甚遠,多數受害者「不敢說、不想說,躲起來」,就像大眾認知的受害者。片中伊藤導演「算是」近代日本史第一個把事情「講出來」,攤在陽光下開箱的受害者,如果她退縮,以後的「受害者們」只會更挫,先驅、濫觴、倡議、發聲。如果她縮了,下一個「吹哨者」、「倡議者」什麼時候、會不會有都不知道,因此敬佩她的「勇敢」。

親族的不贊同到默默支持

「日本的保守超乎想像」,開始發聲後,為了要「不波及家人」,她輾轉居住,她的家人開頭也「不贊同」她發聲,這就是日本。映後導演「希望能在日本上院線」,我是覺得很困難。如果是名偵探柯南粉絲,有看過《貝克街的亡靈》,或是有一點點知道日本的政商關係,如果覺得台灣已經很「誇張」,台灣附近的國家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台灣「只要你敢講出來」,找10位找100位,你的聲音還有機會被聽到,其他國家不好說。而日本的社會氛圍是「禍及親人的社會性死亡」,因此片中有提到家人開始覺得「不要鬧大」比較安全,後面也變成默默支持。不過根據wiki,導演目前也是離開日本了,我是認為還是為了親人著想,她離開日本真的比較安全。

如有不適請深呼吸 我試過很有用

這是影片開頭的話,光這句話就代表了多少事情,一句話逼哭你。更遑論是受害者本人。日本輿論一堆在嗆「她在作秀」,甚至提到「作秀作到國外只是想紅」,這才是真的日本吧。如果平常覺得ptt酸民很酸,pH值有5,2ch跟5ch的日本網友大概是2.5到-1等級,沒有最酸只有更酸。

一種語言 一種大腦

雖然自嘲「台灣是鬼島」,但鬼島至少沒有「多如毛」的敬語,有存在但極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日語的敬語,呵呵。很慶幸中文是我的母語(?)因為中文中的敬語大概就是請、麻煩,除了應用文書寫體公文體這類日常生活中少見的東西,你一年講超過請、麻煩以外的敬語有點難度。但日文就不一樣了,對於年長者、男性、客人、陌生人等,基本上都是敬語,又分為禮貌語、尊敬語、謙遜語、鄭重語、美化語,各種用法堪稱大魔王,因此又有「N1只是日語的開始」這種說法。想想連語言都這麼機車的國家,社會文化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翻譯成中文大概是「你xx滾開」這種氣炸的情況下,還得說「不好意思,可以麻煩您拿開嗎?」。

一開始學英文(美語)時,老師就有說「用英語腦學英文,用中文腦學中文,不要用中文來背英文」,後來的日文老師、法文老師、西班牙文老師都這麼說,所以我是習慣每換一種語言換一種世界觀,畢竟語言是最快看出不同文化脈絡的途徑,以此可以知道日本真的很機車(沒有任何褒貶之意),英文比較隨便(文法在實際溝通上其實不是很重要),法文西文要懂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