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藍調時光觀後感》——東昔與玉冬

1 / 1

        雖然東昔與玉冬的故事放在最後三集說,但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與感情前面都略有描述,甚至東昔何以對玉冬這麼憤怒都已經有清楚的輪廓,在這裡整理一下,也剛好可以作為我想討論重點的引言。

首先,他們的關係不融洽是肯定的。很明顯東昔是唯一激動的那方,玉冬則沒有太多反應。至於原因,東昔小時候就因為父親早早去世、母親改嫁而跟著母親一起到別人家寄宿。在那裡,東昔飽受欺負,也逐漸養成他日後的硬脾氣;在母親面前刻意讓她看見自己渾身是傷,想藉此激發他母親的愛子之心,母親卻無動於衷;東昔帶走一些錢想帶母親離家出走,並跟母親說自己會好好照顧她,卻被母親冷冷地回道:「你這小偷……」從此兩人再也沒有一起正常生活過。

這些年來東昔始終不懂自己的母親有沒有愛過他?他曾兩次請求自己的母親跟他一起單獨生活,說他可以照顧好她,就算日子苦也沒關係,至少他們在一起。然而這兩次的請求,換來的是一陣毒打、玉冬不准東昔叫自己媽媽只能叫阿姨以及「你這小偷……」這句話。這讓東昔憤恨不平,難道她從來沒有對不起自己嗎?已經跟東昔在一起的宣亞說:「你就趁你媽媽還在的時候去問吧,我也很想問我爸爸為何要在我還小時就選擇自殺,但我已經沒有機會問了……」

這時剛好玉冬要去祭拜東昔已過世的養父(欺負東昔的那家人),東昔一開始雖很不願意,但是一想到這有可能是與母親最後一次相處(玉冬那時已患絕症),便答應了下來,畢竟他還有他多年來的心結想與母親問清楚。

母子的旅程與問答由此展開。

我看這故事之前有一個設想:他們之間一定有雙方未坦白的真相。真相大白後其中一方(通常是後輩)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並跟母親和解;或是道歉的話再也說不出口,徒留遺憾。

但我發現這故事的劇情安排絲毫不想走溫馨或揪心的老路,這也是我認為《藍調》如此特別的地方。這三集裡沒有出現互相痛哭擁抱的世紀大和解,也沒有天大的誤會事後才釐清,只有兒子透過認識母親的過去、一同追尋母親的生活印記中逐漸了解「啊,母親是這樣想的」、「原來,母親是用這種方式在愛我的」,繼而放下自己那些憤怒,最後以另類的方式與母親一同登上漢拏山後,雙方共享了一段真誠的母子關係,直到母親為兒子煮完他最愛的大醬湯並撒手人寰為止。

或許看到最後還是有人會問:玉冬愛過他嗎?有對他感到歉疚嗎?畢竟,這是東昔最想知道的事情,也是他會答應母子出遊的原因。面對這問題,玉冬始終是以沉默解決,只有一次玉冬開口說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有什麼好對不起你的,一個瘋女人怎麼會懂得愧疚,你媽媽是瘋女人,你媽就是瘋了,才會因自己的害怕下海,就叫女兒去捕撈害死她,即便如此你媽還是想活下去,隨意隨便找個人寄生,她以為孩子只要有三餐吃就可以了,以為讓孩子住好房子、能上學就行,像個傻子笨蛋一樣,眼睜睜看著自己孩子被打也無動於衷,你媽真該被狗咬死才對,我死了以後不要幫我辦喪禮、也不要為我哭,就把我丟到你爸和你姐所在的大海裡。」

聽完這話的東昔再也沒開口問過同樣的問題,因為其實這回答已經把答案、甚至更多的東西傳達給東昔了。

玉冬的一生是相當多舛的。她的足跡似乎只有在木浦跟濟州島而已。即便如此,她印象中的木浦已是幾十年前的光景,連家人的墳墓也面目全非,只能勉強指出位置;她的大半輩子都住在濟州島,但即便如此她連濟州島有名的漢拏山都沒去過,讓東昔感到不可思議。

從玉冬的那番話以及她的經歷就可以知道,她是一位如此傳統又充滿痛苦的人。她的一生,活下來的意念遠大於好好活,這讓她看待自己孩子的生活也是如此。「她以為孩子只要有三餐吃就可以了,以為讓孩子住好房子、能上學就行」東昔的姐姐、爸爸都出意外走後,她求生的意念更加強烈,同時也盡可能讓東昔遠離自己的命運。她教東昔不要叫自己母親,實則是希望東昔不要被她所連累,因她而被其他人看不起。

當然這並不表示玉冬的做法就是絕對正確的。她的決定並沒有把東昔的心情考量進去,所以東昔的心裡才會一直有「母親有沒有愛過我」的疑問,也對他的性格與未來產生重大影響。但以前的母親真的會把孩子的意見看得如此重要嗎?(將心比心,在以前那個時代母子相依為命,你會相信十幾歲的孩子會照顧好你這種話嗎?就算現在也不會)而且傳統的玉冬怎麼會像現代人一樣,把母子的關係看成可以輕易向後輩說對不起、求原諒的關係呢?所以她的確是愧疚的,但她絕不向東昔道歉,原因便在於此。

這段故事中我特別喜歡兩段畫面:一是玉冬一睜眼看見白雪皚皚的漢拏山那驚訝的眼神。這裡鏡頭只拍攝玉冬的眼睛,但我在她的眼神中就看見了她的喜悅、純真,和背後的滄桑。二是東昔獨自登上漢拏山高峰時回想起與母親過往的生活畫面。如同我前面所說,這三集並沒有世紀大和解,只有東昔了解母親的過去後,對他之前怎麼都想不通的母親漸漸釋懷,並了解自己的母親在當時已經是以她能知道的方式、竭盡全力地在照顧他。

回到濟州島的家後,玉冬看到了宣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想必是終於放下了最後的擔子。為兒子煮完自己最拿手的大醬湯後離開人世(這邊還有一個小故事,東昔一直都不點大醬湯,讓所有人都以為他不喜歡,但其實東昔喜歡大醬湯,只是外面的都沒有母親做的好吃所以才沒點)。

「我到最後才明白,我這輩子其實從沒恨過她。我一直想向現在這樣,握著她的手陪她一起哭」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以這段母子情作為結尾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從前面可以看出,雖然大家都以尊敬長輩的態度對待玉冬,但實際上只有春禧能跟玉冬有比較近一步的對話,可以把這解釋為同時代的人比較能互相理解。導演把最後的集數留給兩位母親呈現出不同形式的母愛相當有深度。

        最後結尾的運動會上鏡頭帶到了每個人,並回顧他們出場的段落,這些角色真實的如你我,有悲傷有歡笑,不變的只有一件事情:

「有個使命我們都不該遺忘,我們生於這片土地並非為了承受磨難與不幸,我們是為了幸福而生,祝大家幸福快樂!」

這便是我心目中的神劇,我們的藍調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