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淇百怪の嘰嘰喳喳-關於「做事」的一些想法

1 / 1

「每一餐的用心、每一次運動的堅持,都在慢慢累積出你想要的生活。」
這週,是我開始記錄飲食與生活的第 2 週。

上週我寫下第一篇【飲食日記 Week 1:媽媽的健康週記】,收到一些媽媽私訊我:「我也想開始,卻覺得好難堅持。」

但我想告訴你,我們不需要完美開始,只要願意比昨天更好就夠了。

/ 第二週健康週記總結(7/14~7/20)/

飲食結構

✅ 穩定吃早餐,且食材多樣化(燕麥、地瓜、蛋、優若乳、芝麻)
✅ 午晚餐蛋白質與蔬菜比例提升(烤雞腿、鯖魚、炒青菜)
✅ 點心選擇越來越精緻(毛豆、堅果、小份甜食搭配拿鐵)
⚠️ 外食偏油偏鹹偏炸(臭豆腐、雞排、珍奶),影響水腫與腸胃壓力
⚠️ 水果量偏多(尤其晚上),易引發血糖波動,需控制在1~1.5拳

運動與活動量

✅ 完成 2 次皮拉提斯課,日行 8,000 步
✅ 日常活動量比久坐時期大幅增加
⚠️ 若想加快燃脂,可加 1 次流汗型運動(跳繩10分鐘/居家Tabata)
⚠️ 睡前10分鐘伸展幫助放鬆,減緩入睡延遲

作息與身體感受

✅ 提早躺床、腸胃順暢(排便改善)
✅ 更細心觀察食物與身體的互動
⚠️ 睡前滑手機導致 2 點才入睡
⚠️ 建議:睡前泡腳、熱牛奶、關燈陪老公追劇 → 穩定副交感神經

/ 三圈 × 四節奏反省 /

🟡 健康圈:
飲食紀錄幫我看到真正的問題是「水果與炸物量」,
以及【外食選擇彈性】大於【限制焦慮】的重要性。

🟠 事業圈:
每週穩定記錄健康與工作安排,
練習「不被瑣碎日常淹沒」是正在進行的練習。

🔵 興趣圈:
我把健康當作一種實驗與遊戲,
在忙碌中找到身體變好的小驚喜,養成耐心。

✨ 四節奏定位:
這週是【Process 整合期】,目標不是完美執行,而是透過小調整,找出最適合自己、家庭、事業三圈協調的生活節奏。  

📌 下週目標(7/21~7/27)

 飲食:
✔ 每日水果 1~1.5 拳
✔ 午晚餐先吃菜蛋白,再吃澱粉

運動:
✔ 穩定皮拉提斯 3 次
✔ 若可,傍晚快走 15 分鐘

 心理:
✔ 一週一次「開心吃時光」
✔ 健康是照顧自己,而非壓力來源

給同樣在路上的你:

健康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在疲累的日常裡,仍願意對自己溫柔且誠實。

媽媽的生活常常很忙,但我們值得擁有好的身體和心情,這樣才能繼續好好生活,陪伴孩子,成為想成為的自己。

如果妳也正在進行飲食或健康計畫,留言分享妳最棒的一餐或妳的小改變,讓我們一起加油,穩穩前進。

#飲食紀錄#健康飲食#媽媽生活#生活平衡#健康習慣#靈感日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