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有幸福人生,這個「能力」很關鍵!4方法從小訓練小孩社交智商~

1 / 1

社交智商(SQ)並不單單只是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而已,而是在人際相處的過程中,能夠感知他人的情緒和意圖,並做出適當的回應。擁有高社交智商,人際關係愈好,會讓我們過得更健康快樂,生活幸福。

(圖片來源:未來親子/shutterstock/達志)

文/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你希望孩子將來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相信很多父母的答案大同小異,不外乎希望孩子健康快樂、過得幸福。

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2021年所做的研究報告,「社交情緒能力」是孩子未來成功與幸福的關鍵。單有高智商,並不足以保證孩子在學校甚至成年之後,能夠健康和快樂高社交情緒能力,不僅有助於適應各種變化與挑戰、和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與他人團隊合作,也較容易對生命感到滿足。

過去談IQ(智商)和EQ(情商),近年有愈來愈多人開始重視SQ( So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社交智商)的重要性。什麼是社交智商?是指「人際相處交往的過程中,能夠感知他人的情緒、情感和意圖,並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社交智商愈高,人際關係愈好,會讓我們更快樂、健康,生活更幸福。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培養高SQ孩子,爸媽必須知道的3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每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或是認識新的朋友,會遇到各種人際問題,例如:和新班級格格不入;你想跟同學一起玩,他們卻不想讓你加入等。

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認為,幫助孩子增加SQ,並不單單只是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而已,「良好的社交技巧只是跨出去的第一步。」 更廣義地來看,SQ還包括:挫折忍受度、情緒管理等議題,這些能力會因應周遭人事物的不同,在每次的人際互動中持續發展。

 

1. 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社交智商

陳彥琪指出,人是群居動物,社交是生存的必備能力之一;學習社交能力的第一個場域就是「家庭」,爸媽與主要照顧者如何與孩子互動、建立關係的方式,如:當孩子提出需求時,父母很快給予回應,在在影響孩子未來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從小與人建立關係,大多是正向經驗時,將來進入學校甚至是職場,和人互動來往,自然會複製所學到的社交模式,有助於和人相處。」

 

2. 社交智商高≠好人緣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很多父母期待孩子個性大方主動,有許多好朋友、人緣非常好。陳彥琪提醒,人際關係本來就會有親疏遠近之分,孩子不需要和全班20幾個同學都是摯友,「 SQ的概念,並非是追求好人緣,而是著重擴充孩子交朋友的彈性、提升與外界連結的能力。

有些爸媽會幫孩子創造多元的社交機會,例如:幾個家庭相約出去玩,參加才藝班或社團等。陳彥琪認為,好處是孩子因此有很多不同的機會,練習發展正向的人際經驗,但她提醒,「爸媽不需要太執著於孩子在每個團體裡都要有好朋友,否則,對孩子來說交朋友變成一個任務,而不是彈性的選項。 」

爸媽應該鼓勵的是,孩子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追求朋友的數量或社交能力多卓越。

 

3. 不是外向小孩就沒有人際困擾

陳彥琪表示,除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之外,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的社交技巧和行為表現,也和個人的特質很有關係。

很多人以為個性外向主動的孩子,交朋友一定沒有問題。但其實不然,「開朗外向的孩子和人互動時,可能缺乏人我界線感,讓對方感到壓力而漸漸拉開距離。 」

而個性內向的孩子,只有1、2個好朋友,或是寧可自己玩、不想和其他人一起玩,看在父母眼裡也很擔心。陳彥琪建議爸媽釐清,孩子本身是否對於人際關係感到困擾,若孩子很享受自己和人相處的模式,父母也就不需要特別煩惱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父母的想像很巨大,孩子的煩惱很細微

孩子遇到人際問題或衝突時,「父母的想像很巨大,孩子的煩惱很細微,」陳彥琪說。

小學階段最常見的人際問題,包括:孩子說在學校沒有人和他玩;好朋友突然不理自己,和別人更要好;同學跟別人說秘密卻沒有跟他說;好朋友下課沒有找他一起玩等。爸媽對此常有自己的想像和擔心,覺得孩子被人欺負、排擠了。

陳彥琪說:「孩子不見得是交不到朋友,而是他最在乎的那個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面對孩子細瑣但具體的人際煩惱,很多父母的反應是「你想那麼多幹嘛?就去找別人玩啊。」但這其實正是培養孩子社交智商的好機會,社交智商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長時間地練習和累積經驗。

 

當孩子遇到人際困擾,爸媽可以如何協助提升孩子的社交智商呢?陳彥琪建議以下4個方法:

1. 理解孩子遇到什麼困難

許多爸媽一聽到孩子抱怨自己沒朋友,十分心疼、急著想要解決問題,忍不住脫口而出「是不是你做了什麼,別人才不跟你玩?」或是「你就是這樣子,別人帶玩具和零食去學校,你不會也帶去嗎?」

陳彥琪建議,首先爸媽可以試著表現好奇、理解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問問他「今天發生什麼事了嗎?你的感覺還好嗎?」而不是直接下結論,告訴孩子「你就這樣子做就對了」。

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細緻地去理解孩子究竟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孩子真正困擾的是什麼?讓他沮喪的是什麼?當孩子說「在學校沒有朋友」時,究竟是因為他不太會說話?還是他不願意和人分享?或是同學都在聊動漫和手遊,和他們沒有共同話題?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即使父母有一些想法,也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問問他「希望爸媽怎麼樣幫你嗎?你覺得可以怎麼做?」 若他有需要,你再提出想法,「如果是我可能會這樣做,你覺得呢?」和孩子一起討論可能的處理方法。

 

2. 同理孩子的情緒

對孩子來說,爸媽可以陪伴、同理他的情緒,非常重要。甚至進一步陪他辨識情緒,例如:好朋友突然和其他人更要好,孩子的感覺是好生氣、好孤單?或是嫉妒、吃味?

當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感覺,懂得求助、知道自己有個信任的對象可以傾訴,有助於『擴充』他的情緒耐受力和挫折容忍度。 」陳彥琪說。而且如此一來,孩子就不致於選擇負面的方式表達情緒,如悶著不說、攻擊別人等。

 

3. 陪孩子實際

面對孩子的人際煩惱,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可能的做法,並陪他實際演練一遍;當他想要加入一群正在玩的小朋友,怎麼說或怎麼做比較好?如果別人很沒禮貌的直接拒絕,可以如何回應?當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孩子就比較不會慌亂。

 

4.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除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之外,陳彥琪提出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爸媽可以陪孩子,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他為什麼這樣做?」如:好朋友下課不和我玩,為什麼?「有可能,他就是想玩溜滑梯,不想和你一起跑操場;或是他有時候也想跟其他的同學一起玩。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陳彥琪強調,「換位思考」除了讓孩子理解自己,也可以提升同理心、接納他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了解,被拒絕和失敗的經驗十分正常,有時候被拒絕並不代表自己不好;具備這個觀念的孩子,會有比較高的自我價值感。 」

絕大多數父母的思考模式是,想方設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教他如何成功社交。 但其實父母更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如何面對失敗與被拒絕。

「有些孩子遇到人際受挫,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整個人很沒自信。 」當孩子學會被拒絕或失敗也不會怎麼樣,不需要因此沮喪或挫折,「孩子就不會為了維繫人際關係,而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陳彥琪說。

 

 

#SQ #人際關係 #未來Family #社交 #社交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