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小寶貝也能聽懂!媽媽的溝通祕笈,6招教你輕鬆與小童對話~

1 / 1

當那個只會咿咿呀呀的嬰兒,逐漸開始學會走路、跑步、說話時,媽媽的心情一定是既開心又擔心,因為這代表傳說中的「Terrible 2」要來啦!和這個年紀的孩子溝通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讓人情緒控管暴走,別擔心,今天就來分享6個超實用的溝通技巧,讓您和小寶貝輕鬆對話,不再氣噗噗!

(圖片來源:Pexels)

1. 簡單明瞭的溝通

幼兒雖然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全,但他們的理解力其實已經成長許多,建議使用簡單的詞彙和短句,例如,看到寶寶指著花,您可以輕聲說:「對,紅色的花」,除了讓他們理解事物的名字,也能增加他們的詞彙量。而這個做法可以用在任何狀況,對小小孩來說,你的話語越是直接明瞭,他們越能理解且不會想鑽漏洞。

2. 「一起做」的魔法

2歲的孩子開始喜歡反抗,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原來可以作主,所以愛上與父母唱反調的感覺,這時不如將要做的事情轉為「共同的冒險」,例如一起收玩具,不僅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有更能輕鬆引導他們參與其中,達成父母希望的目的。

3. 以遊戲引導學習

玩中學對幼兒來說最好的方式之一,透過遊戲能讓孩子更好理解困難以及複雜的概念與指令,也能讓孩子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學習,同時建立起對學習的積極態度。以「找東西」為例,選孩子熟悉的物品並請他們尋找,例如「藍色的車」,除了有互動樂趣也能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發展。

(圖片來源: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4. 提供選擇權給孩子

孩子想要自主的機會,我們不需要全部剝奪,可以提供簡單的選擇,讓他們覺得自己對事情有掌握權。例如出門前孩子鬧著不想換衣服,媽媽可以說:「你想穿車車的衣服還是恐龍的?」減少親子之間的衝突,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

5. 情緒上就是溝通的好時機

幼兒有時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而這正是一個溝通的機會。當孩子情緒不穩時,媽媽別被影響,保持冷靜用體貼的語言。例如,如果孩子因為不能出門而大哭,可以輕聲說:「媽媽知道你很想去公園,但下雨溜滑梯都失了不能玩,我們一起看什麼時候雨會停好嗎?」同時,輕輕摸摸他們的頭、背或是肩膀,有時候非語言溝通更能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心。

6. 耐心鼓勵與回應

與幼兒對話時,盡量保持耐心並不斷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即使他們可能說不出太長的句子或精準的詞彙,爸媽也要用積極的態度回應他們,以此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並願意多與你們說話。

(圖片來源:Pexels)

這6個小技巧有助於與2歲前的小寶貝進行溝通,透過簡單的語言、合作遊戲、情感安撫和耐心的回應,將能夠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更多快樂和甜蜜的時光。希望能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

你說的寶寶都知道!5個引導說話簡單小技巧,增加語言發展學習力!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1關鍵判斷「2歲前的孩子是聽不懂還是不想懂」?3技巧讓親子溝通變簡單~

小孩愈罵愈擺爛?爸媽別再無效怒吼!資深心理師教你3招降火理性溝通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Chloe

#2歲 #學齡前幼兒 #幼兒 #溝通 #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