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丟玩具講都講不聽?6方法處理學齡前幼兒一生氣就亂丟東西!

1 / 1

學齡前的小孩正處於情緒和行為發展的關鍵階段。有時候,孩子只是覺得丟東西這個行為很好玩,又或者覺得東西掉到地上會發出聲音很奇妙,也可能是因為沮喪、不安或生氣,便用亂丟東西來表達。雖然,這種行為是小孩必然經歷的階段,但也不代表家長可以不處理他們的行為,亂丟東西久了也會衍生成壞習慣,還可能對孩子的安全造成危險。以下分享6個方法,幫助家長處理學齡前小孩亂丟東西,並幫助孩子發展正確的行為。

(圖片來源:unsplash)

一、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

學齡前的小孩,對於掌控情緒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並未發展完全,一切都還在學習的階段,家長需先了解孩子只是發展尚未完全,並不是真的愛生氣、愛丟東西。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便能更冷靜地處理孩子的行為,且給予適當的引導。

(圖片來源:unsplash)

二、明確表達情緒

學齡前的孩子,可能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所以他們會選擇用行為來表達,也因此出現丟東西的行為。家長可以教導孩子認識情緒,並引導孩子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例如:「我生氣了」或「我不高興」。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表達能力,減少不當的行為出現。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unsplash)

三、提供適當處理情緒的技巧

學齡前的小孩需要學習適當處理情緒的方法。例如,引導孩子們用「深呼吸」來冷靜情緒、又或者是「數到十」來轉移注意力,也可以試試看正向教養裡提到的「冷靜角」,請孩子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冷靜一下。這些技巧能幫助孩子在情緒高漲時,冷靜下來,減少亂丟東西的行為。

(圖片來源:unsplash)

四、創造安全的環境

孩子的發展階段中,其中一個時期的孩子確實會很喜歡丟東西,那是因為他們正在發展「丟」這個行為東西。這時可以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並確保危險的物品放置在孩子無法接觸到的地方,同時提供適合他們「丟」的安全玩具,例如球池、去公園丟球,讓孩子盡情地丟。

(圖片來源:unsplash)

五、正向引導和積極互動

面對孩子丟東西的這個行為,在安全的情況下,家長盡力做到不阻止也不無視,因為有的時候,孩子丟東西其實就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無論是因為生氣,或是不懂表達情緒,其實孩子更想要的是家長的陪伴。所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積極的陪伴孩子,一起參與丟東西的小遊戲,並在遊戲中引導孩子正確丟東西的觀念。合理的引導,還能夠幫助孩子發展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習慣。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unsplash)

六、建立明確的規則和界限

明確地告訴孩子,亂丟東西是不被接受的行為,如果他們想要丟東西玩,可以在安全的球池裡面玩,在球池以外的地方丟東西是不對的行為,會讓自己或他人受傷,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的後果,並清楚地建立規則。更重要的是,同住家人要保持一致性和公正性,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很認真在對待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幫助小孩學習控制亂丟東西的行為,很考驗家長的耐心,家長不能不處理,但是處理也不等於限制,而是要讓孩子在適當的環境下玩的安全,並對他的行為進行回應及引導。藉由以上的方法,希望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學習,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情緒,減少不當的行為發生。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愛和陪伴,與他們一起走過這個發展階段。

 

【延伸閱讀】

小小孩為什麼愛亂丟東西?6方法教你改善與阻止!了解背後原因更能快速解決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孩子常亂發脾氣、打人甚至亂丟東西!及早改善孩子5個壞行為,長大再教就難啦!

讓小孩乖乖聽話的秘訣!學會10句換句話說,讓妳的正向教養更上一層樓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丸子媽咪

#丟玩具 #冷靜角 #愛生氣 #處理情緒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