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穩定,爸媽做這件事很關鍵!專家傳授5大做法教出高EQ小孩

1 / 1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緊繃,很多家庭展開防疫新生活,父母在家一邊要工作、一邊要陪小孩上網課和做功課,焦慮與壓力指數破表,簡直就快要崩潰了。此時此刻,親子之間更需要學習的是情緒課。

(圖片來源:未來親子/shutterstock)

文/ 王惠英(未來Family記者)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養兒育女是一大修練。細數那些令人抓狂的教養時刻,可能是小孩吵著要買糖果或玩具,甚至賴在地上不肯走;或在餐廳、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玩得太High了,到處跑來跑去;或每次吃飯、寫作業、上床睡覺總是拖拖拉拉的,搞得大人的理智線幾乎快斷了。

家庭是情緒教養的重要場域,父母作為孩子的示範對象,唯有先學習、調整和成長,才能影響孩子。如何把辛苦掙扎的「生存時刻」,變成是孩子的「成長時刻」?《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學者專家,歸納整理出下列5大關鍵做法:

 

關鍵做法1.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社會/情緒的教養沒有標準答案,這世界也沒有一套最好的教材,」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雷庚玲認為,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社會情緒學習」方式之一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雷庚玲說,父母常常把孩子帶在身邊,即使是做飯時讓他自個兒玩耍,或處理公務時給孩子剪貼、畫圖等,年幼的孩子只要感覺得到父母在身邊,知道在他真的需要幫助時會有親近的大人出手相救,都會讓孩子產生莫名的安全感,平撫他的心情。只要父母在陪伴的當下,能時常自己保持著平和穩定的心情,長期相處的結果,也會讓孩子自然而然學到最基礎的情緒表達方式

「父母之間的互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要讓孩子學習到合宜的情緒表達,」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補充,有的父母不會對孩子發脾氣,但會對另一半發脾氣,無形中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關鍵做法2. 生氣時,學會「好好的生氣」

陳志恆觀察,父母有較強烈的情緒反應表現,多半是在暴怒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口不擇言、否定、批評、指責、辱罵或甚至動手。小孩不僅很容易「受傷」,也學到「生氣時對待別人的錯誤方式」。因此,「有氣好好生」是父母可以先試著做的一件事。

陳志恆指出,每個人都可以感到生氣,但要好好的表達「生氣」不容易,最重要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在生氣」。如果沒有覺察到自己在生氣,通常會引爆一連串的慣性反應及行為,譬如罵完小孩後感到自責、後悔,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父母要好好的表達「生氣」,需做到以下3件事:(1)懂得自我覺察,先知道自己在生氣,然後在心中喊「停」,及時的踩煞車;(2)接著轉移注意力,可能深呼吸、喝杯水、追劇、打電話聊天、澆花或到廚房工作,總之去做別的事,不急著處理令人生氣的事;(3)等到理智回來,再思考怎麼做、有哪些資源,採取新的選擇。

「每當生氣的時候,記得踩煞車、轉方向、採取新行為,允許自己失敗沒關係,持續去做,就能夠重新建立大腦迴路,」陳志恆說,愈允許自己失敗,下次成功的可能性愈高。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關鍵做法3. 學習用正向的眼光看待情緒

「理性一點好不好?」「拜託,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情緒化?」以前情緒都是被否定的,現在要學會看到情緒的價值,允許自己有情緒,同時幫助孩子指認情緒

林志恆在《擁抱刺蝟孩子》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放學回家後板著一張臉,顯得愁容滿面,提到班上分組活動時沒有人要跟他同組,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通常會怎麼回應孩子呢?

「唉,沒那麼嚴重啦!只不過是沒分到組,有必要難過成這樣嗎?」林志恆坦言,很多父母可能會做出這樣的回應,看似在安慰孩子,其實是否定孩子的情緒感受。長時間下來,孩子因為學會「忽略」或「不允許」負面的情緒感受,就會花力氣去對抗它們,反而造成更多問題,例如失去與自己或他人溫暖連結的能力。

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師林淑棻認為,當父母看到孩子發脾氣或有激烈的情緒反應時,無異是接收到一個重要的「警訊」,代表孩子對於這個情境有很多不愉快的經驗,但以前都沒有好好的被處理。「如果能進一步思考、釐清,找到情緒背後的真正原因,就可以幫助孩子解開心結。」

 

關鍵做法4. 同理小孩的心情並了解發生什麼事

另一個例子,如果小孩在學校和別人打架,父母知情後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立即責罵:「你看你又來了!」「媽媽每次跟你說『不可以打人』,你怎麼就是不聽話?」小孩也許會有滿腹的苦水:「哪有,明明是同學先動手打我的……。」

林淑棻表示,責罵小孩是無效的教養,因為沒有先照顧到小孩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擔心與關心:「你有沒有受傷?媽媽看一下。」「我在猜你會和別人打架,一定有你的原因。」「痛不痛?你要不要告訴媽媽發生什麼事?」光是一味指責小孩或用「講道理」的方式,結果就是阻斷親子溝通的管道

「你看起來好有情緒,可以說說你的心情是什麼嗎?」林淑棻指出,父母需要同理小孩的心情,可以讓小孩運用情緒臉譜或練習說出自己的情緒,然後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舉例來說,「不公平」是常見引起小孩情緒的一大原因。林淑棻建議,不管手足或同學之間,當小孩感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大人不要急著為自己辯解,而要有耐心的提問與對話,仔細了解孩子心目中對於「公平」的想法及感受。

 

關鍵做法5. 引導孩子學習因應問題的能力

同理小孩的心情之後,理性也要跟著上來,」林淑棻強調,情緒教育不能只做一半,感性與理性必須兼備才行。同理,是為了安撫和了解小孩的情緒、不妄貼標籤,接著還要陪伴孩子進行理性的思考、討論,包括「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法」、「下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時,可以怎麼處理」等等。

從大腦運作來看,杏仁核是負責情緒的中心,遇到突發事件的本能反應不是攻擊、就是逃離;前額葉則是負責思考判斷、進行計畫,以及試著換不同的角度去推論事情。

陳志恆提醒,情緒管理的能力與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發展程度有關,父母需要給予孩子適切的協助。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怎麼面對困難、處理事情,找到因應問題的方式,但千萬不要直接給孩子答案或代勞。

例如當孩子向父母抱怨老師的時候,可以陪著孩子思考:「你覺得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或不可以解決的?」「你認為自己能掌握或改變這件事嗎?」教導孩子認清人際的界線,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多掌握自己能夠做的部分,不能夠做的就要懂得接受或放下

很多時候,事情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就要學習如何與它共處,也就是安頓好自己,繼續去面對它,」陳志恆說。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合作網站/#未來Family

#EQ #情緒 #情緒教養 #未來Family #育兒 #親子教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