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對話先預設這件事!掌握「2不5要」說話技巧,讓小孩聽話非難事!

1 / 1

「大人希望只要自己說一句話、給一句指令,小孩立刻買單、乖乖聽話,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想像。」比起堅持小孩要聽話,李介文建議,爸媽換個角度思考,「要怎麼幫助孩子達成大人的要求。」

(圖片來源:未來親子/photoAC)

文/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不要再哭了,再哭去罰站!」「趕快收玩具,不然我要把它們丟掉了!」很多家長有時會有一種錯覺,小孩是不是聽不懂人話?為什麼大人愈忙亂時,小孩往往愈盧、愈不聽話,爸媽簡直快瘋了,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一句話就想要小孩聽話,根本不可能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演講或諮商青少年、兒童時,常遇到爸媽希望他能教授如何用一句話或是一兩招,就讓小孩秒聽話、秒冷靜。「從實務經驗來看,這是不太可能的,通常必須先和孩子有情緒的交流,甚至是情緒的折衝才行。」

「大人希望只要自己說一句話、給一句指令,小孩立刻買單、乖乖聽話,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想像,」李介文說。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和孩子對話,爸媽要事先預設「他很可能會拒絕,」李介文說:「不只小孩要培養挫折忍受力,爸媽的挫折忍受力也需要好好培養。」

如果爸媽不夠成熟,當孩子不聽話、拒絕大人的指令時,「就會看到一個大小孩和一個小小孩在吵架,」李介文說。「好煩喔,你為什麼都講不聽,你快點去洗澡…」「都是你太吵了,害我被老闆罵,你可不可以安靜一點。」

到底爸媽該如何和孩子對話,親子之間才能溝通無礙呢?李介文建議,掌握以下5個方法:

方法1 情緒要平穩

情緒平穩,是和孩子對話的最重要前提。當孩子不聽話,或是大人說話他們不回應時,大人必須先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穩定的語氣和說話內容,需要好好練習,這是說話的基本功。」不管和誰對話,都可以好好練習,尤其是和另一半說話時,並不限於跟孩子。

如果爸媽當下面臨的情境很急迫,例如:在家線上開會,小孩在旁邊一直吵鬧,李介文建議,當下取捨什麼是你覺得最重要的,什麼是可以捨棄的?例如:只要孩子沒有安全問題,其他的就先放掉、先度過眼前危機再說。

等孩子情緒穩定後,記得回頭看看剛剛發生事,「就像檢討考卷,考試當下不會寫,只能跳過,學會才是重點。」李介文指出,「孩子不聽話,有些時候是當下情緒的反應,但也有可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互動結果。

管教孩子,直接用打或罵的,看似立即有效,但長遠來看負面影響深遠。李介文說:「孩子只會記得你嚴厲地打罵,但並不記得自己做錯什麼事被修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方法2 依孩子的反應,調整當下目標

和孩子溝通,爸媽一定要調整心態,「不是我覺得要怎麼樣,你今天就非得照做不可。」「孩子的情緒調控能力和認知發展能力,都不像大人般成熟,他拒絕、不買單,也很合理。

李介文在和孩子諮商、晤談的過程中,會依據他的反應去調整目標和行動。例如:當孩子面對心理師,不願開口說話時,李介文會思考自己想達成什麼目標?是先讓他接受心理師的存在?要跟他當好朋友?或是他只要簡短回應就好?據此隨時調整行動。

 

方法3 把話「說清楚」

爸媽常習慣用否定句,例如:不要…不行…。李介文指出,這些都是很模糊的指令,孩子並不知道你希望他做什麼,建議明確地指出希望孩子做什麼,指令要很清楚。

例如:「你不要再哭了」,換另一種方式說說看,「你先到…(如房間)等我…(10分鐘),我再過來找你。」或是「你先做…(玩拼圖)。」

 

方法4 提供選項給孩子

爸媽把話說清楚、給明確的指令的同時,也要有孩子拒絕要求的心理準備。李介文建議,爸媽可以提供一些選項給孩子做選擇。例如:孩子在哭鬧時,問他:「你要在客廳或是房間等我?你要先吃東西或是玩玩具?」釋放出友善的訊息。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方法5 教孩子學會說「原因+情緒」句子

小孩很盧、哭不停時,不用急著立刻解決問題,而是先接住他的情緒。如果孩子太小、還不會說,那就由爸媽來幫他說,「你哭哭,好難過對不對?」「你很痛對嗎?那媽媽抱抱。」再大一點的孩子,則是訓練他說「原因+情緒」的句型,「因為…我感到…。」

很多大人罵小孩「你怎麼那麼愛哭?」結果小孩哭得更慘。李介文建議,「先讓孩子把情緒說完、情緒降下來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孩子知道大人已感知到自己的情緒了,那是一種被理解的感覺,接下來才有進一步的溝通。」

 

爸媽盛怒下別這樣說,會傷孩子的心

很多爸媽誤以為,和孩子對話時情緒必須平穩,因此,大人不可以對小孩生氣。李介文澄清:「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如何表達出生氣的心情。」例如:家長可以說「你做…我很生氣、很難過」或是「你這句話傷害到我了,我希望你怎麼做。」

例如:聽到孩子說髒話,大部份家長會罵小孩「這是髒話,不能說。」並未進一步了解孩子為什麼說髒話,或是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如果孩子是因為很生氣而說髒話,爸媽可以告訴他:「聽起來你很生氣,你為什麼這麼生氣呢?」再教他,「這個是不好聽的話,下次可不可以說『你很生氣』就好了。」大人實際示範一次,如何用比較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大部份爸媽平常並不自覺到底是怎麼和孩子說話的,但如果仔細記錄下爸媽一天所說的話,很可能大多是否定句、命令句或威脅句;這類型的句子,到底有多傷孩子呢?爸媽盛怒下最好不要對孩子說哪些話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對孩子人身攻擊

○說出「事實」就好

當孩子做了不好的事,千萬不要對他人身攻擊,例如:你怎麼笨得跟豬一樣;你不思長進、人生完蛋了。這些話會把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整個摧毁掉。只需要把發生的事情指出來就好,就事論事;孩子只是一件事情沒做好而已,不代表他比較笨或是他很糟糕。

李介文強調,「讓孩子知道,你行為做得不對,要修正;但這不代表你是一個壞孩子。」

 

威脅孩子的話

○事先把規則建立好

很多爸媽習慣用威脅的方式說話,如「你再不聽話,就把你丟出去。」但絕大多數的爸媽根本做不到。李介文說:「這樣子說話,只有很小的孩子會信以為真,因此產生很大的焦慮。」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幾次之後,孩子就知道爸媽只是在唬人,根本不會怎麼樣;或是因此學會只要自己的反應夠大,例如:生氣大叫、摔東西,爸媽就會住手了。

與其用威脅的方式,不如事先把規則建立好,」李介文強調,「規則明確、好執行,結果可預期,做了什麼事有什麼樣的結果。」像大人常威脅把網路停掉,但其實自己也需要用網路,與其空口說狠話,不如把孩子上網的規則定下來。

「如果爸媽很堅持小孩一定要聽話,指令一下、小孩就得照做,就要有會ㄍㄧㄥ很久的心理準備。」李介文說。

比起堅持小孩要聽話,李介文建議,爸媽換個角度思考,「要怎麼幫助孩子達成大人的要求。」例如:叫小孩收玩具,小小孩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如:幫玩具找到家,或是和孩子一起收,「我收一半、你收一半。」大一點的孩子,就和他討論收玩具的方式,把它變成一個規則。

李介文形容,「爸媽就像孩子的教練,每次建立規則之前,先幫孩子想可以怎麼做。」不是光跟孩子說上場好好打球,而是要告訴他怎麼打?提供他具體的策略,細到要如何進攻和防守。

「透過基本規則的建立,讓孩子知道『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做得好的』,久而久之,也形塑孩子的性格。」李介文說。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合作網站/#未來Family

#小孩不聽話 #教養 #未來Family #親子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