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冷叫阿嬤覺得你冷!寶寶體溫變高,教你辨認到底是發燒還是夏季熱!

1 / 1

疫情期間小朋友發燒讓人擔心不已,但是就醫前最好確定是不是嬰幼兒常見的高體溫症。醫師表示,幼兒因為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整,容易因為環境或是照顧者疏忽,導致體溫升高;建議若無明顯其他感染症症狀,可以先改變環境補充水分,看看體溫是否會降低。

(圖片來源:pexels)

「醫生醫生,小朋友總是燒燒停停,吹個冷氣就好了一些,又沒有感冒症狀,到底是怎了啊?」如果小朋友沒有其他的感冒症狀,只是單純體溫較高,轉變環境一下就恢復正常,應該就是常見的幼兒高體溫症,許多人也會俗稱是「夏季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蘇一宇表示,人體有體溫恆定機制,會透過排汗、血管擴張、代謝速率維持體溫的恆定;當中心體溫(肛溫、耳溫較為準確)超過38度時代表兩個狀況,一個是感染,一個是環境改變過大讓恆定機制跟不上,導致體溫升高。

蘇一宇解釋,體溫恆定機制是由大腦的下視丘控制,幼兒因為下視丘發展尚未完全,較容易發生非感染性的體溫過高現象。下視丘機能要發展完全必須要等到青春期左右,因此兩歲以下的幼童,在環境與衣物搭配上要特別注意。

下視丘發展未完全 小兒調節體溫不及

到底體溫過高與發燒有何區別?蘇一宇指出,發燒指的是由於發炎、感染等狀況讓腦部下視丘的體溫中樞對體溫調控的標準上升了,也就是身體為了發出警訊、促進免疫反應等原因自主的想要讓體溫維持在攝氏38度以上,所以就算環境溫度不冷還是會顫抖、血管收縮等提高體溫。

體溫過高則指是下視丘溫調控的標準沒變,但由於環境的影響讓身體散熱的速度趕不上產熱,以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在環境溫度過高時就容易因為生理失調造成熱傷害並發生各種疾病,而當體溫過高持續發生又沒有及時處理就會造成中暑。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蘇一宇說,成人通常在氣溫高的環境活動個兩、三天身體就會做出反應、適應高溫,例如降低代謝速率、增加排汗量以及分泌更多抗利尿激素使腎臟留住更多水分與電解質等;相對來說,兒童或嬰幼兒除了這些調整的程度較小外,常常需要10~14天才能完成調控,這也就是俗稱「夏季熱」的由來。

要預防幼兒夏季熱的產生,蘇一宇認為最重要的預防原則就是活動限制。在大熱天時減少太陽曝曬、潮濕悶熱時待在通風陰涼處等;家長可以參考氣象局發布的體感溫度資訊,若外出活動一定要確保有陰涼處以及增加身體休息頻率。同時也最好在外出前補充電解質,這時候運動飲料就非常適合。

(圖片來源:pexels)

發燒還是夏季熱?先確認有無感染症狀

由於嬰幼兒衣物都是由大人協助穿著,「有一種冷叫阿嬤覺得你冷」的狀況很常出現,蘇一宇建議,嬰幼兒衣物的件數應該跟大人相仿,不要因為他們手腳血管容易冰冷就穿太多,反而容易造成體溫過高,夏天時衣物應與成人相同,冬天則是比成人多一件即可

蘇一宇還建議,幼兒適應溫度能力較差,在夏天進行戶外活動時也應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活動的時間與強度,通常一兩週內孩子就會逐漸習慣。雖然這個方式要花較長的時間,但也是最能有效減少小朋友熱疾病發生的最有效方式。

馬偕醫院兒童醫院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邱南昌建議,要判別是不是夏季熱主要還是以有無感染症狀判別,像是頭痛、流鼻水、咳嗽,或是腹瀉、嘔吐、精神變差的狀況,如果有合併這些症狀,比較像是感冒等感染,而非單純的夏季熱

邱南昌說,如果發現小朋友出現高體溫症,應先檢視所處的環境,可先將小朋友移至較為涼爽的環境,檢查是否穿過多的衣物,另外趕緊提供水分的補充,如果是單純的夏季熱,通常一個小時內體溫就會降下來。若是體溫仍未下降,則建議就醫讓醫師來判斷是甚麼原因造成體溫過高。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扼殺孩子大腦的NG話,快換句話說!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rain

#夏季熱 #寶寶感冒 #幼兒高體溫症 #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