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CHILL 打卡吧~捷克篇Tag Česká republika Czech

1 / 1

說到捷克就會想到浪漫主義情懷的首都布拉格,這次來介紹這座浪漫的國度吧~~

簡介

捷克共和國捷克語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捷克語Česko),是位於歐洲共和制國家,也是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根據地理分區的不同定義,捷克被認為處在中歐東歐。南面是奧地利,西面是德國,東北面是波蘭,東面為斯洛伐克[7]

捷克國家起源於波希米亞王國[8][9],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三十年宗教戰爭的策源地,後成為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工業中心。20世紀初,因一戰結束而從奧匈帝國獨立,和斯洛伐克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10] ,名列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二戰時被納粹德國吸收為保護國冷戰時代被蘇聯拉入東方集團,成為衛星國;1989年天鵝絨革命後建立議會民主制,1993年經歷天鵝絨分離斯洛伐克以和平的方式分裂為獨立國家。捷克和德國奧地利一樣,在機械製造業、啤酒產業、觀光旅遊業領域都非常發達,也是所有斯拉夫民族的國家中教育程度最高及民主體制最穩定的國家,其福利政策在中歐國家中名列前茅。

捷克共和國,全稱捷克共和國,是中歐國家。它於 1993 年 1 月 1 日作為捷克斯洛伐克的繼承國獲得獨立,在此之前它是捷克斯洛伐克聯邦的兩個共和國之一。 它也繼承了捷克一千多年的建國和文化歷史。 根據其憲法,捷克是一個議會民主法制國家,擁有自由的國家政權和基於政黨和運動自由競爭的政治制度。 國家元首是共和國總統,最高和唯一的立法機構是捷克共和國的兩院制議會,捷克共和國政府處於行政部門的最高層。

捷克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根據經濟、社會和政治指標,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類發展指數、新聞自由指數或互聯網免於審查的指數,屬於世界高度發達的國家。在經濟上,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它屬於世界上金融收入最高的31個最富有的國家。與其他州相比,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非常小。它還表明最富有和最貧窮的居民之間的不平等程度相對較低,並且人口中財富的再分配相對均衡。 失業率長期處於低位,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與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捷克是生態足跡指數中較小的生態債務國。根據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每年編制的全球和平指數,捷克長期以來一直位居世界上最安全的 15 個國家(排名第 5 至第 15 位)之列(該指數考慮了戰爭和內部暴力犯罪的程度)。  

捷克是歐盟、 北大西洋聯盟、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理事會歐洲,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洲關稅同盟,申根區的一部分,歐洲經濟區,維謝格拉德集團的成員和其他國際結構。

捷克是一個內陸國家,面積78870平方公里。它西與德國接壤(邊界長度 810 公里),北與波蘭(762 公里)接壤,東與斯洛伐克接壤(252 公里),南與奧地利(466 公里)接壤。行政上劃分為8個屬地,同時劃分為14個自治大區。首都是布拉格,也是該地區之一。 2020 年,捷克共和國約有 1070 萬居民。 絕大多數人口聲稱擁有捷克或摩拉維亞國籍。超過 10% 的人口聲稱屬於最大的羅馬天主教堂,而近 80% 的人口沒有宗教信仰或沒有在人口普查中填寫此項目。

#布拉格#Praha

布拉格捷克語:Praha;德語:Prag),是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歐盟第十四大城市,[2]和歷史上波西米亞的首都,位於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該市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擁有重要地位,與周邊國家的聯繫也相當密切(特別是在地理上恰好介於德國柏林奧地利維也納這2個德語國家的首都中間)。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積為496平方公里,人口為118.3萬。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Via@klara_has

布拉格是一座歐洲歷史名城。城堡始建於公元9世紀。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統治時期,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波希米亞王國的首都,而達到鼎盛時期,並興建了中歐第一所大學——查理大學。15世紀和17世紀,在布拉格先後由於宗教原因發生2次擲出窗外事件,分別引發了胡斯戰爭和影響深遠的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工業革命以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布拉格屬於歐洲工業較發達的城市之一,在奧匈帝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布拉格也曾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顯著特色,不過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布拉格已經基本上成為單一捷克民族的城市。在冷戰時期,布拉格又發生過數次震動世界的事件:1948年共產黨奪權、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鵝絨革命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市內擁有為數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從羅馬式、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風格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其中特別以巴洛克風格和哥德式建築更占優勢。布拉格建築給人整體上的觀感是建築頂部變化特別豐富,並且色彩極為絢麗奪目(紅瓦黃牆),因而擁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稱,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歷史中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單,2017年數據,每年有870萬旅客慕名而來,是歐洲第六受歡迎來旅遊的城市[3][4][5]。2013年,布拉格入選世界首座「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Via@wowtravelpic

布拉格也是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歷史上曾有音樂文學等諸多領域眾多傑出人物,如作曲家沃爾夫岡·莫扎特、貝多伊奇·斯美塔那安東尼·德沃夏克,作家弗蘭茲·卡夫卡瓦茨拉夫·哈維爾米蘭·昆德拉等人在該城進行創作活動,今天該市仍保持了濃郁的文化氣氛,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電影院等文化機構,以及層出不窮的年度文化活動。

Prag (tschechischPraha [ˈpraɦa];  Aussprache?/i) 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 布拉格擁有超過 130 萬居民,在歐盟最大的城市中排名第 13 位,是捷克的靈長類城市。 首都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 14 個地區之一,也是歐洲最富有的地區之一。

Via@versailles_everywhere

布拉格是波希米亞歷史上的首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主要皇家和皇家住所,特別是在普熱米斯王朝、盧森堡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時期。大約在 1230 年,這個自早期歷史就有人居住的定居點被提升為皇家城市的地位,在 14 世紀,在查理四世統治下,它成為歐洲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查理大學是中歐第一所大學,於 1348 年在布拉格成立。音樂學院和技術大學也是歐洲同類中最古老的。幾個世紀以來,布拉格一直是捷克、德國和猶太文化交彙的城市。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自 1992 年以來,布拉格的歷史中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捷克共和國的 14 個世界遺產之一。今天的“金城”展現了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風格塑造的封閉城市景觀。布拉格城堡、查理大橋、中世紀天文鐘、猶太人墓地或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躍猶太教堂等景點使這座城市成為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布拉格每年有近 900 萬遊客,是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 25 個城市之一。

Via@janda_michal

#中波希米亞州#Střední Čechy

中波希米亞州捷克語:Středočeský kraj)是捷克波希米亞地區中部的一個捷克語:kraj)。面積11,014平方公里,人口1,369,332(2019年)。首府布拉格捷克語:Praha)位於州管轄範圍的中心地帶,但並不在州的管轄範圍內。

中波希米亞地區是捷克共和國在中波希米亞的一個自治單位,是捷克國土面積和人口最多的地區。 與其他地區不同,它沒有自己的領土,而是首都布拉格,擁有獨立地區的地位,完全被中波西米亞地區包圍。

Via@_hynekcerny

中波西米亞大區和布拉格是僅有的兩個自治地區,其領土曾經與先前建立和已經廢除的領土行政區的領土相同。 在很大程度上,中波西米亞地區與 1949 年至 1960 年間存在的前布拉格地區的領土重疊。

中波希米亞地區位於波希米亞中部。面積11014.5平方公里,佔捷克國土面積的近14%,居全國首位(大約是該地區平均面積的1.9倍)。 2010 年之後,該地區也成為捷克共和國人口最多的地區:大約有 139 萬 居民居住在這裡。由於來自共和國其他地區的移民,特別是由於郊區化——從布拉格遷移到首都周邊地區,該地區的居民人數正在增加。 

Via@hosnovalin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該地區完全圍繞著首都布拉格,北部與自治的利貝雷茨州接壤,東北部與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州接壤,東部與帕爾杜比採州接壤,東南部與維索契納州接壤,南至南波西米亞地區,西南至比爾森地區,西北至烏斯季地區。同時毗鄰南波希米亞、西波希米亞、北波希米亞和東波希米亞的領土區域。

Via@gabiklimova

在領土上,它屬於波西米亞地塊,這是歐洲大陸最古老的地區之一。景觀地勢從易北河附近的平坦北部轉變為該地區南部和西南部的高地。境內最高點是普日布拉姆區的布爾多峰托克,最低點是梅爾尼克區的易北河水平面。

波西米亞中部的氣候條件取決於海拔和地形。該地區屬於溫和(相當乾燥)溫暖的地區。西邊是礦山的雨影。它是波伏爾塔維下游最溫暖的地區,布迪河地區最冷的地區,因此普日布拉姆地區也有雨影。最高降雨量:Ondřejov,最低降雨量:Velké Přítočno。

Via@kamilproch

#南波希米亞州#Jihočeský kraj

南波希米亞州 (捷克語Jihočeský kraj)是捷克波希米亞地區南部 (也包括摩拉維亞西南部的一部份)的一個。面積10,056 平方公里,人口642,133(2019年)[1] 。首府捷克布傑約維采。下分七區。

Via@halekcbs

自治的南波希米亞地區(至 2001 年 5 月 30 日為布傑約維採地區)位於領土南波希米亞地區(其中還包括維索契納地區的 Pelhřimov 區)。 它主要位於波希米亞南部,但在達契斯和斯拉沃尼采周圍也延伸到摩拉維亞; České Velenice 及其周邊地區(所謂的 Vitorazsko)在 1920 年之前一直是下奧地利的一部分。 它西北與比爾森地區接壤,北部與中波希米亞地區接壤,東北與維索奇納地區接壤,東部與南摩拉維亞地區接壤。 它南與奧地利的上奧地利州接壤,東南與下奧地利州接壤,西南與德國的巴伐利亞州接壤。 大約有 637,000 居民居住在這裡。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Via@nasebudejce

#捷克布傑約維采#České Budějovice

捷克布傑約維采捷克語České Budějovice,捷克語發音:[ˈtʃɛskɛː ˈbuɟɛjovɪtsɛ],口語:Budějce;德語:Budweis或Böhmisch Budweis,波西米亞的布德維斯)是捷克共和國城市,南波希米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天主教捷克布傑約維采教區和南波希米亞的中心。該市易與摩拉維亞的摩拉維亞布傑約維采相混淆。人口約9.5萬(2006年)。

Via@budejcanda

舊城保存了有趣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和19世紀建築。

České Budějovice(德語 Budweis,或 Böhmisch Budweis;在當地方言 Budějce)是一個法定城市,也是南波希米亞地區的行政和文化首都。 它位於伏爾塔瓦河和馬爾舍河交匯處的České Budějovice 盆地,人口約為 93,000 居民,該地區約有 170,000 居民。 歷史中心於 1980 年被宣佈為城市保護區。這座城市是捷克布傑約維采的南波希米亞大學和羅馬天主教捷克布傑約維採教區主教的所在地。

Via@budejcanda

這座城市的名字來源於布迪沃約維采的舊定居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名字的發音和轉錄略有波動,在胡斯戰爭期間開始出現 Česká 這個綽號,最初在捷克語和德語 (Böhmisch Budweis) 中是一樣的,而且純粹是在領土意義上。 從 18 世紀中葉開始,當民族緊張局勢達到頂峰並開始從民族角度取名時,出現了分化:雖然捷克語繼續使用 České Budějovice,但德國人更喜歡沒有形容詞的名字,即 Budweis(沒有混淆的危險,Moravské Budějovice 是德國的 Budwitz)。 儘管事實上捷克斯洛伐克當局在 1920 年宣布德國的 České Budějovice 和 Böhmisch Budweis 為該城市的正式名稱,但這種情況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在保護國之下,官方名稱只有德語中的 Budweis 和捷克語中的 Budějovice。 這座城市的拉丁名是 Budvicium。

Via@mbfin79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維索基納州#Kraj Vysočina

維索基納州捷克語:Kraj Vysočina),是捷克的一個,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的東南部和摩拉維亞西南部的一部分。面積6,925平方公里,人口509,813(2020年)。維索基納州擁有三座世界遺產,是捷克各州之最。首府伊赫拉瓦。下分五區。

[email protected]

The Vysočina Region (IPA: [ˈvɪsotʃɪna]Czech: Kraj Vysočina "Highlands Region", German: Region Hochland, pronounced[ʁeˈɡi̯oːn ˈhoːxˌlant])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行政單位(捷克語:kraj),部分位於波希米亞歷史地區的東南部,部分位於摩拉維亞歷史地區的西南部。 它的首都是伊赫拉瓦。

Via@romanaomelkova

該地區是兩個山脈的位置,Žďárské vrchy和Jihlavské vrchy,兩者都是波西米亞-摩拉維亞高地的一部分。 維索奇納地區擁有三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捷克共和國所有地區最多的。該地區是該國僅有的三個地區之一(其他地區是布拉格和中波西米亞地區),與外國沒有邊界。

Via@visitcz

#伊赫拉瓦#Jihlava

伊赫拉瓦 (捷克語:Jihlava;德語Iglau伊格勞)是位於捷克中部的一個城市。位於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之間。伊赫拉瓦是維索基納州的首府所在地。伊赫拉瓦是捷克歷史最為古老的礦業城市。較庫特納霍拉還早了50年。

Jihlava (Czech pronunciation:[ˈjɪɦlava](listen); German: Iglau)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城市。 它大約有5萬名居民。 伊赫拉瓦是維索奇納地區的首府,位於摩拉維亞和波希米亞歷史邊界的伊赫拉瓦河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從歷史上看,伊赫拉瓦是捷克共和國最古老的礦業城鎮,比庫特納霍拉更古老。 伊赫拉瓦的歷史中心儲存完好,作為城市古蹟保留地受到法律保護。

該市名稱(德語為Iglau)的起源尚不清楚。 大多數常見的理論都源自德語單詞Igel,意思是“刺蝟”,通常指的是城市的紋章。 然而,這個名字在刺蝟的象徵出現之前就一直在使用。 這座城市更有可能以流經它的河流命名,其名稱的起源也不清楚,要麼像第一個理論所暗示的那樣來自德語單詞Igel,要麼源自斯拉夫語單詞jehla(即“針”),指的是伊赫拉瓦河床的鋒利石。

#比爾森州#比爾森

比爾森州 (捷克語:Plzeňský kraj;德語:Region Pilsen),是捷克西部的一個,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面積7,561平方公里,人口589,899(2019年)。首府比爾森。下分七區。

皮爾森捷克語:Plzeň;德語:Pilsen)位於捷克波希米亞地區西部,距離布拉格約90公里,是皮爾森州的首府,也是該國第四大城市。皮爾森位在拉德布扎河姆熱河烏赫拉瓦河烏斯拉瓦河四條河流的匯集之處,它們在此匯合成貝龍卡河

著名的皮爾森啤酒即於19世紀發源於皮爾森。

皮爾森最著名的景點是哥德式建築皮爾森聖巴爾多祿茂主教座堂,建於13世紀末,其塔樓位於102米(335英尺),為捷克共和國最高, 文藝復興市政廳,以及摩爾復興風格的大猶太會堂, 歐洲第二大猶太會堂,僅次於布達佩斯菸草街會堂。還有一條歷史悠久的隧道,長達20 km(12 mi),系中歐最長之一。其一部分向遊客開放,長度約為750米(2,500英尺),深度約為12米(39英尺)。

原水塔建於1532年,被整合到布拉格門的城防系統中。1822年,又增加了一層,為法國帝國風格。哥德式大門始建於16世紀,來自另一座被拆除的房屋(建於1912年)。大門上方有一塊紀念約瑟夫·什科達(Josef Škoda,維也納大學教授,1805年12月10日出生在隔壁)博士的牌匾。

皮爾森擁有著名的皮爾森歐克(起源於1842年)和甘布里努斯(Gambrinus,起源於1869年)啤酒廠,目前由朝日啤酒控股。皮爾森歐克啤酒廠之旅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旅遊景點,遊客可以在這裡發現啤酒的歷史。19世紀,在皮爾森發展出了皮爾森啤酒風格的啤酒。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2015年,皮爾森與比利時的蒙斯一起成為歐洲文化之都

Plzeň (Czech pronunciation:[ˈpl̩zɛɲ](listen); German and English: Pilsen, in German pronounced[ˈpɪlzn̩](listen))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城市。 在波希米亞西部布拉格以西約90公里(56英里)處,它是捷克共和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約有16.9萬居民。這座城市以皮爾斯納啤酒聞名於世,該啤酒由巴伐利亞釀酒商約瑟夫·格羅爾於1842年在該市創造。

#卡羅維發利州#Karlovy Vary Region

卡羅維發利州(捷克語Karlovarský kraj德語Region Karlsbad),是捷克最西部的,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面積3,314平方公里,人口294,896(2019年)。首府卡羅維發利(德語稱卡爾斯巴德)。該州與德國接壤。

卡羅維發利地區位於波希米亞最西部,是捷克最西部的地區。 該地區與東北部的烏斯季地區、東南部的比爾森地區、西南的巴伐利亞州和西北部的薩克森州接壤。 卡羅維發利地區最重要的河流是奧赫熱河。

卡羅維發利地區作為一個更高的領土自治單位於 2000 年在西波希米亞地區北部的領土上創建。 該地區的所在地是卡羅維發利。 就規模、城市數量和居民而言,它屬於捷克共和國的小區域。 其面積(3,314 平方公里)佔捷克共和國領土的 4.25%。 卡羅維發利地區是面積第三小的地區,僅次於布拉格和利貝雷茨地區。 就人口而言,卡羅維發利地區是捷克共和國最小的地區,約有 28.3 萬 居民。

卡羅維瓦利捷克語Karlovy Vary;德語:Karlsbad,曾經以卡爾斯巴德著稱)是捷克西部波希米亞地區卡羅維發利州溫泉城市,位於奧赫熱河(德語為Eger)和特普拉河二條河流的匯合處。該市名稱Karlsbad得名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波西米亞國王卡爾四世,他在1370年建立城市。該市在歷史上以溫泉著稱(13個主要溫泉,大約300個較小溫泉,以及 熱水的特普拉河;Karlsbad中-bad字根就是德語裡溫泉的意思。

在19世紀,卡羅維瓦利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尤其是國際名人來此進行溫泉治療。該市還以卡羅維瓦利國際電影節和流行的捷克力嬌酒冰爵力嬌酒著稱.玻璃製造廠商莫瑟玻璃,位於卡羅維瓦利。 

這座城市曾被用作許多電影拍攝的地點,包括2006年的兩部電影《最後的假期》和票房熱門電影《007大戰皇家賭場》都利用了該市的普普大飯店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卡爾斯巴德市和附近的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以卡爾斯巴德命名。

景點最集中的地方是城市的溫泉中心,沿著特普拉河。許多景點具有特定的水療特徵,例如柱廊、水療建築或酒店。在水療中心的上方,還設有瞭望台等眾多景點,並輔以各種雕塑。

Via@kamnavylet.cz

水療建築

卡羅維瓦利原有六座歷史悠久的水療建築設施,迄今為止只保留了四座,其中只有兩座仍在發揮其最初的作用:[1]

  • 皇帝水療中心(Císařské lázně,Lázně I)由建築師費迪南德·費爾勒(Ferdinand Fellner)和赫爾曼·赫爾默(Hermann Helmer)建於19世紀末,有120間浴室。贊德廳(Zanderův sál)最初用作健身房,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為賭場。2010年,水療大樓成為國家保護文物。
  • 溫泉水療中心(Vřídelní lázně,Lázně II),1940年關閉,1947年拆除。
  • 療養所(Kurhaus,Lázně III)建於1864年至1866年間,一直沿用至今。
  • 新水療中心(Nové Lázně,Lázně IV)目前用作購物中心。過去曾是市政辦公室所在地。這座建築建於19世紀末。
  • 伊莉莎白水療中心(Alžbětiny lázně,Lázně V)得名於伊莉莎白皇后(茜茜)。這座建築建於20世紀初。在60年代和70年代重建,成為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水療設施。還配有一個游泳池。2002年又進行了一次重建。
  • 太陽水療中心(Sluneční lázně,Lázně VI)是卡羅維法利最年輕的水療中心,建於1927年。該建築於2006年拆除,原址改建為公寓。[2]

[email protected]

柱廊

卡羅維瓦利的28處溫泉中已開發16處,其中有13處用於飲用治療。設有五個柱廊

  • 大溫泉迴廊(Vřídelní kolonáda):城市中最大的溫泉
  • 磨坊溫泉長廊(Mlýnská kolonáda):岩石溫泉(Skalní pramen)、莉布絲溫泉(pramen Libuše)、瓦茨拉夫親王溫泉(Pramen knížete Václava)、磨坊溫泉(Mlýnský pramen)、魯薩爾卡溫泉(pramen Rusalka)
  • 花園柱廊(Sadová kolonáda):蛇泉(Hadí pramen)、花園溫泉(Sadový pramen)
  • 磨坊柱廊的涼亭(Pavilon u Mlýnské kolonády):自由溫泉(pramen Svoboda)
  • 市場柱廊(Tržní kolonáda):市場溫泉(Tržní pramen)、城堡溫泉(Zámecký pramen)、查理四世溫泉(pramen Karla IV.)
  • 城堡柱廊(Zámecká kolonáda):城堡溫泉(Zámecký pramen)

Via@cesky_kluk_na_cestach

紀念碑、雕像

  • 貝多芬紀念碑(Pomník Ludwiga van Beethovena)—位於城市南郊,特普拉河左岸
  • 德沃夏克紀念碑(Pomník Antonína Dvořáka)
  • 泉水之魂(Duch pramenů):城堡柱廊的岩石浮雕(公眾無法進入)
  • 歌德半身像(Busta Johanna Wolfganga Goetha)—歌德小道
  • 許癸厄亞雕像(Socha Hygie),大溫泉迴廊
  • 許癸厄亞雕像(Socha Hygie),公園柱廊
  • 弗雷德里克·蕭邦紀念牌匾(Památník Fryderyka Chopina),森林
  • 鹿(Jelen):里奇蒙酒店
  • 麋鹿跳台(Jelení skok):岩石峭壁上的麋鹿雕像
  • 查理四世雕像(Socha Karla IV.)1739年,市圖書館
  • 查理四世雕像(Socha Karla IV.),1955年,帝國水療中心前
  • 馬薩里克雕像(Socha T. G. Masaryka)在市中心。
  • 亞當•密茨凱維奇半身像(Busta Adama Mickiewicze):在里奇蒙酒店附近的一個公園裡
  • 彼得大帝半身像(Busta Petra Velikého):彼得高地的森林中
  • 席勒紀念碑(Pomník Friedricha Schillera):南郊的歌德小徑
  • 斯美塔那紀念碑(Pomník Bedřicha Smetany)
  • 獅子頭(Hlava lvice):斯洛伐克街
  • 兩次世界大戰受害者紀念碑(Pomník obětem 1. a 2. světové války)
  • 美國軍人紀念碑(Pomník vojákům Americké armády)

Via@uzasnecesko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立柱、方尖碑

Via@katkutnohorska

教會建築

教堂

  • 天主教聖瑪利亞瑪達肋納堂(Kostel svaté Máří Magdaleny)建於1732年至1736年,巴洛克風格,橢圓平面,位於教堂廣場(Kostelním náměstí),由基里安•伊格納克•丁岑霍夫建造。正立面有兩座洋蔥頂鐘樓。天花板和祭壇畫瑪利亞瑪達肋納由埃利亞斯•多爾霍夫繪製,雅各布•埃伯勒創作了兩尊哥德式的聖母像,,以及四尊聖人雕像,代表聖奧斯定、聖保祿、聖熱羅尼莫和聖伯多祿;還有一個地下室。
  • 東正教聖彼得保羅主教座堂(Chrám svatého Petra a Pavla)建於1893-1897年,由建築師古斯塔夫•維德曼設計,拜占庭式,模仿了莫斯科奧斯坦金諾區的聖三一堂。建堂資金來自俄羅斯貴族。雕塑家M.Hiller的浮雕描繪了1711年的沙皇彼得一世
  • 聖烏爾巴諾堂(Kostel svatého Urbana):建於13世紀,是該市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
  • 新教聖彼得保羅堂(Kostel svatého Petra a Pavla):建於1856年,建築師澤西格,新羅馬式風格。1864年擴建。教堂內部有一幅生動的基督升天祭壇畫。大廳牆上有弗朗塔•安(Franty Anýže)創作的彼得•切里奇(Petra Chelčického)和卡雷爾•法爾斯克博士的浮雕半身像
  • 聖亞納堂(Kostel svaté Anny)建於1739-1748年,歷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巴洛克式祭壇,有古老的聖亞納及聖母子雕像。
  • 希臘天主教聖安德肋堂(Kostel svatého Ondřeje):建於16世紀,安德烈街,卡羅維瓦利最古老的教堂,最初是哥德式的,多次重建。1911年,弗朗茲·克薩韋爾·沃爾夫岡·莫扎特安葬於毗鄰的墓地,已闢為莫扎特公園
  • 聖路加堂(Kostel svatého Lukáše):建於1877年,原屬聖公會,現屬衛理公會,建築師莫特斯博士,在城堡山上,新哥德式風格,英國水療客人出資建造。
  • 聖良納堂遺址(Kostel svatého Linharta),建於13世紀,卡羅維瓦利最古老的建築遺蹟。
  • 聖母升天堂(Kostel Nanebevstoupení Páně):建於1909年,取代1823年的舊堂
  • 聖十字堂(Kostel Povýšení svatého Kříže)

Via@turistuvraj

小堂

  • 聖老楞佐小堂(Kaple svatého Vavřince):1897年,1991年修復
  • 荊冕小堂(Kaple Ecce homo):1900年
  • 聖良納小堂(Kaple sv. Linharta):1838年,19世紀80年代重建,新哥德式風格。
  • 聖母小堂(Kaple Panny Marie):1700年,馬里安街,1879年重建,新哥德式風格,1993年修復
  • 聖亞納小堂(Kaple svaté Anny):彼得街,晚期巴洛克風格,經常出現在歌德的畫作中
  • 聖老楞佐小堂(Kaple svatého Vavřince):18世紀

Via@thom.03

雕像

  • 伯爾納鐸雕像(Socha sv. Bernarda z Clairvaux):位於磨坊柱廊附近
  • 聖母無玷始胎像(Socha Panny Marie neposkvrněného početí)
  • 臬玻穆的若望雕像(Socha sv. Jana Nepomuckého)
  • 臬玻穆的若望雕像(Socha sv. Jana Nepomuckého):1728年,保護文物
  • 臬玻穆的若望雕像(Socha sv. Jana Nepomuckého):靠近聖瑪利亞瑪達肋納堂,保護文物
  • 天主聖三雕像(Trojiční statue):巴洛克風格

[email protected]

瞭望台

  • 邁爾觀景亭(Mayerův gloriet):有時稱為麋鹿跳台瞭望台(vyhlídka Jelení skok),是一個休息的地方,有一個涼亭眺望城市。[3]
  • 卡姆齊克雕像(Socha Kamzíka),麋鹿跳台(Jelení skok),1851年,雕塑家奧古斯特•基斯(August Kiss)應呂佐男爵(Baron Lützow)的請求創作。[3]
  • 奧托柱(Ottův sloup)位於奧托高地(Ottově výšině),在19世紀,希臘第一位國王奧托一世曾五次造訪卡羅維瓦利。1852年,在奧托一世國王的見證下,在瞭望台附近豎立了帶有球和鍍金十字架的花崗岩柱。2008年重建。瞭望台可以看到市中心的景色。[4]

Via@markus_budai

酒店

  • 普普大飯店(Grandhotel Pupp) – 其歷史始於18世紀初,當時安東·德伊姆(Anton Deiml)建造了一座「薩克森廳」,由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出資。幾年後,下任市長建造了「波西米亞廳」。18世紀下半葉,糖果師約翰·格奧爾格·普普買下了波西米亞廳,他的孫子在1890年又買下薩克森廳,將其與波西米亞廳相連,由維也納建築師費爾納和埃爾梅將其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的普普大飯店。[3]
  • 貝塞達酒店(Dům Beseda):這是一座與卡羅維法利捷克社區的起源有歷史聯繫的住宅,於19世紀下半葉成立了貝塞達斯拉夫協會。20世紀初又建成貝塞達酒店,擁有酒店客房、餐廳和啤酒屋。慕尼黑協議簽署後,協會的活動終止,酒店改建為帝國公寓[5]
  • 帝國酒店(Hotel Imperial)建於1912年,
  • 帕拉茨基酒店(Hotel Palacký)位於特普拉河左岸水療中心的右側。 它是當地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建於18世紀中葉。[6]
  • 大使大酒店(Grandhotel Ambassador):原名「國民之家」(Národní dům),新藝術運動風格,具有新文藝復興和新哥德式元素,由維也納的費爾納與埃爾默建築師事務所(Fellner a Helmer)於1899年至1900年設計,於1901年建成,工期不到一年。20世紀30年代,酒店成為該市的財產,稱為「國民之家」。20世紀90年代,酒店私有化,然而新業主與城市之間的法律糾紛,一直持續到2010年。2011-2015年進行了大規模重建[7]。現已恢復開設餐廳、咖啡廳和社交廳。外立面的壁畫是維也納畫家馬克斯•庫茲韋爾和威廉•萊斯特創作的城市軍事歷史場景。
  • 里奇蒙公園酒店(Parkhotel Richmond)–19世紀初,磨坊重建為「Schönbrun」咖啡館,19世紀和20世紀初擴建成為一家酒店。此後這座建築經歷了幾次改建,其中最近一次發生在1998年至2005年之間。[8]
  • 大西洋皇宮酒店(Hotel Atlantic Palace):前身為大西洋水療中心,建於20世紀初,裝飾風藝術風格
  • 郵局(Poštovní dvůr),建於1781年,古典主義風格,1810年以帝國風格重建

Via@karlovarskymkrajem

#烏斯季州#Ústecký kraj

烏斯季州捷克語:Ústecký kraj)是捷克的一個,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的西北部。面積5,335 平方公里。首府拉貝河畔烏斯季。下分七區[1][2]

[email protected]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烏斯季州與德國交界地區主要是厄爾士山脈。厄爾士山脈非常古老,由古生代片岩形成。烏斯季州礦泉溫泉衆多,易北河是最大河道。

Via@gabiklimova

烏斯季地區位於波希米亞西北部。 它的東面與利貝雷茨地區接壤,東南面與中波希米亞地區接壤,南面與比爾森地區接壤,西南與卡羅維發利地區接壤。 最長的共同邊界是西北部的德國薩克森州。 大約有 79.9 萬 居民住在這裡。

拉貝河畔烏斯季捷克語Ústí nad Labem德語Aussig奧西格)位於捷克拉貝河畔烏斯季州比利納河易北河(拉貝河)的交匯處,是拉貝河畔烏斯季州首府,有大約92,000名居民。該市是捷克主要的工業中心、活躍的河港外和重要的鐵路樞紐。

Via@idecin.cz

Ústí nad Labem(德語中的Aussig an der Elbe)是波希米亞北部的一個法定城鎮,是烏斯蒂大區的中心。 它位於易北河和 Bílina 河的交匯處,位於 Český středohoří 和 Ore 山脈之間。 大約有 90,000 居民居住在這裡,它是北波西米亞地區 50 萬人聚集地的一部分。 Ústí nad Labem 是一座大學城,擁有工業傳統和體育設施,是重要的鐵路和公路樞紐。 Ústí nad Labem位於布拉格西北90公里,比爾森東北180公里,卡羅維發利以東130公里,利貝雷茨西南95公里,德累斯頓東南65公里。

Via@vasek_chloupek

由於位於兩條河流的交匯處,該名稱可能源自古捷克語 ustie(河口)。 至少從 15 世紀開始,德語中就使用了 Aussig an der Elbe 這個名字。 這座城市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主要講德語。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 1368 年的拉丁文記錄中(在聖喬治布拉格本篤會的記錄中),記錄了 Vsk super Albium 這個名字。 Austia super Albea 這個名字被用在了《城市法院和紀念冊》的標題中,該書成立於 1438 年,是胡斯征服 12 年后城市恢復的一部分,一直保留到 1514 年。 這本紀唸書最初是用拉丁文寫成的,從 1440 年開始,一些條目也用德語寫成,1474 年出現了捷克語,在 1490 年左右占主導地位。 在 1504-1585 年保存的遺囑書的標題中,該鎮被稱為 Ausigh super Albea,條目也以三種語言交替出現,最初是捷克語占主導地位。

Via@inspirativni.mista

在上索布語塞爾維亞語中,使用名稱 Wusće。

#利貝雷茨州#Liberecký kraj

Via@skalnimestacz

利貝雷茨州捷克語:Liberecký kraj),是捷克北部的一個,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面積3,163平方公里,人口442,356(2019年)。主峰鍋爐山(捷克語:Kotel)海拔高度1,435米。首府利貝雷茨。下分四縣。利貝雷茨地區位於波希米亞的最北部。 它由四個區組成(Česká Lípa 區、Liberec 區、Jablonec nad Nisou 區和 Semily 區)。 僅次於布拉格,它是捷克共和國面積第二小的地區,其面積約佔捷克共和國領土的 4%。 大約有 438,000 居民居住在這裡。 利貝雷茨地區作為一個更高的領土自治單位成立於 2000 年。該地區的所在地和最大城市是利貝雷茨。

Via@kamnavylet.cz

該地區東與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地區接壤,南與中波希米亞地區接壤,西與烏斯季地區接壤,西北與德國聯邦薩克森州接壤,東北與波蘭的下西里西亞省接壤。

Via@regionliberec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利貝雷茨Liberec德語Reichenberg賴興貝格)是捷克共和國第5大城市,利貝雷茨州首府和最大城市。該市德語原名賴興貝格,本意為富饒的山。

Liberec (Czech:[ˈlɪbɛrɛts](listen); German: Reichenberg[ˈʁaɪçn̩bɛʁk]) 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城市。 它大約有10.3萬居民,是全國第五大城市。 它位於Lusatian Neisse河上,周圍環繞著Jizera山脈和Ještěd-Kozákov山脊。 市中心儲存完好,作為城市古蹟區受到法律保護。

[email protected]

Liberec曾經是蓬勃發展的紡織業的所在地,因此綽號為“波希米亞曼徹斯特”。 對於許多捷克人來說,Liberec主要與該市占主導地位的Ještěd塔有關。 自19世紀末以來,這座城市一直是尼蘇河畔弗拉蒂斯拉維採郊區和鄰近的尼蘇河畔雅布洛內茨大都市。 因此,有郊區的總面積包括15萬居民。

城市名稱的起源是許多討論的主題,通常受到全國的影響,因為它是一個雙語定居點。

Via@uzasnecesko

該市已知最古老的名字是德語,雷欽伯奇(1352年)和賴希姆貝格(1369年),意思是“豐富/資源豐富的山”(現代德語為reicher Berg)。 它也被命名為Reichenberg(1385)和Rychmberg(1410)。

Via@uzasnecesko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捷克等價物起源於扭曲:Rychberk(1545年)、Lychberk(1592年)、Libercum(1634年)、Liberk(1790年),最後是Liberec(1845年)。 在捷克語中,以“R”開頭的單詞經常被拆解為“L”。 從那時起,這座城市在捷克語中被稱為Liberec,在德語中被稱為Reichenberg。

Via@ondrejholas_landscape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州#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州捷克語Královéhradecký kraj),是捷克的一個,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的東北部。面積5,768 平方公里,人口551,021(2019年)[1]。首府赫拉德茨-克拉洛韋。下分五區。

Via@veversaj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捷克語Hradec Králové,德語:Königgrätz,含義為國王的城堡,國際音標 ['ɦradɛts 'kraːlovɛː] 說明·資訊)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座城市,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州首府。食物處理技術、光化學和電子製造業是該市的主要經濟活動。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德語為Königgrätz)是波希米亞東部的一個法定城市,位於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地區的首府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區。它位於易北河和奧爾利卡河的交匯處,是赫拉德茨-帕爾杜比克集聚區的一部分。大約 91,000居民居住在這裡。

由於其有利的特點,赫拉德茨的領土在史前時期就已經有人居住。在中世紀,它是捷克王后的嫁妝之城,而哥特式的聖彼得大教堂也正是到了這個時期。 Ducha 在其大廣場上,今天,與白塔和舊市政廳並列,是該市的地標之一。 1766年至1857年間,這座城市作為軍事要塞,由於城市興趣不足,直到1884年才被恢復和廢除。城市管理充分利用了城市發展完全管理的可能性。這實際上為 20 世紀初赫拉德茨·克拉洛維建築的黃金時代騰出了空間,這座城市從此獲得了共和國沙龍的稱號,這主要歸功於 Gočár 和 Kotěra 的建築。

赫拉德茨克拉洛韋是一座大學城,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查爾斯大學和國防大學的一些院系在這裡任教。例如,地區法院或皇家赫拉德茨天主教和捷克斯洛伐克胡斯教區的主教都設在這裡。 Klicper 劇院是一個備受推崇的場所,曾四次獲得“年度劇院”獎,Central 藝術電影院自 2008 年起就榮獲“面向年輕觀眾的最佳歐洲電影”獎。Královéhradecky Park 360 位於前軍用機場的遺址,除其他外,為人們的夏季音樂節提供了空間。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帕爾杜比采州

帕爾杜比采州捷克語:Pardubický kraj),是捷克的一個,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的東部和摩拉維亞西北部的一部分。面積4,519平方公里,人口520,316(2019年)。首府帕爾杜比采。下分五區。

Via@bavorjan_photo

帕爾杜比采捷克語Pardubice,德語:Pardubitz,國際音標 [ˈpardubɪtsɛ] 說明·資訊)是捷克共和國中部的一個城市,帕爾杜比采州首府,位於布拉格以東104千米的易北河畔。帕爾杜比采是一個工業城市,塑膠炸藥Semtex製造商Synthesia、台灣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廠商富士康公司都有在當地設廠,有帕爾杜比采大學

PardubiceCzech pronunciation:[ˈpardubɪtsɛ](listen); German: Pardubitz)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城市。 它大約有89,000名居民。 它是帕爾杜比採地區的首都,位於易北河上。 歷史中心儲存完好,作為城市古蹟保護區受到保護。

[email protected]

Pardubice被稱為工業中心,以煉油廠或電子裝置工廠為代表。 該市以其體育賽事而聞名,其中包括賽馬比賽中的Great Pardubice Steeplechase、摩托車比賽中的Pardubice金頭盔以及捷克公開國際象棋和遊戲節。

Pardubice這個名字來源於波蘭個人名字Porydęb。 這是從波蘭來到這裡的僧侶領袖的名字。 這個名字第一次以Pordobice的形式記錄下來。

Via@roman_photography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Pardubice的地標和象徵是綠門,是該市防禦工事的殘餘。 這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門,立面由米科拉什·阿萊什設計的浮雕裝飾,描繪了帕爾杜比採領主。 大門後面是一座60米(200英尺)高的塔樓,用作瞭望塔。 在其內部,還有一個關於這座城市歷史和傳說的展覽。

帕爾杜比採城堡建於13世紀末,並在15世紀和16世紀之交以文藝復興風格重建。 城堡周圍儲存著巨大的防禦工事。 今天,城堡裡面有帕爾杜比採的東波希米亞博物館和帕爾杜比採的東波希米亞畫廊。

Via@marci_ota

最初的聖巴塞洛繆教堂建於1295年,在胡斯戰爭期間被摧毀。 今天的聖巴塞洛繆教堂於1507年至1514年與修道院一起建造。 它被用作Pernštejn家族的埋葬地。 在內部有一個有價值的主祭壇,上面畫著“聖的激情”。 1692年邁克爾·威爾曼的《巴塞洛繆》和米科拉什·阿萊什的繪畫裝飾。

聖母瑪利亞報喜教堂由帕爾杜比採的阿諾什在1359年之前創立。 它目前的哥特式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外觀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上半葉。 直到1786年,該教堂屬於一個少數民族修道院,從那時起,教堂下面就有大量的地下墳墓。

Via@roman_photography

約納什之家是帕爾杜比採最有價值的市民住宅之一。 它是在1507年大火襲擊城市後建造的。 它的立面是眾所周知的,裝飾著1797年的灰泥浮雕,聖經中有一隻鯨魚吞噬先知約拿的場景。 房子的房舍由帕爾杜比採的東波希米亞畫廊使用。

Zámeček紀念館是一個敬畏的地方,紀念1942年194人被處決。 這個地方是國家文化古蹟,中心是1949年的花崗岩紀念碑。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Via@bavojan_photo

(圖片來源引自:Instagram & googlemaps )

捷克是一座充滿浪漫情懷的國度,藝術氣質高雅濃厚的國度,如果你對於音樂藝術有興趣的旅友們不妨計畫一下這個國家吧~~#捷克#Instagram #googlemap#Wikipedia #lonelyplanet#tourismofcrezch#crezch#情侶約會#城堡#夫妻蜜月#c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