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上的那些事】側面印象──王家鞍

1 / 1

王家鞍。

就跟所有不是賓茂國中畢業的球員一樣,是從拍完照片後,詢問有沒有自己的照片為開頭。

但也沒想到,因為社大的工作,讓彼此有更多交流,到最後變成講幹話的朋友。

我對王家鞍最早的印象,其實是從2019年沛珊拍鋁聯開始。

從沛珊的照片裡看到的家鞍,是個活潑的人。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我的記憶力總是長在奇怪的地方,2020年的桃園盃是我第一次看見王家鞍本人。

不過那場比賽我是去看其實也不知道有沒有帶來比賽的林順捷,那一場賴享頎不知道做了什麼蠢事被禁賽,曾經是賓茂王牌的紹安離開了東體。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當時拍到這張可能有看鏡頭的照片時,突然想起沛珊說過的名字「王家鞍」。

後來看了越來越多場東體的比賽,也漸漸記起東體其他球員的名字,但卻一直沒看見家鞍出現在先發名單上。

「有一段時間,有受傷就沒什麼上場了。」

傷,是所有球員都會說到的一個過程。

以前聽到會心疼,聽到後來都開始習慣,習慣所有打球的人一定都有傷。

「雖然因為受傷跟許多原因,不能常常上場,但我知道我自己有那個實力的。」文字訊息如此寫著,接著送來的是打社區棒球時,錄影下來的打擊畫面。

有那個實力是真的,2021年到高雄立德球場一趟,為了看木棒聯賽東體對興大附農的比賽,終於看見上場打擊的家鞍。

那場東體打擊有很好的表現,可以說局局有安打,宗學當天比賽也有猛打賞表現。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家鞍在打擊上也有發揮,我記得當時看到他安打時,不自覺放下手中的相機,當時一同看球的沛珊以為我終於要吃早餐了,但其實不是,是因為心裡很激動他能回到場上,證明自己。

回到球場上的球員,打出表現時,是會發亮的。

就像所以人從事自己最愛的事時,閃爍的眼睛總是很迷人。

高中畢業後,家鞍也順利的錄取國體大,雖然高中畢業後,又因為各種傷勢成為醫院常客。

但終於回家打球了,醫療資源也比台東時更豐富,不可能說不受傷,但希望能跟傷勢好好並存。

大學有更多的可能,希望你能繼續開心地在社區棒球隊當教練。

也期待未來看到國體大版的家鞍(๑•ั็ω•็ั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