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如果下面這個問題你回答「是」, 那麼《怪胎》非常值得你買票走進影城。 「你是否需要與人溝通並且引起對方共鳴、做出你所期望的決策?」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推著推車走在家樂福,走道旁有位洗潔精的展售人員, 他對著人群說著:「OO洗潔精能洗清各種頑強污漬,廚房油垢也能馬上見效,現在買兩瓶有9折優惠喔。」 展售人員確實直接點出日常清潔「常見」的痛點,但就是太過於「常見」了, 每家廠商當然都說自己什麼污漬都清的掉,而這項優勢反而就成了陳腔濫調。 本來就無感,更不用說要讓人掏錢買單。 相同的邏輯轉換到故事也是一樣的。 想要貼近人心引發「同感」,通常會採取大部分人都會經歷過的事物。 所以常看到穿著制服闡述學生時代的戲劇、常聽到表達不同階段的情歌。 我們知道喜歡一個人時,可能是從某個理由開始的。 我們知道交往一陣子後,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摩擦。 我們知道沒有共同目標,不改變會很難繼續走下去。 我們知道只要你不愛了,最初喜歡的理由都成結束。 這些,就算不談戀愛也都耳熟能詳。 而《怪胎》正是將這些「陳腔濫調」的日常, 用獨一無二的敘述方式,讓觀眾乖乖一步步踏入你佈置的情境並且為之動容。 讓很多人免費口碑推薦,就像我不睡覺還在這裡打觀後感。(笑) 所以,不一定取材創新。 而是你要會說好故事。 那《怪胎》到底做了什麼呢? 進入故事之前— 「亞洲首部全程用iPhone拍出的電影。」 這句話,難道還不夠吸引人嗎? 打破了大多數人對於「電影拍攝器材專業高級」的認知, 就算拍不好也成功引起一票人的好奇心了,但重點是還真的拍得不錯。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挺鼓舞人心的。 像是直接了當告訴你:「嘿,只要你有故事,手機也可以。」 進入故事之後— 《怪胎》主要描述患有OCD(強迫症)的男女主角相遇相愛的故事, 本以為幸福的日子就會一直這樣下去,忽然其中一人的OCD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求神拜佛想盡各種辦法想要恢復OCD卻總是失敗,而他們的生活形態與情感也逐漸產生了變化… 乍看之下沒什麼特別的,對吧? 1) 兩位OCD相愛=喜歡彼此的特別 每個OCD的症狀都不盡相同,換而言之是很特別的。 男主角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要洗手,女主角在外面待太久臉就會起紅疹。 所以他們不喜歡出門,在家則是要打掃的一絲不苟。 所以他們一拍即合,可以一起宅在家、可以一起打掃。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也是因為某個「特別」的原因。 可能是喜歡她的傻氣天真、他的霸道溫柔。 2) 一切都不會改變=熱戀期 為了增加約會次數,女主角發起了「出門挑戰」。 像是到路邊攤吃麵看誰先受不了、到路邊撿垃圾環保愛地球… 諸如此類看似無聊的事情,兩個人一起就別具意義。 男主角身為翻譯卻有打字過慢的困擾, 而女主角正好擁有聽打證照能夠完美解決他的問題,簡直天作之合。 也許是美好的不切實際,害怕失去的他們就立了誓言: 「如果誰改變的話,就會得不斷重複說『一切都不會改變』的OCD。」 是不是像極了熱戀中的你? 明知不一定有用,明知發誓契約不成立(嗯?) 但身處粉紅色泡泡的你或他,卻自傲的認為彼此會遵從。 會一直喜歡彼此的特別。 3)一方OCD消失=一方愛情消失 然而當一方OCD消失時,理所當然這樣的平衡就會破滅。 一方會開始嚮往自由不願意待在家,並且開始覺得對方「奇怪」。 全然忘記了這是你們當初相愛的原因。 原本喜歡的傻氣天真變成好廢好煩, 原本喜歡的霸道溫柔變得面目可憎。 如果愛 所有缺點都會變成優點 如果不愛 這些缺點都會變成致命傷 ─ 引自《怪胎》 4) 換位思考,開放結局 《怪胎》特別的地方在於能將自己代入腳色,進而換位思考。 最開始是以女方視角看著男方OCD消失、開始嚮往自由, 從每月出門採買到每周都要出門,在家翻譯的工作變成了到公司上班,還直接和女同事搞上了。 而女方曾經說等她哪一天受不了就會自我了斷, 而男方的背叛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原本以為就這樣結束了。(而且估計男主角會被罵爆哈哈) 結果電影巧妙的安排,讓男女方視角交換。 讓我們去省思這些問題: 當回到現實, 如果金錢、地位、職場、生涯規劃不對等,該怎麼維繫情感? 如果不愛了,再怎麼處處忍讓,也只會成了他肆無忌憚的理由。 故事結束之後— 可能剛開始會認為《怪胎》指的是兩位患有OCD的主角。 但故事結束後,不用多作解釋就能翻新你的看法。 你明白了其實有另外一層涵義 ─ 在愛情裡,我們都是《怪胎》。 我們愛上一個人是因為某個「特別」的原因, 所以為了不改變,小心翼翼維持著這個「特別」。 也許是他喜歡長髮的女孩,所以妳開始束起馬尾留長。 也許是她喜歡文藝的男孩,所以你開始拾起書本試圖變成文青。 我們會變得不像自己、變得很怪, 為了對方怪的甘之如飴。 看!是不是成功把老套的愛情故事,用「奇怪」包裝的很好? 最後重點整理從《怪胎》中我們能學到說好故事的方法: 1. 題材不一定要創新 2. 用不同的視角表達 3. 一樣的話換句話說 4. 來點大膽有趣噱頭 5. 換位思考引起共鳴 6. 別說完就走再點題 如果你認為藝文活動是生活中必備的養分/美感, 那麼歡迎你追蹤貓咪走路。 貓咪走路 IG:https://www.instagram.com/cat_walker_0318/ 貓咪走路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iFZIogmsHkO6wCenKbVuQ?view_as=subscriber 貓咪走路Email:wuyiyun01404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