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前,你該知道的五件事,貓咪殘酷事實,無法接受就別養了吧!

1 / 1

近日,由於名人棄養貓的風波鬧得沸騰,掀起一波討論,

當事人表示由於貓咪不親人,時常躲著,又會抓壞家具,決定退回原收留機構。

這些棄養的原因,看在貓奴們眼裡,簡直就跟每天要喝水一樣稀鬆平常,

如果你覺得貓咪好可愛,在你決定當個貓奴前,請先認知以下的五個殘酷事實,

決定自己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行,就別養,免得成為下一位有期待落差的飼主。

Photo by Paul Hanaoka on Unsplash

一、貓咪不受教

簡單四個字形容貓,就是「桀驁不馴」

你別想用任何指令,阻止貓不要做出特定行為,或要求貓做出特定行為。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他們不會理你,就算有,那也是為了後面有更大的點心誘惑,

就算配合也只會是一下下,這次有,不一定下次有。

養貓就要接受他們就是不聽話的孩子,因為貓貓本來就不用聽話,

不要給貓咪套上狗狗的濾鏡,服從不是他們的本性,討好你更不是。

二、抓傢俱是個必然

這句話請深深記在心裡,在你買每一個傢俱時,都要想著:

如果貓抓了,我不會心疼,才下手買。

反過來,如果決定要養貓,先想想家中你所珍視的東西,

貓抓了,我可不可以接受,才決定要不要養貓。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即使你為貓咪準備了所有款式的貓抓板,

他最愛抓的東西裡,一定有你最不希望被抓的,他們就是這麼厲害。

皮沙發、絨布椅子、精品枕套、瑜珈墊.....等,任何你喜歡的。.

當貓奴,你的一切貴重物品只是身外物,貓咪才是你最貴重的,

所以,抓吧! 貓開心就好。

三、挑三揀四

貓咪不會覺得,你有給他們食物吃,已經很好了,他們全都吃,

他們會有自己的口味選擇,你買錯了,貓就是不吃,

乾糧顆粒大小不對、無穀有穀、罐頭有加水、罐頭是泥狀、凍狀、肉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加了不喜歡的海鮮口味、牛肉味道太重、偷加營養品......結論: 不吃!

你可能以為放一天,餓了就吃,那你就大錯特錯,

他們貴族加烈士的性格,會抗爭到底,直到你弄對為止,直到你心疼你就會讓步

我家的大貓只要放錯食物,不即時更正,他就把碗翻了,弄到地上給你看,

大貓不吃的東西,小貓也不會去吃,放一天沒被翻倒,終究還是倒掉。

而吃,只是一小部分,有些貓挑床睡,有些貓挑沙子,

有些貓看不慣你便盆放的位置,他就大在外面,反正打掃是你的事。

所以,養貓就要有被嫌棄的勇氣,就要有為貓咪改變的耐心。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Photo by Karin Hiselius on Unsplash

四、貓咪都內建渣男性格

你的貓咪,不是你的貓咪,他們只屬於他們自己

所以他們對你若即若離。

你對他們表達出滔滔江水般的愛,他們只想叫你走開。

看到網路上撒嬌貓咪的影片,貓奴間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終究是別人家的貓阿!」

意思就是,要擁有一隻天天黏你,撒嬌的貓根本機率超小。

貓會撒嬌,但是就像每日限定一樣,他自己選擇時間、他自己選擇方式,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當他們撒嬌,你開始肉麻的時候,他們就想閃開,

有時候給你一個緩慢眨眼的表情,那已經是貓咪最大的愛意表達了,

愛上貓咪就像你愛上渣男,渣男永遠迷人,偶爾施點小技巧

把你迷得神魂顛倒,但是終究你愛他,比他愛你來得多太多

五、貓咪也是恐怖情人

因為跟他們在一起一定會受傷! 養貓的人有抓痕、咬痕家常便飯

貓咪抓人原因很多,跟你玩要抓、覺得你煩要抓、

你碰到他不喜歡被碰的地方要抓、你不小心嚇到他要抓、

你抱他他不爽就抓、你幫他洗澡剪指甲.......等。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總之貓奴身上偶有一兩道抓傷,正常不過。

貓咪咬人,大概就分成不爽與玩到嗨兩種,

撇除他生氣的部份,玩就是貓咪哪天心情好,突然過來前腳環抱你手,

那你最好敢快逃,因為下一步就是抱著你手咬咬,通常力道不會太大,

但還是會痛! 

Photo by Paul Hanaoka on Unsplash

以上,希望給準備養貓的人一點心理準備,

如果要問那養貓的快樂是什麼?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當貓咪走入生活後,

會覺得生活有種說不出的精緻感,貓的陪伴很優雅

貓給的信任與愛很獨特,當你受到貓給你這份獨特的愛時,

會覺得前所未有的滿足,若要具體表達這種感覺

試想一下,在冬天,有坨柔軟且毛茸茸的雙腳,趴在你的小腿上打盹,

或是睡醒時,一個可愛的臉龐側躺在你旁邊,軟軟的肚子對著你,

你的貓正在舔他粉嫩的手手,那種寧靜與溫暖的感受吧! 

祝福各位遇上真命天貓,幸福快樂。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Photo by Eric Han on Unsplash

#貓咪 #貓奴 #養貓 #貓咪個性 #養貓的缺點 #養貓的優點 #決定養貓前

cover :Photo by Manja Vitolic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