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還是〈窒愛 〉?——母女關係的核心問題:關心還是控制?

1 / 1
作者潘儒,升大學補習班國文科講師,因為實在受不了學生的寫作視野過分狹窄,決定自己跟著一起寫——竟然因此寫出興趣來!文章內容主要是紀錄兩個孩子(小湖與皮皮)的點滴與啟發,還有想跟高中生分享的哲學與社會議題。

「老師!」

「如果你的小孩想念一個不被看好的科系」

「你會放行嗎?」

一個已經是中國醫藥學系的孩子,問我這個我早已思考很久的問題。

我想像著她就是我的女兒,很認真的跟她談了起來。

_

她很嚮往心理系,而媽媽非常強硬的要她念藥學,她很痛苦又憤怒,但最後還是妥協。

我問她她自己有什麼變通辦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現在我在讀選修化學跟生物,先為之後的課程準備,看能不能不要被當」(蠻有上進心的)

「然後我打算趁現在沒事找coursera,上心理學的相關課程。」  

  ▫️(現在孩子資訊管道好發達!)▫️

_

「之後上大學首要目標就是考到藥師執照 ,再來就是系上活動跟交換計畫。如果考到藥師執照之後我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直接找商業相關的工作,如業務之類的。另一個是當藥師,然後一邊精進其他方面的知識或技能,如果有找到想發展的明確方向,我就先當副業試試」

▫️(相當縝密又務實)▫️

_

她的理性明白了,但情感上還是忿忿不平,尤其是針對媽媽。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_

「我不滿她的專制,跟她溝通他只會聽自己想聽的,而且聲音很大,一直逼我選藥學系。」

「雖然我懂她要我選藥學系的原因,可是她完全不理會我的意見,一昧幫我決定一切,就讓我心理還是無法完全接受,就有種被控制的感覺,我不想一直活在她的框架下。」

_

「我覺得可能是我小時候的乖巧慣壞了我媽。」

「小時候我就有這種想法,可是我都不太敢講,現在講出來才發現她其實不太在乎我的想法。」

「我知道她是為我好,但是是讓我活在他的框架下的好!」

我覺得很憤慨又悲傷,畢竟我其實離反抗母親的年紀不是太遠,距離被女兒反抗的年紀又太近。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很慎重的寫下我想對她說的話 :

_

「你媽媽的方式錯了。」

「不過沒有一個父母願意看孩子痛苦,所以她寧願看你現在這麼痛苦,一定是因為她生存在這個講錢、講地位的現實世界裡有了什麼很深的體悟,所以才希望你能先向現實妥協。」

「我不是你的父母,你可以客觀的聽我說一句——現實真的很殘酷,沒有靠山(例如父母的社交圈、錢、社會地位)在目前30、40歲還正在追逐理想的人裡,常常過得很辛苦,甚至辛苦到最後放棄自己原本以為一定會獲得快樂的理想。這樣到底能多快樂?

        「幸福的來源不會是幸福本身。」        

「於是我覺得你的折衷辦法真的很棒!兼顧了現實、保留了親情、又積極上進的保有追尋理想的空間、也為自己留了後路。」

「然而關於父母的態度,師丈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棒:要去想言語背後的愛意,不要去想言語本身的形式。」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想要你理解——不是每個人都擅長使用語言文字還能精準控制情緒表達,那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跟理智產生出來的成果。」

「你媽媽並沒有長時間接受語言訓練,而且面對自己的親生女兒沒有人有辦法有完整的理智。我沒辦法,你以後也沒辦法。」

「家人之間不必去談對錯是非,因為在人世間會有更多大小不一的是非對錯等著傷害你,家是你支離破碎之後毫無條件的容身之處。」

「所以,用你的柔軟去喚醒媽媽吧——我們是家人不是敵人!」

「由你開始是因為你更優越——你有媽媽沒有的更廣的視野、更好的教育,還有更多的愛。」

「你會反抗代表你懂得思考,你已經夠大到該換你引導媽媽——就像你很小時候媽媽引導你一樣!」

「加油!你一定辦得到!不管是學業跟與媽媽之間的關係。」

我的女兒,媽媽怕有一天會忘記,所以今天記錄下來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當初怎麼愛你。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