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強迫孩子分享物品,那會讓孩子分不清是分享還是被搶》

1 / 1

在品格教育中,有一項”樂於分享”,是許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落實的項目。好像不分享就是小氣,就是不好的個性。為了讓孩子擁有好人緣,常常就會在有小客人來訪的時候,要求孩子將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分享,一起玩。

分享是要出於自己願意

分享,其中的”享”字是代表著享受、享用。

字面的感覺是快樂的,喜悅的,愉快的。意思是說:當我們遇到一個自己很喜歡的人,就會自然的將喜歡的物品拿出來一起玩賞,甚至於食物,也非常開心的一起享用。這就是分享的詞意。

所以,這是一種很自然的人際互動能力,並不需要刻意的教導。

我們卻將其定為好品格的項目之一,在課堂上或是教材中,不斷傳遞與人分享的重要,無論是任何人都要釋出樂於分享的善意。

事實上,分享是需要出於自己內心的願意,是無法用強求的。尤其是當大人們要用分享來展現自家孩子的懂事和大方,那更是讓孩子對於分享的意義,產生了不正確的觀念。

在孩子尚未感受到分享之前,無法學會分享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有個趣味的說法:要讓孩子學會叫爸媽,我們就得先對著孩子喊爸媽。雖說是個玩笑話,但也不失其真實性!

這是說:孩子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也可以說:學習是從親身感受開始的。當我們想要孩子學習分享之前,必須要讓孩子感受到分享。如果,在生活中完全沒有分享的經驗,要學會真心願意的分享是很難的。

那生活中的分享經驗,要如何做呢?

我們習慣於平均分配,像是任何食物,家中的每個人都要留一份,即便不在家也會留,這樣才算是公平對待,這象徵著家人的愛。這樣的愛很溫暖,但同時也切割了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自己的分量自己吃,自己的物品自己用,自己的工作自己負責。

若是,習慣了這樣的模式,漸漸的會變成自顧自的生活,也慣性的僅僅關注著自己有沒有,而容易忽略其他人。再則,因為均分,每個人擁有的都一樣多,也就沒有分享的需求了。

我常常鼓勵家長們,家中物資不要太過充裕,滿足每個家人的量,偶而只有一小份量,難以均分給每個人,這樣才能夠看出家人彼此分享的意願,也才能夠創造出分享的經驗。

樂於分享,是透過無數次他人予以分享養成

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透過大人們的給予分享,像是大人所收到的贈禮,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分享給他,並且讓孩子說說拿到分享物的感覺,開心嗎?也可以說說自己分享給孩子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麼要分享給他呢?因為孩子是妳的最愛。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這些討論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喜悅,也感覺到自己被愛的心情,唯有透過感受過這些,才會了解分享之間的快樂。

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可以開始找些名目贈送禮物,讓孩子擁有分享主權,可以由孩子決定要分享給誰?為什麼想分享給這個人?分享之後,自己有什麼感覺呢?透過這些對話,就可以了解孩子對於分享的想法。

在孩子尚未學會樂於分享之前,請勿要求孩子分享,因為不但不能讓孩子真正體會分享的意義,反而會讓孩子有種被強迫的感覺,那感覺就像是被搶劫,那是一種在心理上相當不舒服的情緒,很可能會激發出想要保護自己所有,而演變出抗拒分享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