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戀愛是這樣】嘿,一起打造你的戀愛清單吧!

1 / 6

世上「真愛」到底有沒有「標準」存在?這問題至今仍見仁見智,有人相信一見鍾情,有人覺得必須設下門檻並通過層層考驗才算真愛。

你的真愛條件是什麼呢?也許生理性別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未來另一半的期待,但大部分世人渴望的幸福輪廓都不會相差太遠。

年輕時候的戀愛,不顧師長反對就是要跟他在一起的絕對,至今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經過時間的淬鍊,思想上的成熟讓我們對另一半的想像不僅只局限於「愛」,更要「愛的值得」。

決定一手走下去的人,這兩大元素缺一不可,相處起來舒服自在是基本,同時這個人也必須要願意給你承諾,這裡的承諾定義較為「廣義」,不一定是指走到最後共度餘生,而是指眼前的這個人願不願意為了你們未來共同的幸福而努力。

年輕的時候不太懂為什麼老一輩的人說「挑老公跟挑男友是不一樣的」,直到年紀漸長,自己有了一些社會歷練,回頭檢視過去的自己才赫然發現老人言的智慧。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個是陪你一下子,而另一個則是要陪伴你一輩子,換個角度想,也許就沒有這麼難理解,就時間上來說,「一下子」及「一輩子」有明顯的差異,有些事情你可以忍一下子,卻沒辦法忍一輩子。

雖然說每次失戀都是自我蛻變的契機,但人生有幾個三年五年可以讓我們虛度?況且療傷也需要時間,中間的修養階段也算是幸福的時間成本,如果你的心臟不夠大顆,玩不起也不忍當壞人,那麼不如在一開始就做好選擇。

現在正值防疫期間,有句政府常向民眾宣導的觀念很適合用在愛情選擇的課題上,那便是「預防勝於治療」。以理性角度來看,若一開始就按自己適合的對象條件去篩選,那麼後面被傷害的機率也就越渺茫。

總歸一句,你越了解自己,傷害就越小。就算是要向月老祈求姻緣,也是要告訴神明你喜歡什麼樣子的人,所以,若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想要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首要做的功課是「內求」,而非「外求」,不了解自己連神都幫不了你,「天助自助者」是天下不變的真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自助」的第一步,若真的對未來的另一半毫無想法,不如參考別人的意見吧!

1. 貼心:這種貼心不是照顧對方到無微不至的程度,而是真誠的關心與呵護。

2. 分擔:無論是心事、家事、家務事,她會跟我一樣,把所有有關「我們」的事放在心上。

3. 儀式感:我喜歡和喜歡的人一起建立擁有「儀式感」的生活,一年之中某些特別的日子、另一半疲憊的時候,適時暖心的舉動是必要的。

4. 尊重:另一半在做任何有關「我們」的決定前,可以先跟我討論,懂得尊重彼此,感情才會長久。

5. 分寸:可以有所謂「紅粉知己」,但前提是一定要知道有我的存在(這點非常重要)

6. 同理心:另外一半一定是有同理心、懂得照顧對方情緒與感受的人,有些話不是不能說,只是需要以「傷害最低」的原則溝通及表達。

7. 角色:我希望我的另一半不僅是我的愛人,同時也能是家人與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有說不完的話,在他面前我就是我,無須偽裝。

8. 把自己放在心上:一定要記住我說過的話,不用每個都記,但重要的事絕對不要忘記。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9. 融入自身朋友圈:另一半可以融入自己的朋友圈,無論男女,他都可以處得來。

10. 安全感:給足安全感,並且我們有共同的目標與前進的方向。

足夠了解自己,就能往真愛邁向一大步!看完大部分女生對另一半的想法,如果可以,也為自己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真愛清單」吧!

#戀愛 #女孩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