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沒有形狀因為它無所不在

1 / 1
我觸不到你的形狀,因為你包圍著我,你的存在,讓我眼底滿盈你的愛,我的心變得渺小,因為你無所不在。 《水底情深》

第一次看這部片是在剛上片時看的,這陣子才又找出來重溫一遍,

其實第一次看就很喜歡這部片,因為是講述跨種族的戀愛,

而導演將性愛這個部分,用很隱諱卻大膽的方式描繪,

將跨種族的性愛處理的微妙卻不低俗,這點我很佩服,

所以後來得到奧斯卡多獎項並不特別意外,

當然關於跨種族性愛也是有人不買帳,像我妹就覺得不舒服,

我想那是因為「人獸」的刻板與偏見吧!

而這類偏見盲區就像片中的上尉一樣,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因為把人類想的至高無上,於是把其他非我族類的種族視為低等的獸,

所以很多文章都喜歡用「人獸戀」來標籤這部片,

但問題是裡面的魚人有很多文明的表現,何以為獸?因為外貌嗎?

反觀忽略這一切跡象,用盡羞辱與凌虐手段的上尉,

不停地提問著「長得像人就是人嗎?」,盲目的崇拜自己的信仰並自翊為神,

狂刷種族優越感,反而才像是個不講理的野蠻人。

在這浩瀚的宇宙之下,還有許多我們尚未理解的事物,

也許我們自以為自己在食物鏈金字塔頂端,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但我們可能只是這食物鏈裡的中下游而已,

在這之下人類對自己的認知過於膨脹,回歸到「人獸戀」這個名詞,

誰對誰才是那個獸還不知道呢?這部片其實不單單是一部純愛情電影,

就像導演吉勒摩·戴托羅一貫的風格,在一個單純的童話故事包裝下,

更多的是對許多社會價值的批判,

例如種族、性別歧視、弱勢迫害、自然破壞等等,

除卻了魚人、羊男、野獸童話般設定的糖衣,

不正是每天在我們社會上演的事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無論所謂的獸是隱射某些社會歧視的標籤,

還是代表的是真實存在的物種們,

神奇的是無論在金字塔的那一端,

所有的生物都同樣會感受到愛、孤獨、寂寞與飢餓,

這可不是人性獨有的感官,撇除科學的物種論,

在這論點下宏觀的來看,宇宙之下的所有物種,

不也都源自同樣的海洋?無須言語就能心神領會的感受,

就是我們的共同語言。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大自然底下沒有誰比較高級的,我們只是擁有了智力這項能力,

就像貓科動物的柔軟骨骼、鯊魚的重生牙齒,

以及片中魚人的治癒能力,智力並不使我們比其他物種優秀,

那只是一種因應環境的能力,智慧才是宇宙讓人變得更具神性的特質,

所以這部片沒有什麼野獸,只有兩個最古老純粹、如同海洋般的愛人,

與我們需要深入看透的智慧而已。

幫我們按讚分享就是最大的支持,感謝你們的微鼓勵~

打字機 / 智美良奈  繪圖器 / AliceCoco IG & FB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