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長的彼此重逢-連載(二)

1 / 1

「我們好久不見了,今天的下午茶我請客喔!」學姊大方地說。我們一起走去櫃檯前,聽著服務生解說咖啡豆跟介紹甜點,決定點兩杯日常豆的咖啡拿鐵。櫃檯右側擺著金邊的方形斜面玻璃盒,裡面展示六款甜點,就好像女生珍愛的首飾盒一樣,整齊排列的甜點像精品般精緻而美麗。我們最後選了一份無花果佐巧克力蛋糕一起享用,結帳後店員還送我們一人一包精品咖啡豆濾泡包。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每天在臉書看朋友的生活狀態,但實際上多年未見,感覺好生疏,不像親近的朋友。」回到座位後,我延續稍早的話題。

在臉書上看到大家的生活狀態,見面時會有話題可聊。就像我看到妳做了美美的指甲,常常跟男朋友出去玩,就知道妳過得很幸福啊。」學姊和我的想法不同。這也是我們今天交換想法,內心激盪的開始。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也是。只是久沒見面的話,我就不太會約對方了。結了婚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些朋友也不主動聯繫,我不想總是當主動的那位。」我感歎地說。我喜歡朋友、情侶之間是互相的,而非只有單方面一頭熱

「我約朋友出去只給三次機會,三次約不出來,就讓他綁上石頭沉入大海,放生這位朋友。」

「我們今天有見到面真好。」一方面慶幸我沒被綁上石頭說Good-bye,一方面慶幸我們這麼久沒聯絡,卻無絲毫的尷尬或陌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服務生先送上我點的冰拿鐵,過了一陣子才送來學姊點的熱拿鐵,咖啡師細心地拉了雙層愛心拉花。我一直等到甜點來了,拍完紀念照,才拿起我那杯小而巧的冰拿鐵啜飲一口,我總是無法抵擋咖啡香融合濃郁奶香的滋味。

學姊從去年六月開始放假,她和男友安排到峇里島附近的小島度假兩個月,享受全然的放鬆。就我所知,學姊在峇里島的生活,除了工作時間以外,常常泡在海裡衝浪。她今年一月回台灣,待在家鄉等新的工作簽證發下來。印尼由於新冠肺炎正在鎖國中,簽證遲遲未辦下來。

《圖片來源:愛莉珊卓》

「妳在峇里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我常看到妳去衝浪,享受著生活,好棒喔!」我問學姊。她還在台灣時就開始衝浪,我們十多年前曾經一起去宜蘭蜜月灣玩水,那時她才剛開始接觸衝浪,而現在她已經是台灣國內排名第二的衝浪選手了。

「我每天早上起床後會先靜坐半小時,靜坐完覺得整天神清氣爽,脾氣也很好。我常跑去衝浪,有時會下廚,享受做菜的樂趣。也會和男友規劃Happy Hour去酒吧喝喝小酒。」這些都是她充滿儀式感的美好生活訣竅。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我真的很有毅力,常常在上班前或下班後跑去海邊衝浪。」聊到衝浪,學姊這麼說,談到自己熱愛的事物,她眼神散發著光采。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人培養興趣最棒的是,投入其中享受樂趣,並且發展到專業職人的程度,讓興趣成為可以賺錢的工具。」我說著另一種想法。

「我很熱愛衝浪,但沒有想靠它賺錢。前兩年還專程從峇里島飛回台灣比賽。」即使在峇里島工作繁忙,她仍然為了熱愛的事物暫且放下手邊工作,更犧牲了和男友的度假時光,將公司給的休假拿來練習衝浪和參加比賽,可見她熱愛衝浪的程度。其實,我們都需要找到這麼一件熱愛的事情,來為人生的模型鑲上鑽石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當然,要不要把興趣專業拿來當賺錢工具,是個人的選擇。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從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每次看到妳在浪頭上衝浪的照片時,都覺得妳好有魅力,好厲害。」我說。衝浪已經融入她的靈魂,成為日常。她長期和大自然共同生活,懂得了萬物自然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緊密,並深深愛著、感謝這一切。因衝浪而曬得黝黑的健康膚色,就是她最美的樣子。

學姊打開包著叉子的衛生紙,拿出叉子想先吃蛋糕上的無花果,我們一人各吃一半無花果,那清淡的甜味,很適合這個初春的涼爽下午。

(未完待續)

《圖片來源:愛莉珊卓》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Read More 與成長的彼此重逢-連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