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額外花費、增加儲蓄?

1 / 1

朋友I來信跟我說,她覺得她的問題是「想要的總是很多」,而為了要避免額外的開銷,她目前的方式是不帶信用卡出門,來限制自己的花費,想問問有沒有什麼更有效的方法?

「需要」和「想要」有時真的很難分辨,因為潛意識總會催眠自己的嘛!
明明只是想要,都會被解讀成需要,然後開心的拿去櫃台結帳,可是卻常常捨不得用或忘記用,東西最後就躺在家裡的某個地方。

我總是告訴自己,「東西買了沒用最浪費!」所以除了生活用品可能有備用之外,其他的東西我大都是用壞再買的邏輯,
如果是需要替換的例如衣服、包包、鞋子,壞了就買一式兩份。
雖然經歷口罩之亂之後,我發現有些東西的確還是要提前有所準備,
不過如果你有一堆還沒拆箱、拆封、拆吊牌的戰利品,再加上有每個月看到都讓自己大吃一驚的失憶症狀,那就應該要想想怎麼在關鍵時刻懸崖勒馬,讓自己理智看待~

我想跟你分享一個很呆、但我覺得對我來說非常有用的方法!
「把想要換算成需要」
這方法非常簡單,最簡單的就是換算成便當了!
雖然我知道你不見得喜歡吃便當,但這就是出外人吃一個止餓的單位。
假設你正在網路上滑著一個你想要的東西,換算一下可以買幾個便當,然後冷靜一下,試著只買你需要的量就好…例如1000元的衣服,忍一下,就夠你吃10頓飯,省一點的話用乾麵算更驚人…(這樣好像有點小家子氣…不過我最困苦的時候真的都是用乾麵當計算機的…)

人性當中有個特點就是會明知故犯,所以設計一點可以控制自己的關卡是可行的,不論是不帶信用卡出門、用不同的帳戶管粴、或用我這騙小孩的單位計算法…多多少少都是讓你對消費有所意識的一層確認!
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踩煞車的特別方法呢?
歡迎與我分享喔!

#從扛債人生走向財務自由
博客來 https://reurl.cc/8nYWWb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