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邏輯練習?

1 / 1

今天飲食:蜜汁雞腿堡*1、薯條*1包、雞塊*5塊、方塊薯餅*4、洋蔥圈*4、熱拿鐵*1、桑葚冰茶*1、紅茶*1。
運動:51分17秒。

    今天是我考完期末考的真正的寒假第一天。照理說應該廢到底的。也算是有廢啦~我在床上躺到11點多才起床。然後,食物也吃得很垃圾XDD
    不過,我的下午過的很燒腦。在幹嘛呢?寫報告。我在寫一篇報告。日文、1000字。哈哈。
    只能說,幸好有格式、也寫過2篇類似的,所以雖然我整個下午都耗在這裡,不夠也沒有覺得很累。就只是腰因為坐在電腦前太久,所以很酸wwww
    我真的是從1點多吧?開始時間不確定,但是我寫完整篇、交給老師的時候是5:34。然後給朋友抱怨寒假還要寫報告的時候是1:53。所以至少也有三個半小時了。唉~難怪腰痠又眼壓高。

    不過因為,我真的覺得這報告的格式很適合給大家做「邏輯練習」,所以這篇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格式就是上面這張圖了。其實這個架構很適合做「辯論型」的題目。像我做的三篇報告題目,分別是「香菸是否應該包括販賣、製造、進出口等的全面禁止」、「是否贊成英語列為必二官方語言」、「今年夏天是否該舉辦東京奧運」
    是不是很可以拿來討論的題目呢?因為觀點不同,所以不管贊成或反對,都可以說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但是,要怎麼讓理由更能使他人相信、接受,這就是需要邏輯和數據的。

    這張構成圖是從上而下、從左到右,來完成的。
接下來我以「香菸是否該全面禁止」來舉例說明。
    1、主張:直接破題說出結論。自己對於議題是贊成或是反對。要讓人一下就知道你的重點在哪裡,這樣才有聽下去的動力。
    2、話題:在最開始,為了引起別人的興趣,我們可以說幾句有趣的和題目相關的事情,或和題目相關的問題,讓聽者有興趣去思考,從而再提出主張。
    例:大家家裡有人吸菸嗎?或是,自己就有在吸菸呢?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煙味。在台灣有「三人以上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最近流行的電子菸也有管制。如果台灣不只限制吸菸,連香菸的製造、販賣也都禁止的話,大家怎麼想呢?『話題』   我是反對的。我反對香菸的全面禁止。『主張』

    3、理由:這裡的理由框有兩個。因為想要讓人接受,僅一個原因是很難讓人信服的,除非真的是真正的事實。所以,理由最好是2~3個。不過因為篇幅,我舉例就舉一個。
    4、證據:理由和證據不一樣。理由比較像是證據的總結。而證據要做的是提出有力的事實或數據,讓自己的主張有所支持。在這裡,可以在網路上找找專業級人士的說法,或是實驗中得到的確切數字,借來引用。
    例:理由有兩個。第一個是,長期照護的資金源會中斷。『理由』    在國稅局2019年的菸酒稅的淨收入是686億元。其中的277億元是作為長照的補助回饋到國民身上。從衛福部的資料來看,每年的長照補助金額是379億元。也就是說,菸酒稅中提出的277億元,是長照補助金的最重要來源,佔了全資金的73%。所以如果真的全面禁止香菸的話,這長照的社會福利制度可能就會崩壞。『證據』

    5、反論:有自己的主張,就一定別人的主張。所以我們也要從別人的主張來看問題。所謂「換位思考」。
    6、論破:當然,我們舉出對方的主張,不是因為我們放棄了自己的論點,而是我們要從對方的論點中找出弱點擊破!......也不用這麼殘暴啦,就是反駁對方的主張就是了。
    例: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不管是自己吸菸或是二手菸都會對身體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香菸中更是有15種成分被國際癌症研究機關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所以我也可以理解有人贊成香菸的全面禁止。『反論』     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就將香菸全面禁止真的好嗎?那麼,酒精和高鹽分的加工食品等,對於健康有害的東西都該全面禁止吧?雖然酒精可以幫助工業發展、加工食品是為了提高保存期限,但是因為他們都對身體有害,所以應該全面禁止,對吧?我覺得是有必要規範吸菸,但是從經濟面和社會福利面來看,全面禁止似乎有點過激了。『論破』

    其實,上面的,我的論破有點硬掰了...哈哈。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7、結論:再次述說自己的主張。因為別人聽完你的理由、論破之後,可能早就忘記想要強調的點是甚麼了。所以我們要再次說出自己的主張。
    8、<:這裡是自由發揮的。可以說一下自己的心得,或是還有甚麼想說的。但是,沒有的話就空著吧。完成到了結論,就已經是很完整的邏輯文章了。
    例:根據以上所說的幾個問題點來思考的話,我果然還是反對香菸的全面禁止。『結論』    『沒有8、呵呵。』

以上,就是我覺得很受用的邏輯思考方式。至少我真的覺得在寫了這3篇報告之後,自己的講話、思考方面,有變的清晰一點。
大家也可以試試,不過一開始會很想死。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