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帳】博物館拼貼遊記|故宮青銅館

1 / 1

  故宮博物院我在國中、高中時候就來過非常多次,當然也逛過青銅器展、清代家具展、書畫展等等。但這回卻是在讀了四年中文系後,首次來到這裡,與國高中時相比,有許多更深刻的感受,面對展物也不再是走馬看花,懂得細細觀察,也懂得「什麼地方值得注意」。

  這次是特別為了青銅器展覽而來。故宮所藏的青銅器數量可觀,最著名的就是毛公鼎、散式盤和宗周鐘。青銅器大致可以分為商器和周器。上面的文字或圖案,則有「鑄」和「刻」的分別。「鑄」是與青銅器一體成型的,在製作模型「範」的時候就將字反著寫好,倒入金屬冷卻後即可在器上看見清晰的字樣;「刻」則是在青銅器完成之後,另外用工具直接雕刻在金屬表層。

  普遍而言,商朝的器用鑄的技術多,周朝的器則比較常用到刻的技巧。而商周兩個朝代的器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商朝常常出現長得像字,又帶著圖畫意味的「圖形文字」,大部分被視為族徽、圖騰,例如最有名的「亞醜」,就是一個亞形圖案,中間畫了一個人跪著拿酒瓶的模樣。周朝的器文字明顯增多,而西周的器大多較為精緻可觀,東周因為諸侯國戰亂,做出來的器就顯得敷衍而缺乏創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朝的器中,常常可以看到「目形」的花紋,也就是纏繞的眼睛形狀,非常迷人,有時盯著盯著會不自覺墜入其中。但到了晚期甚至周朝,這樣的紋飾就漸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蟠龍花紋。

  古代人作器,除了自己私用,例如爵、豆、簋、盤等等器皿,也用來祭祀祖先,例如鐘、鼎等器(這也是金文亦名鐘鼎文的原因)。在祭祀用的器上,除了鑄刻族徽,通常也有慣用的句法,比如開頭會是:「某作某器」,誰製作了什麼樣的器以用來祭祀,器的名字通常以祭祀的對象命名。而收尾則常是:「子子孫孫永保用享」,期許這個家族可以一直蒙受祖先保佑,並延續到後代子孫。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宗周鐘」,它是在大二文字學的課堂上,曾經學過的一個器,抄了整整三頁的筆記紙,金文的風格筆畫整齊規矩,是當時所謂的「官方用語、標準字體」。見到宗周鐘的實物時,著實愣了一下,因為它比我想像中的小了許多,是一個人可以環抱的大小。特別照著當時的筆記一一指認字體,已能將句意大略的跑一遍腦海。這口鐘據傳敲打每一處都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所謂宗周鐘內文所描述的「倉倉瓊瓊,先先雍雍」,想到在上千年前它褪去這青色的生鏽表皮,裡面是燦燦的金屬光澤,心裡不禁湧起一股虔誠。「前始振,復舒和」,上課時老師提到這樣描寫鐘聲的句子,美極了。

  在上千年前,是什麼樣輝煌燦爛的文明,足以發展出這麼瑰麗的藝術品,每一處的鑄刻皆細膩到極致,小到動物的眼睛、爪子、把柄上的小紋飾,層層疊疊構成繁麗的上古之景,大大小小的青銅器是用來展現國族勢力的象徵,在這樣的精工製作之下,那些雄渾堅強卻又溫柔的形狀,是那麼令人心蕩神馳啊。本次唯一的小遺憾是人有點多,某些器只能快速看過。但就算如此,也極為滿足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