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Podcast的整理-姊妹悄悄話Ep.41你有自知之明嗎?

1 / 1

嗨嗨~這是我的第一篇貼文

生活中,配點廣播作為生活調劑,在通勤的地鐵中,打掃的過程中,都很適合聽廣播。

偶然發現了幾個優質的廣播頻道。比方說:姊妹悄悄話、大人學......等等

以後有時間,有機會再多分享整理。

在此 給我那些 不愛聽廣播的朋友們的懶人包

會選擇這篇 當我的第一篇特別整理下來的重點整理,只因這尖銳的標題。

你有自知之明嗎?

自知之明很重要,但這句話拿來當提問時,便稍稍帶點攻擊性。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Ep.41 單集介紹

做人,多一點自知之明,少一點自以為是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面對自己,與自己內心做最坦誠、真實的對談

有自知之明的人,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不會高看自己,也不卑微

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容易做出明智妥適的決策,和別人的關係也更健康

人因自卑而自大

請對自己真實而坦誠。

唯有認清自己的定位,才能有進步的空間。

Podcast中提到Tasha Eurich所撰寫的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Insight: The Power of Self-Awareness in a Self-Deluded World 書中提到

人分三類

  • 有自我認知的人
  • 低估自我的人
  • 高估自我的人

低估自我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甚麼都做不到,會對自己很嚴格,會自我鞭斥自己。因而自信心低落。

高估自我的人—與前者截然不同;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甚麼都做得到。

如同節目引言所說,

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容易做出明智妥適的決策,和別人的關係也更健康。

在這社會中,也比較容易獲得讚賞、優勢等。

所以,如何培養自知之明呢? Podcast中提及了兩種面向 : 對內自省,向外探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對內自省的部分,他們提出了五個方法 : 冥想法、反饋法、剖析法、比較法和頓悟法五種。

  • 1. 冥想法 : 每天給自己幾分鐘,或是半小時,給自己一個獨立空間,好好的去梳理自己的想法。EX : 在睡前思考(此方法不適用於越想越有精神的人使用!),可以「吾日三省吾身」。講者認為在睡前思考,有助於將自己的反省內化成「潛意識」,而潛意識可以在下一次遇到相同狀況時,可以避免犯下相同錯誤。
  • 2. 反饋法 : 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大膽地去預設解決方法。在有意識的紀錄,並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拿出來做比對。可以預先做最壞的打算,然後再尋求解決方法。

         EX : 可以隨身準備一本筆記本,紀錄預想狀況、解決方法等…..

  • 3. 剖析法 : 把自己抽離,不帶情緒的、冷靜地用第三者的觀點去檢視自己,可以藉此發現自己沒有發現的優點或缺點。

         推薦會情緒化的人學習此方法。

  • 4. 比較法 : 與自己比較,不是與別人比較!!!!! BUT!!!!事情只看優劣很殘酷,所以就自我探索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
  • 5. 頓悟法 : 每天頓悟一點點,長此以往,內心無比強大。小頓悟終將累積成大澈大悟。

對外探索的部分,他們提出了以下幾點 ......

  • 1. 找尋合適之人,問問他對自己的看法。並可以針對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具體化,量化的去評價。這樣被問的人也比較有方向性,知道要怎麼具體化結果。(合適之人可以是找不是那麼熟悉自己的人,給你較客觀的評價)
  • 2. 多注意別人的反應 : 學會觀察。觀察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也觀察別人怎麼對待他人。
  • 3. 找一個能夠辨別真假的朋友。
  • 4. 虛構一個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 他可以是一個比朋友更直言不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