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譯者必要的壓力——介於自信與自卑之間的灰色地帶

1 / 1

也許是處女座的特質、又或者是因為一路以來都習慣自我鞭策(自我折磨?),最近手邊的案子進度穩定下來之後,我又開始在人力銀行上更新履歷、應徵接案了。

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一股不確定的感覺。

看著自己打出來的文字,有時候越看越不確定那些字句是否通順、或是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徹底理解原文文意——我的英文夠好嗎?或是更糟的:我的中文夠好嗎?

撞牆期之必要

其實我的人生一直都是靠著必要的壓力在進步的。國中時期,因為承受著不想輸給班上頂尖學生的壓力,我拼命唸書,為了讓自己不要在學校丟臉。上了還算不錯的第二女中(?),然後又為了不要讓自己丟了學校的臉,我又拼命讓自己考上還算可以的國立大學。

開始自學英文之後,我去測了英文閱讀速度的測驗,可憐兮兮地發現當時的我,只有美國小三生的閱讀水平。決心要讓自己讀英文的速度趕上和我同齡的美國大學生,我開始發瘋般地看英文小說,從一開始的一頁三百字要讀十分鐘,到後面不到兩分鐘就解決。

而在這些進步的過程中,多的是每每讓我瀕臨崩潰邊緣的自我質疑。我為什麼學不起來?為什麼記不住?為什麼想不到?為什麼寫不出來?

每過兩三週,我就會覺得自己又撞一次牆。但每一次突破瓶頸,就又會覺得自己的能力提升一大截。

這段過程很辛苦,而且還在持續,但我雖然時常覺得痛苦,卻仍然抱持著某種變態的興奮感,期待這一次撞牆期的結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拆毀是重建的前置作業

我相信在建立自信之前,必定先經歷完全的毀壞。每一次的撞牆期,先前堆積起來、對自己的信心,都會像是被打回原形般徹底消失。我彷彿又回到國中那個背不起單字、記不住文法的時候,好像所有的中文和英文文法都要打掉重練,重新進行拆分、理解、和組合的過程。

而對自己新的自信,就是在這過程中重新堆積起來的。每一次整理完自己已經會的東西、找到自己仍然存在的盲點時,不過度膨脹的自信就會再度出現。「啊,原來我現在擁有的就是這麼多。」我會這樣告訴自己,然後我會知道我還有多大的進步空間,也會知道我從起點到現在走了多遠。

拆毀的過程真的很難受;尤其在這段時間中,我會一直覺得自己很笨、學習能力低下,好像一無是處一樣。我會一直去看別的譯者、別的作家,看著他們和我相同年紀、甚至比我年輕,卻有的是比我更高的成就;然後回頭看看自己,嗯,我只想找個洞把自己埋起來。

但重建後的心情,卻是同樣程度的海闊天空。我把焦點轉回我自己身上,看看我過去留下的成績:我翻譯過的那些作品,一本比一本流暢、一本比一本迅速;英文與中文之間的轉換,有時候對我來說幾乎像是直覺。這些就是我應該要感到自豪的地方,因為這世上總有人比我更強,但我卻已經比數年前的自己成長了許多。

一步一腳印的前進

文字工作者,也許最害怕的就是原地踏步。語言是不斷變化、不斷成長的,所以使用文字的我們,也必須要跟著語言一起改變。而和很多其他人比起來,文字工作的優勢在於,我們所有的成長,都是透過文字所記錄下來的。

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每一句話,都是我們在進步的證明。

這段位於自卑與自信之間的灰色地帶,也許花上一輩子也走不出去。但是對我來說,看著我所寫下的字句,這些都是我一路走來所留下的足跡。一切都有跡可循、一切都其來有自。

希望不論在任何領域中,同樣也有撞牆困擾的大家,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一點共鳴。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臉書粉絲團:譯絲特的翻譯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