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舒適圈?選擇踏上自由譯者這條路

1 / 1

你快樂嗎?

其實,我一直不確定,變成自由譯者到底是踏出舒適圈,或是回到舒適圈。

唸完碩士回台灣後,我曾經待過兩間科技新創公司,擔任專案經理的工作。我從大學畢業開始就做翻譯,期間也在小出版社當過一陣子的特約編輯,出版業和文字工作對我來說太熟悉了;當時的我,想要多累積一些工作經驗、多一些生活經歷,更想看看不同產業的工作模式。兩間公司我都是抱持著實驗的心態進去的,盡可能多方接觸、盡可能和主管多聊多學,就是不想白費在公司上班的時間。

我在第一間公司和工程師學了簡單的程式語言,在第二間公司和主管一起跑硬體加工廠、去中國出差,做了許多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做到的事。

但是在這幾年的工作時間裡,我也同時發現,我越來越不快樂了。

對我來說,面對文字和電腦的工作模式,比在職場上和工程師周旋、和廠商溝通來得適合許多。我並不討厭和人交際,但我真的好討厭在公司會議上那些漫無目的的鬥嘴和冗長的討論。一天天過去,我終於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每個月賺的月薪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我更想要把時間用在琢磨文字和鑽研語言上。

勇敢追夢?

有太多人會說好聽的話,告訴你,如果有夢就放膽去追。這句話也許沒有錯,但那些人沒有說的是,勇敢追夢後面有多少隱藏的成本。

很多人都有作家夢、創作者的夢,在PopDaily或是其他平台上寫文章的創作者們大概都能感同身受。能寫出一篇單日點閱數破萬的文章,需要多少時間的累積、需要多精準的題材選擇,其中,又有多少成分是機運?

我有時候會告訴我的朋友,對我來說,當一位譯者,是我的作家夢的一種折衷,一種還算不錯的妥協。有些還沒成為作家的朋友,先以擔任粉絲專頁小編維生;我也差不多是這樣,當不成作家,那就先翻譯別人的作品。至少我的名字還有機會出現在一本書的封面上,至少我的文字還有換成錢的機會。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最後一次辭了工作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把心放在翻譯上就好了。也許這不是我夢想的終點,但好歹我還在往夢想前進的路上。

前面的工作累積下來的資產,此時就成了我追夢的資本。

夢想很美,但是現實很難。選擇放棄穩定的工作和薪水,投向接案工作的懷抱,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有覺悟。你要有走不下去就認命回去職場的覺悟,要有到頭來也許自己真的就不是自由工作者的料的覺悟。認清現實,是追夢的最大前提之一。

踏出舒適圈

如果只是停留在我習慣了的文學小說翻譯中,我深知這樣的路是絕對不夠廣的。我需要更多不同種類的案源以及接案平台,因此我積極尋找各領域文件翻譯、論文翻譯、遊戲翻譯、影視字幕翻譯等等的機會,就是要讓自己的腦子活化,讓自己的能力在可行的範圍內最大化。

有些案子好賺、也有些根本就跟做公益差不多,但為了豐富自己的經歷、為了讓自己的履歷上有話可說,我幾乎來者不拒(我一直到今年,也就是翻譯的第五年,才開始比較敢喊價和拒絕某些CP值真的太低的案件)。

另一方面,我不想讓人覺得我只是個軟爛的草莓,好像在用「自由譯者」的漂亮名稱,包裝自己在職場上生存不下去的事實。或者,我想我更是在證明給自己看。

我去誠品打工、四處找兼職,想要找出翻譯與兼差之間最完美的平衡。我不希望翻譯成為唯一的收入來源,我更希望我的收入是多元的、豐富的,我這些兼差之間的唯一共通點,就是都在文創產業中。我希望我人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和書、文字和創意產業有關。

這條路真的不好走,尤其經歷了今年上半年完全沒有收入、年底突然進帳好幾十萬的雲霄飛車般的財務狀況後,我更加深刻地認知到,斜槓的生活還有很多需要我規劃與思考的地方。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但有一件事我很肯定,那就是,走上自由譯者這條路的我並不後悔。

今天這篇文章的分享也許並沒有太多資訊,但卻是很真誠的內心話。希望在猶豫是否要成為自由工作者的人們,能透過這篇文章,感覺到一點支持的力量。

臉書粉絲團:譯絲特的翻譯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