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藝術 I 8大NG說話方式

1 / 2

昨天收到很久沒聯絡的朋友傳來訊息,說在路上偶然看到我現在的身形洋溢著幸福,看來以後不能找我吃飯了(其實也超級久沒聯絡了,但言下之意就是覺得我胖了,哈~) 還好現在的我,早就學會了不去在意別人說什麼,反正人生是自己的,過的幸不幸福和快不快樂自己最清楚,何必為了旁人的話而讓情緒波動呢?

那麼,這篇就來聊聊說話的藝術吧~

到底該如何練習好好說話呢? 生活中又有哪些說話方式不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呢? 以下8點最NG的說話方式,是我生活中最常見的~

NG1: 我這麼說是為你好

不知道你有沒有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人會習慣性一副為你好的態度給出他認為有價值的建議,也許在生活中我們都犯過相同毛病,但又憑什麼替別人決定什麼才是為他好的呢。每次碰到人家說這句話,我都很想回覆,"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好,少多事了"

NG2:自以為幽默的嘲笑

​另一個例子是在朋友聚會歡樂氣氛中,其中一個朋友習慣性的嘲笑別人的缺點(例如:禿頭、微整型等),把嘲笑別人的痛處當作是自己的幽默感(說真的,我不知道幽默的點在哪)當下氣氛變的有點乾,畢竟其它人都不知道該不該笑。

延伸閱讀:如何度過人生的低潮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NG3:頻插話"我知道你要說的"

說話跟重要,但別忘了傾聽一樣重要,尤其是當對方話還沒講完時,一直插話"我知道你要說的",讓人很難再繼續對話下去(阿都讓給你講就好了~)。在職場上,尤其是業務性質的工作,傾聽及引導客戶說出自己的需求非常重要,因為有的時候不說話,比說話還重要,反而有機會讓客戶說出更快成交。

NG4:找時間一起吃飯

常有朋友習慣把"找時間一起吃飯"當作是客套話,其實把你放在心上的朋友才會把這句話當真,我通常聽到這句話會直接回對方"不如現在約吧,哪一天你有空?我把時間留下來", 如果對方沒回覆,那麼下次我也不會再把他說要約吃飯的話放在心上了。

延伸閱讀:驚人的複利效應

NG5:說話音量大

適當的說話音量也代表著一個人的修養,說話音量過大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要吵架。尤其如果是在公共場所,音量過大也會影響別人,畢竟別人對於你要說的並沒有興趣。

​NG6:把沒禮貌當成說話直接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覺得說話的最高境界是剛柔並濟,即不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又能堅定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千萬不要把說話不經思考,只想逞一時痛快,無視他人感受當成是個性率直,說話直,說穿了,其實就是沒禮貌。

延伸閱讀:珍惜每一個當下,經歷過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

​NG7:說話眼神飄忽

我前陣子跟一個朋友討論事情,跟他說話時他的眼神都不看對方而一直低頭或看四周。這容易讓人有種不重視或沒在聽的感覺,很快我就講不下去了,草草結束談話。其實,聽別人說話時,適時回應也是一種禮貌和尊重,不是要全程直視對方,但起碼眼神不要飄忽。

自己說話的時候如果眼神飄忽會給人不信任的感覺,容易讓人懷疑話語的真實性。

NG8:明明不熟卻裝熟

身邊常有朋友用裝熟的方式想接近距離,但其實這個方法因人而異,有的人不喜歡別人裝熟說話反而變成失禮,如果用裝熟來拉近跟別人的距離,也要拿捏好說話分寸,以免不但沒有變熟反而得罪對方。

好好說話真的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課題,不管認不認同對方的觀點,都應該尊重對方發言權,傾聽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回應也是尊重說話者,直接及間接影響到的是人際關係甚至工作。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其它好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