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部經典台劇,你追了嗎?

1 / 1

台劇曾經在小編還是國小生的時候🙋‍♀️,每周末必守候電視台,錯過還要請爸爸用VCD錄影帶錄製起來,在小編心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的消遣娛樂📺,只是後來台劇曾經一度沒落,很多人抱怨演員換來換去都那幾位、劇情好猜幾乎都是富二代加男配角追平民女,半路一定會殺出程咬金,灑狗血劇情幾乎等同長輩在看的八點檔,只差在集數少了點而已。當然沒落的那幾年偶爾還是會竄出幾部經典,今天小編就要來推薦5部經典台劇,各位趕緊補上!🏃‍♂️

                                                   

1.《我可能不會愛你》 • 2011年八大電視自製的台灣偶像劇

林依晨一直以來都是小編心中的女神,這部戲和陳柏霖搭檔演出在2012年奪下金鐘7項大獎。雖然主軸圍繞在「男女之間是否有純友誼」的老梗,但劇情走向可不單只是這個話題,其中還談了女人面對「初老症狀」時,如何運用「熟女魅力守則」為這個東方社會對年齡的每一個階段賦予該有的義務,做一個勇敢的突破。尤其針對女性,我們真的是這個傳統社會制度底下的產物。

                                                         

至於「純友誼」這件事,小編相信是有的🉑,只是牽扯的層面太廣,有些人在看似純友誼的關係裡,其實多半是在成全對方,願意成為對方一輩子的知己,聽起來很傻很自欺欺人,但其實如果是一段健康的純友誼,這樣的關係反而容易細水長流,反而會變成比一般男女關係更令雙方都珍惜的友情。👫

                                         

這是一部顛覆以往愛情偶像劇,都是女方弱勢、男方強勢的體材,從「純友誼」著手,以及人物設定的30歲女人,如何突破年齡大關,平衡愛情和事業,不想順應社會想遵循自己的心,這部劇刻畫出來了,女生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各位女性友人務必記得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經典語錄:我要用我自己的錢,買我自己的包包,裝我自己的故事。

                                                                                                                   

2.《荼靡》(Life Plan A and B)• 2016年台視、八大電視與公視共同監製之《植劇場》的第二部作品

《荼靡》堪稱植劇場前四部作品中口碑反應最好的一部,除了在台灣引起風潮以外,在中國大陸也有不少的討論與話題。甚至有影評評論《荼靡》「可能是繼《我可能不會愛你》後最好的台劇!」楊丞琳的演出與徐譽庭的劇本不僅獲得第52屆金鐘獎三項提名,亦獲首爾國際電視節與亞洲電視大獎等海外獎項賞識。

                                           

記得當時一段時間大家都在提Plan A 和 Plan B,小至中餐吃甚麼,大至生涯方案的選擇。我們的人生啊,就是一連串的選擇,你選了其中一個你就不會知道選另一個的後續效應了,所以你只能著眼於眼下的選擇,就算過程中可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也千萬不要想「早知道我當初就選另一個了」與其抱怨,不如去看這個選擇帶來的可能性及美好的部分,🌻不如意的地方就想想能怎麼修正,或從這個看似負面的卡關中思考會不會是宇宙要帶給你什麼樣的訊息💥,可能會因此得到正面的轉圜也說不定喔!⭐

                                        

與《我可能不會愛你》一樣由女性觀點出發,面臨人生大小岔路的心路歷程,以及自我成就感的追求,小編完全能理解,其實不只針對女性,當我們都長成大人的時候,我們所下的每個抉擇都會深深影響我們長長的人生,每次的決定都是一個賭注,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不得怨天尤人,因為這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選了甚麼就要相信自己,並負起責任。🌹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經典語錄:你聽過荼蘼花嗎?據說,它盛開在花季的最後,所以當人們看到荼蘼花開的時候,總是要悵然花季即將結束。但我現正懂了,花季會再來的,只要我們期待,我們勇敢往前,那麼不管是方案A還是方案B,都會有屬於我的我們的下一個花季。

                                                         

3.《一把青》(A Touch of Green)• 2015年公視國語旗艦影集、時代劇 

該劇獲得臺灣2016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吳慷仁)、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連俞涵)、戲劇節目導演獎(曹瑞原)、燈光、美術設計等獎,可謂橫掃金鐘啊!

                                            

此部劇是改編自白先勇同名短篇小說作品,故事背景為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到第二次國共內戰,直到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台灣,這一段動盪不安的時代,講述三對空軍夫婦在顛沛流離中遭遇苦難、生離死別,卻又因著「人性之愛」互相扶持的故事,一樣是以女性視角為觀點,展現在大時代下女人如何以堅韌姿態對抗時代的無奈。👧👩👩‍🦰

                                              

劇中最引人討論的便是朱青(連俞涵)與郭軫(吳慷仁)短暫璀璨的愛情,生離死別刻劃得淋漓盡致,戰火無情讓他們的命運無選擇的餘地,一如『天上的男人的上的女人』:「歲月靜好過成了顛沛流離,好女好男哪還有選擇餘地」。看哭眾人。💔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小編想整部片要讓觀眾明白的是,無論人生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遺憾,日子一樣會繼續,我們只能帶著遺憾自我推進,遺憾不見得會熬成遺忘,但要相信會有新的開始。🌞

                                                                                 

🌙經典語錄:「日子過了就好了。」

                                  

3.《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 2019年公視、CATCHPLAY與HBO Asia推出的社會寫實電視劇

該劇是公共電視台史上收視率第三高的戲劇節目,播出後也獲獎無數,包含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編劇獎、節目導演獎、節目女主角及男配角獎等等,小編追完後更是寫了信向蒔媛編劇表達敬佩及崇拜。透過維基百科就可以知道蒔媛編劇對整部戲劇付出多少心力,為的就是讓戲劇更客觀、人物角色揣摩得更深刻,實在令人傾佩。

                                            

戲劇以雙主線的方式進行,首先探討的是「隨機殺人事件」,殺人犯不明原因的殺人動機引發眾怒及恐慌,影射台灣於2014、2015、2016的隨機殺人事件。劇本第二條線是大眾將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精神病患貼上標籤✋,認為其有做為犯罪者的可能性,帶出了當今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錯誤認知及負面觀感,認為只有將精神病患強制住院對於社會的安寧才有保障,但事實上這樣不夠理性的想法,只會導致越來越多人不敢面對自己的身心問題,深怕標籤化而不願尋求醫療的協助,進而引發更多社會事件。👥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整部戲劇的核心是希望大眾透過理性思考不應將精神病患與犯罪者劃上等號⚠,以及人們應該去思考精神病患發病的背後原因。社會體制的不完全讓社會上的人類多半是帶病的,追根究底的話全人類都要為精神病患負起責任。體制不該只是把犯罪者處死,應透過各領域專家去了解犯罪動機,讓我們從教育做起,盡可能調整人類舊有的偏激價值觀。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被灌輸太多毫無根據的價值觀,被傳統形式約束,這些都可能是造成患者深埋體內的病根。👂👁🧡

《與惡》帶領觀眾直面這樣的寫實社會議題,去年討論得沸沸揚揚,希望熱浪過去後,留在我們心中的是更多的腦力激盪和批判。

                                                                           

🌙經典語錄: 卓別林說過一句話,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就是喜劇了。

                            

5. 《俗女養成記》(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 )• 2019年台灣電視劇集

該劇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且為華視13年以來,創下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2020年第55屆金鐘獎奪下迷你劇女配角獎、迷你劇集獎及節目剪輯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小編在第55屆金鐘獎開獎前幾天才追完這部,覺得該劇抱獎真是實至名歸!可能女主角的處境和小編一樣吧(不是台北女生的台南女生),感到心有戚戚焉,最後一集面試官問陳嘉玲「妳覺得快樂是什麼?」、「想像過十年後的自己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嗎?」,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她突然想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了。可能我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到去思考這件事,但也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想過自己真正要甚麼,他們以為他們要的就是物質欲望的滿足而已然而到死亡來臨前才發現心靈上的從未滿足過,可惜了這樣的人生。😣😟

                             

本劇是一部以六年級台灣女人為視角的成長史,以時空交錯的方式,帶點詼諧幽默呈現社會觀點、政治氛圍與家庭教育對那個年代的女性的影響。非常推薦給迷惘的朋友們,在這種時刻不妨靜下來,回顧過往的記憶,或許答案就藏在細節裡。🧐

                                                                                     

🌙經典語錄:陳嘉玲對自己說:「親愛的陳嘉玲,妳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從這裡開始,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小編統整出來的優質台劇,劇情漸漸地不再以愛情為主軸,近幾年的題材多轉往社會寫實、心靈層次的探索,算是突破以往的框架。植劇場興起、公視對於新穎題材的涉獵等各家電視台不遑多讓,觀眾還是能期待台劇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