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運木星進入的宮位,是探索自己的成長與擴張領域

1 / 1

📖No.24蔡康永《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 p.179-p.208

樂趣要靠自己去找,而樂趣可能來自一件事——有想做的事

想做的事能吸引我們想要去感受,就像想吃的東西能吸引我們去品嘗其中滋味。

有感受,日子就會立體,不會淪為日曆上的一個數字。

想做的事,都可以逐漸的,一步步的多做一點點,然後再多做到一點點,這就是樂趣的來源。

在痛苦中察覺到活著,而得到樂趣。

樂趣應該被當成你付給自己的「酬勞」,請別再忽視活著的樂趣,請好好把這份只有自己能支付給自己的酬勞,按時奉上。

你以為隨口許願無傷大雅,其實是在給自己不斷的找敵人。

原本不是衝著你來的事,立刻變成都是衝著你來,這就是隨口許願的成本。

因為許願會引發生命力!

為了真心在乎的事而許願,當然就是活下去的動力,那些是令我們活著有感覺的事情,要用盡各種方法,令這些事發生,這就是許願應該引發的生命力。

但其他各式各樣微不足道、與已無關的事,最好就不要任意許願了。因為許了願、然後不如意,難免就會莫名其妙的默默記在帳上。

我們的理智不會記這個帳,但我們的情緒會記這個帳。

隨口許願是很小的事,但這確實影響著我們的某些態度,分辨出「不是衝著我來」的事,會省下很多麻煩。

把願望留給真正重要的事,留給那些我們願意為了它付出代價,而不只是廉價的、隨口說說就希望實現的事。

不要隨手丟髒衣服、就不會屋子裡滿地的髒衣服;不要一直許願然後一直失望,就不會得出「老天就是跟我作對」的結論。

值得我們培養的能力,是挑選欲望、挑選價值觀的能力,不是唾棄所有欲望、推崇所有價值觀的態度。

所有的欲望或價值觀,都應該以我們想要的生活為基準,去排優先順序,去挑選。只有這樣做,我們才有辦法立下目標,且對這些目標有熱情。

我們需要的「明白」,是明白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花力氣去一一否決這些信念。它們未必是錯,只是可能與我們無關。

如果要把欲望分出好壞,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這個欲望,帶給我們的樂趣多,還是煩惱多?

值得實現的欲望,帶來的樂趣,超過帶來的煩惱;值得丟掉的欲望,帶來的煩惱,超過帶來的樂趣。

把值得丟掉的欲望給捨棄了,等於是捨棄了煩惱,生活變簡單,煩惱變少,人變高興。

「無欲」是不行的,「減少令人煩惱的欲望」則非常可以。

欲望減少了,受制於人的事,也會跟著大量減少。不再輕易受制於人,把本來就歸自己負責的人生檢回來。

沒意見、沒感覺、沒我的事

練習情商的兩個最簡單的立場,說出口粗魯,但放心中穩當的,就是「關我什麼事」跟「關你什麼事」

穩定的内心,是活在混亂世界上最棒的居所。

每次有天災人禍,我們無言以對時,都只能嘆出「無常」二字。

「常」就是恆常,就是穩定不動。「無常」就是「沒有什麼恆常這種事,活著就不用想穩定不動。」

偏偏人類又超眷戀「穩定不動」的感覺。希望有天長地久的友情、親情、愛情,但當然都辦不到。

一切都隨時在變。

沒有感覺,沒什麼喜惡。

而絕大部分的人際關係之所以令我們疲累,就是因為我們又在乎別人喜不喜歡我們,又在乎別人討不討厭我們,這樣當然會很累。

其實大多數人對我們當然也是「沒什麼感覺」,大家互相「沒什麼感覺」,會省去彼此很多心力。

把心力留給真正在乎的事跟人,剩下的,沒意見就可以了,沒感覺就可以了。你擔心會因此變成冷漠的人嗎?嗯,那要看你怎麼定義冷漠了~那些因為疲於應付無聊的人際關係,終於變得皮笑肉不笑,結果一律敷衍了事的,那才是令人遺憾的冷漠啊!

❤️ 生活中所有的磨練

都是為了讓你

成為更堅強的人🎁

🏃‍♀️運動30分鐘Day 265

2025.01.19

日更 325

感恩金錢Day 294

讀書&輸出Day 242

超覺靜坐Day 175

#愛就是感恩一切

#靈感日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