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害怕人設翻車?談社群媒體如何讓我們陷入孤獨、焦慮與社交比較

1 / 1

相信前陣子經歷王思佳、劉芒等事件,大家都對 #人設翻車 這個詞相當熟悉,當公眾人物在大眾面前建立的美好形象崩塌,許多吃瓜群眾總是會一窩蜂的想搭上順風車,以滿足人類強盛的好奇心。今天想藉由這樣的現象,與大家聊聊社群媒體是如何潛移默化我們的思想、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如果你也正在因為社群而感到焦慮,讓我們一起好好傾聽內心的聲音、重新檢視自己吧 😶‍🌫️

社群行為背後的訊息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需承受不同的壓力,可能來自職場、家庭、同儕或肩上所背負的責任,因此在閒暇放鬆時,社群媒體成為許多人的心靈慰藉,我們都好奇別人正在過什麼樣的生活,想知道A某是否還在那間大企業上班?B某和女友分手了沒?D某是如何存錢才能買到新房?當每個人的隱私被攤在陽光下,競爭與比較心態將不自覺放大,即便你可能沒有想主動和他人比較,但某些行為的背後,其實正無意識地透露「你想藉此提升社交價值」。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個人都想在同儕之間獲得認可、符合社會期待,但如果無謂的塑造與追求,便可能因此對身心理與價值觀造成影響。

回溯至網際網路剛發達的時代,即時通與MSN成為人們社交往來的管道,相較於現在的通訊軟體,一對一且單純的訊息功能提升了聊天品質,後來隨著無名小站崛起,人們開始經營抒發心情的部落格,也因此塑造了許多無名正妹,逐漸演變為Instagram時代。

在Instagram崛起的時期,許多人將它當作流水帳般記錄心情與生活,鮮少人會花費數個小時,只為了將照片調成看似無缺的美好形象,人們的目的不是只為了吸引眼球、獲得他人的讚賞,而是純粹的與朋友們分享感受。然而現今,我們卻要為了使用什麼色調或排版而煩惱,彷彿追蹤人數低,就等於你是個黯淡無光的邊緣人,甚至曾有研究顯示,花越多時間使用社群媒體,越有更高機率罹患憂鬱症。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Instagram興起至今已有10幾年的時間,不斷改版以符合使用者需求,最令人感歎的功能莫過於「隱藏讚數」,雖然多數人總認為貼文讚數純粹是個數據無需走心,但當你花了1小時完成感人肺腑的長篇文章,最後只獲得5個讚數,你是否會為自己貼上一張 #人際關係薄弱 的標籤呢?

為了融入群體,你做了多少無謂的自我調整?

每當因壓力大而滑開社群媒體,看見身邊的人正在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網美們每天走遍景點吃喝玩樂,彷彿一切過的順遂,你是否有種說不出來的失落感,彷彿只有自己是個事業或感情不順的人,羨慕他人都步入了「正確」的人生軌道上,零碎的限時動態似乎讓你更懂朋友了,但鮮少的聯繫又讓你懷疑起這段關係,究竟科技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為彼此都戴上了難以自拔的面具?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你我都是—— 科技演算法的實驗品

2022年,一名美國攝影師 Tatiana Bruening於Instagram推出Reels短影音功能後,發起了 “Make Instagram Instagram Again” 連署,反對Instagram抖音化,期許平台能保有原有特色,因此獲得廣大聲援與迴響。近年來隨著TikTok崛起並獲得全球廣泛的使用者,帶動了短影音文化,除了提升了視覺體驗,也將社交媒體帶往全新的動向。

圖片來源:unsplash

社群媒體本是為了增加與朋友間的交流,現在反而成為餵食成癮物質的機制,即使我們有意識,又真的能夠跳脫演算法所給的框架嗎?也許能從《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紀錄片中找到更多啟示。

片中,許多Google、Pinterest、Facebook等高階前主管紛紛出面分享,為了設計出 #讓使用者上癮的介面,每天如何絞盡腦汁讓使用者在平台上停留更多的時間,即便身為設計者,他們也很難跳脫這樣的框架,仍然在下班時間成癮般地陷入社群媒體。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每日使用的Netflix、Spotify、Youtube等平台,在看似客製化且便利的介面下,不斷地餵養我們「想要看到的東西」,當你逐漸發現資訊越是唾手可得,你並沒有因此過得更快樂,日復一日只感受到被許多零碎訊息塞滿腦袋,無法以全神貫注的專注力做好一件事情,不斷地刷新動態、解鎖社群更新的新功能,以往能夠耐心地看完朋友打的一篇文章,現在甚至連看一則15秒限時動態都覺得倦怠。

我們無法擺脫社群媒體塑造的吸引力,但我們必須有意識地使用,並時刻提醒自己經營現實生活的重要性,社群平台應當只是連結資訊與科技的媒介,而不是人生的全部、逃避現實的藉口,甚至是欺騙他人的工具,唯有保持危機意識與自我調整,才能遠離科技所帶給我們的焦慮與孤獨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IG #社群媒體 #社群平台 #社群媒體的優缺點 #社群媒體正面影響 #演算法 #社群經營 #ig經營 #社群媒體焦慮症 #現代文明病 #social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