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與本質

1 / 1

哈囉!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Molly😃

       封面照從框框看出去的風景有限,讀者們會發現是一個很小的風景,而這個框框就是俗稱的框架,框架可能來自於個人成長背景、環境,人們會受到這個框架的限制,形成貧乏的視野,而要擁有遼闊的視野必須學習,透過學習或與他人腦力激盪(交流),從而增加自己的知識庫。那麼本篇文章將帶讀者一起談論選擇與本質 ~~~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法國哲學家沙特曾說過:「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的存在首先是要面對自己,而人會在這個世界中起伏不定,然後才會去界定自己。人有選擇的自由,若我們要評價一個人,是要去評價他的行為,而不是去評價他是一個什麼人物,因為一個人是由他的行動定義之。沙特反對人生中任何的阻力因素,因為這些因素將會縮小個人自由選擇的餘地,倘若沒有這些阻力,人唯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他要選擇哪一條路走,他認為人沒有固定不變的人性,也沒有預先既定的本質,人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透過自己的行動來定義自己,亦即人的本質並非命定而是後天自己加上去的,因為他相信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

☘️正面觀點👉你認為究竟是存在先於本質,抑或是本質先於存在呢?🤔 筆者認為存在主義的觀點沒有錯,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我們要對他人評價前,應該要觀察這個人的外顯行為,而不是評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舉例來說,依照筆者既定的本質,過去曾是一個無法接受被他人指責、易怒的、內向的特質,但是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我就必須學習虛心接受他人指教、改善易怒體質、訓練自己成為外向的人等等。如此一來,我就沒有被與生俱來的本質給框住,反而我去創造了新的特質。

☘️反面觀點👉若以反面觀點而言,舉例來說,一個生長在家暴環境中的孩子,在日常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很難不受負面影響,孩子長大成人很可能也是會對人施暴,以存在主義的理念來看,他是無法跳脫自己既有的框架,無法做到完全拋棄本質,而去成為一個新的自己。除非中間的過程有接受感化教育或心理輔導介入,否則依照存在主義之說,人不受道德所拘束,他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去界定自己,不是等同於在合理化他的暴力行為了嗎?

⭐️綜合觀點👉結合正、反兩面之觀點,讀者們可以去思考你認為你認同存在先於本質的觀點嗎?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質真的能夠透過後天塑造而成嗎?行為主義認為行為是可以塑造出來,但是筆者認為一個人的本質無法透過塑造而改變,畢竟人出生無法選擇自己的生長背景,只能透過後天的教育習得,不斷地進化自己的思維,所以筆者個人覺得只有一部分的情形適用於存在先於本質的概念。

🗣何謂自由?

🪴人一旦有選擇的能力,就能擁有自由。那麼你是自由的嗎?🤔你對自由的定義是什麼呢?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擁有主宰自我的能力。😄

🪴蒙特梭利是義大利的心理學家兼教育學家,她說「自由必須以獨立為基礎」,我們需要不斷給予孩子練習的機會已達到獨立的目的,而「有限制的自由」在蒙特梭利裡自由與紀律是正相關的,「放縱」就是缺乏規範的自由。現在許多人號稱「尊重」孩子,實際上我們可能誤會了尊重的定義,不知不覺的放縱孩子,這對孩子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我們成人的責任之一就是「教會孩子『責任』在哪裡。紀律簡單來講就是「規範」,是培養孩子瞭解「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環境」的約束。

⭐️如果套用在成人身上也是一樣的,所謂的自由並不是放縱,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自由還是得建立在有規範的前提上,而我們能自由選擇的背後,其實也意味者你自己得擔負後面的責任,無論好與壞。人生本來就有許多不可控的外在阻力,或是工作、生活上有壓力,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壓力,前進的動力要從何而來呢?雖然當我們處於壓力或焦慮時,難免產生心理反應或自我防衛(抗拒、掙扎、否認...),但若你能勇於面對人生當中大大小小的壓力,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逆境也算是給我們的人生上了寶貴的一課,因為心態能改變命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果你喜歡茉莉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IG和波波黛莉唷~~😘🌹✨

追蹤茉莉生活分享與小說創作💖Instagram

✨搜尋茉莉的PopDaily 💖273033

 #逆境 #人的本質 #存在的意義 #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