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星星是哪一顆呢?」-《星星不見了》繪本分享

1 / 1

小時候,我們是不是有很多的夢想?很多夢幻的小世界,在心裡開出了繽紛的花園、燦爛的星空。

這本繪本,談的是一個關於夢想、以及夢想慢慢丟失,她和她的兔子朋友踏上「尋找夢想的旅程」的故事。

作者是Heidi Huang,這本繪本每一頁都會讓我細看好久,慢慢思索。沒有放太多的內容,我覺得它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繪本,每當我們忘了自己、迷惘、痛苦、掉進黑暗時,可以慢慢地翻它,讓自己慢慢找回那些璀璨的星星。

好像人們慢慢的長大了,卻被許多「你應該...」、「你不應該...」給框架住;以及被別人的批評、憤怒的投射、無理地指責和要求,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彩。除了夢想一點一點的被遺忘了,眼淚也慢慢的累積在心裡,變成了一個好大好大的黑洞。然後機械似的工作,直到一切被吞沒,忽然想問「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我怎麼了?」。

人在成長過程當中,不管那些黑暗的指責是來自於誰,都會一直加重心裡的沈重,以及慢慢的忘記了自己。

以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為自己出征》,在身披重重盔甲的騎士,放下一切躍下,他的枷鎖打開了,他恢復了本來的模樣。

這個怪物,好像藏在心裡。被淚水餵養長大,裡面有受到的委屈、指責、羞辱、潑冷水、比較,以及種種傷害,然後變成了名為「憤怒」的怪獸。

Heidi Huang是在2012年移居花蓮豐濱,她的專業是視覺傳達。看到後面的內頁,忽然很有共鳴。我是在2021年移居花蓮,也是學視覺傳達。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2020年經歷了太多重大的衝擊,整個人面臨了粉碎性的毀滅。後來就毅然收拾了行李回到了鄉下。小時候有太多美麗的回憶,和弟弟妹妹玩仙女棒、在南濱公園吃小吃,追著海浪、看著花崗岩,山上的雲氣緩緩的飄下,像是可以接住的棉花糖。

然後我慢慢的甦醒。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一半的噶瑪蘭族血脈,對山海有一種感情。打開窗戶就可以看見護國神山的日子,我靜靜的吹著風。以前在都市幾乎都麻木了,忽然淚如泉湧。

今年神隱少女的復刻版也在九月即將要開播了,聯想到了無臉男。他沒有名字,他的名字就叫「無臉男」,一身都是黑色。到最後開始在湯屋大吃大喝,吞噬了所有的人;但,他被理解了所有的痛苦,一切又恢復到了原樣。

前陣子看了一些影集,有一些家境清寒的孩子、身心障礙者、被家暴的、容貌有毀損的人們,在成長的路上,遭受到了更多的指指點點和傷害,有些甚至到最後遺失了性命。

對身旁的人們多一點關心吧!

回到花蓮之後,記得豐年祭的主委說「我們都是一家人」,然後內圈、外圈,不分族群,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我當時太動容了!只要攜手共度,沒有什麼難關是過不了的,縱使一時之間跨不過去,我們還有朋友;就像小女孩的兔子朋友一樣。別忘了身邊關心我們的人。

最後,我想說說,我們能不能撕掉「標籤」、「框架」、「應該」,只要不違反道德法律,在時間、金錢、體力可以負荷下,回想一下小時候被遺失的夢想。

這個夢想不一定要很大,也許只是吃一塊棉花糖、也許只是去想去的地方走走、也許是對想念的家人、朋友關心的問候。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然後,也許可以,不被科系框架住?我反思了蠻久的。我在鄉下,也參與了一些務農體驗。很多人說,他們大學沒辦法選擇自己的科系,直到碩士班,才能來讀藝術科系,這些年,一定很辛苦吧。

有一個朋友,多年未見。有一次同學會剛好遇到,他是算蠻前面的醫學院的學生,但一邊吃飯,聽他聳聳肩說:「這是一個很棒的科系,我也不諱言;但我不適合,所以就去讀別的研究所了。」然後那個研究所,跟醫學毫不相干。我當時有一點茫然、一點點的怔忡,他怎麼可以那麼瀟灑,說放就放?然後一邊工作、一邊轉行。

願未來沒有遺憾、沒有悔恨,願每個人找回內心的繽紛、色彩和光芒。

「你的星星是哪一顆呢?」

Heidi Huang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eididoll.tw

Heidi Huang的Pinkoi:

https://www.pinkoi.com/store/heididoll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