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個豬隊友!它可能會使你無法達成目標

1 / 1

你習慣制定替代方案或是備用計畫嗎?

 

我們經常會在主要目標之外為自己設立一個備用計畫,在無法保證自己一定能夠達成主要目標的狀況下,備用計畫是一個幫助我們應對不確定性最明智的做法。

 

畢竟事情幾乎都不會照著我們的預期發展,我們都認為應該要先做好準備,為自己留一條後路才行。

 

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備用計畫反而成為了讓自己不那麼努力實踐目標的藉口,或是產生了反正無法履行目標的話還有其他路可以走這樣逃避的想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管理和人力資源助理教授申智海(Jihae Shin),以及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米爾克曼(Katherine L. Milkman)所做的一項實驗便挑戰了這個應該要設立備用計畫傳統的觀點。

 

他們發現設定備用計畫可能會降低人們對於實踐目標的努力程度,也削減了他們完成主要目標的成功率。

 

這個實驗的由來很生活化也很平易近人,就是呢有一次申智海告訴米爾克曼說自己有時候會猶豫不決於自己是否要制定備用計畫,因為她認為備用計畫可能會減損她成功達成主要目標的機率。沒想到米爾克曼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想法,兩人便決定測試這個假設是否為真。

 

他們著手通過一系列實驗來檢驗此想法,而其中一項實驗是這樣的,受試者被賦予了一項重組句子的任務,他們被告知,如果能夠出色的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免費的零食或提早離開實驗的機會。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其後,受試者被分成了兩組,實驗者會指示其中一組發想能讓自己免費得到零食或在實驗結束以後為自己節省時間的其他方法。 如此一來,即使他們因為表現得不好而無法獲得零食或提早離開的機會,也可以讓自己得到同樣的東西。另外一組則沒有制定備用計畫。

 

你猜結果會如何?究竟哪一組受試者表現得更好呢?

 

結果制定備用計畫的受試者達成任務的績效比起沒有備用計畫的受試者還低,而實驗者表示,導致這種影響的關鍵因素是對成功達成目標的渴望減少。

 

因為擁有備用計畫,使得受試者認為即便自己在任務中沒能拿出亮眼的表現,後續還是能得到那些獎賞,也就不會竭盡全力進行任務了,當然也就表現平平,甚至花費更少的心思在任務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儘管制定備用計劃具有重要的好處,例如減少不確定性以及對未來的焦慮感,但潛在的成本卻鮮為人知。

 

了解這些成本很重要,尤其是在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目標的情況下,沒有後路,反倒能逼著自己不斷努力前行,擁有備用計畫,會影響自己的意志和決心,進而慢慢離目標越來越遠。

 

研究人員建議,儘管他們發現制定備用計劃的潛在成本,我們可能會因為備用計畫,使得成功達成主要目標的機率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永遠都不該制定備用計畫。

 

譬如說我們可以找出減少這些成本的方法,例如在訂定備份計劃時更具策略性。而申智海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或許我們可以等到為主要目標傾盡一切努力之後,才來制定備用計畫。」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因此,在嘗試實踐自己的主要目標以前,先不要急著為自己制定備用計畫,因為它可能會成為你完成目標的一道阻礙。如果真的想要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那可以等到你竭盡所能仍舊無法抵達目的地以後再為自己設立備用計畫,這樣才能有效減少隱藏成本,幫助自己順利達標。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歡迎留言跟我說你想聽的主題😉📩

以下順手支持一下提筆心手的日常提煉~讓你天天有所成長!!

 

💙歡迎追蹤我看更多💙

🎀 POPDAILY帳號追蹤給個鼓勵 👉 追起來!

🎀 FB粉專點讚鼓勵一下 👉 讚起來!

🎀 Cheers酷青酷業專欄 👉 讀起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你的每一個支持點讚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我是提筆心手,每天寫點甚麼,讓你看點甚麼,從生活中提煉值得用心體會的觀點,幫助你生成新的思路。

更多自我成長/夢想追尋>>提筆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