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不再後悔?只要你願意相信,你走的每一步路,其實都是有意義的

1 / 1

  小時候無憂無慮,總是想著「我長大以後要成為怎樣的大人」,讀書、玩樂、社交……隨便做什麼,都覺得沒關係,反正時間很多,反正我還沒「長大」。

  隨著年齡增長,讀書變成一種責任,玩樂成為一種負擔,社交淪為一種證明;責任代表你能走多遠,負擔檢視你能撐多久,證明體現你能得多多,所有事情都開始等價計算。

  你開始變成你以前「最討厭的那種大人」。

  我在國中的時候上課總是睡覺,倒不是故意跟老師唱反調,只是睡眠質量一直不好,總是缺覺,但是成績還過得去,是跟世俗定義不太符合的「問題學生」。

  當同學在背地裡說我上課睡覺、不守紀律的時候,我不以為然,因為老師站在我這邊,認為我是讀書讀太晚了,所以「睡眠不足」,只是輕聲提醒我,叮囑我不要太累了。

  我享受著這份特權,並沒有覺得哪裡不對。那時候的我覺得這事情不嚴重,考前一個禮拜讀書跟一直在讀書,只要分數能過得去、能畢業就好了。何必那麼斤斤計較呢?

  可是到了高中,這個習慣還在,漸漸我發現自己課業跟不上了,以前游刃有餘的事情,因為基礎不扎實,變得搖搖欲墜。

  我開始有些自暴自棄,偶爾發憤讀書,偶爾又覺得「算了吧,反正也沒用」,陷入負面情緒,又會開始想「如果國中的時候怎樣怎樣就好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當我的情緒開始不穩定時,我會拿筆把心情記錄下來,寫成一篇篇文章,將它放到網路上。我從以前就喜歡寫東西,散文、新詩、小說……什麼都寫過,我做什麼都三分鐘熱度,唯有這件事,一寫便寫了好幾年。後來我上了大學,再後來我出了社會,我也一直在做這件事。

  我發現,有不少人喜歡看我寫的東西。會有不認識的讀者在底下留言評論,也會有讀者跟我分享他們的生活,或者看到文章裡面的主角跟他們有相似遭遇時,出言表達自己「他鄉遇故知」的那種欣喜。

  我有些高興。這就好像自己雖然不喜歡讀書,可卻在自己持續努力的其他事物裡,得到了認可。這讓我認為,我持續做的這件事情,它對我而言是有特殊意義的,我在這裡找到了自我。

  心情的轉變讓我看事情的角度也變了,生活中發生的瑣碎事情都能成為我的靈感來源,我的難過與痛苦在此時此刻也被賦予了意義,它們成為了我的靈感,或許哪天就會成為一種「心之所向」。

  後來在課業能緩過來的同時,我也會去參加一些大大小小的文學比賽,也會去看更多人寫的東西,不論是文學或是小說甚至是些理論派的書籍。

  在我看過的書裡,有一本書上的內容我印象特別深刻。我記得是書裡的某一句話,它是這樣說的:『人生其實就是無數道選擇題,你不知道哪個答案是對的,於是你只好多選擇、多得分,才不會對不起那些被你放棄的選項。』

  我仔細想想,的確是啊,我選擇讀了高中,等於是放棄了讀高職或是輟學的自己,我談了戀愛就是放棄不談戀愛的自己。可是這些選擇,沒有人有辦法告訴你,它們是不是對的。

  或許我讀書不行,上的學校一般般。或許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同樣對這樣的自己感到迷惘或是厭惡。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可是正因為做了,那些選擇成為了你的「經歷」,變成了一部分,使你成為了現在的你。或許你有一段不開心的學生時代,或許你有一段失敗的感情,或許你出社會後在職場上並不順利。

  可是這些「失敗,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它讓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討厭什麼。在我往前走之後,我願意相信,以前的我的種種事蹟,是另類的一種必要,是一種勳章,用來檢視將來的我的決定。

  我開始學會去問自己: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你在這段期間盡力了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會往前走,我發現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是一種完美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