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難預言?地震、颱風、火災,緊急防災包物資清單分享!

1 / 1
住在台灣,每個人都需要準備緊急 #防災物資
最近去日本補充一些我的防災物資,所以也順便做了物資清單
分享給大家參考~也非常歡迎大家補充、分享。  

我個人主要習慣分成三袋:
-要馬上離開時分秒必爭直接帶走(不能重到難以移動)
-醫療包(要防水)
-受困原地時的可用物資(避免停水停電等意外)

隨身避難包

直接帶走的(需要馬上離開原地時直接揹走)

□ 避難包
-一個好揹、能長時間負荷一定重量的揹包
-選擇背帶有D形環的背包,方便救援時繩索可以穿過D形環進行救援。

衣物類

□ 衣服-可選擇速乾合成纖維的衣服
-避免尼龍材質(融化會黏上皮膚)或是迷彩外觀(會被認為是軍人)

□ 急救毯或保暖輕便羽絨衣(以方便攜帶為主)
-野外保暖

□ 輕便雨衣

□ 火場逃生防煙頭罩

□ 備用拖鞋

文件(用防水袋裝)

□ 防災包使用指南
-緊急時刻如何使用包內工具、離家裡最近的避難路線位置

□ 急救卡
-寫上自己的血型與病史

□ 重要證件清單與副本(身分證、護照、權狀地契)
-離開時馬上找到正本一起帶走
-地震房屋倒塌災後復原需要相關證明

□ 現金
-避免擠兌時ATM無法使用

食物跟飲水

□ 單瓶裝礦泉水(可以不吃但不能不喝水)

□ 能量棒、燕麥棒、各種緊急乾糧(補充熱量)

□ 泡麵(乾吃,補充鹽分)

□ 攜帶式淨水器
-無礦泉水時戶外取水過濾飲用工具

避難工具

□ 防割手套
-當金屬物倒下、清理時避免割傷

□ 棉布手套
-隔熱避免燙傷

□ 瑞士刀

□ 手搖手電筒

□ 無線電對講機
-必要時再開啟
-求救或進行聯絡時選擇民用頻道避免誤認

□ 收音機
-獲取最新資訊、物資發放等資訊
-可以選擇手搖太陽能防災收音機

□ 口哨

□ 紙本地圖、指南針

□ 傘繩
-傘繩有彈性,比童軍繩好

個人/衛生用品

□ 便條紙、奇異筆、鉛筆
-在防空入口處留下資訊,告知有人;離開時取下

□ 衛生棉等女性生理用品

□ 牙刷、肥皂(防止生病)

□ 指甲剪與鑷子(可處理倒刺或小異物)

□ 口罩

如果心有餘力,可增加以下戶外求生工具

□ 多功能摺疊鉗

□ 多功能軍刀卡

□ 折疊刀

□ 戰術筆

□ 線鋸

□ 漁具

□ 螢光棒

□ 冰袋

□ 打火石

防水醫療包

根據家中成員各自衛生、疾病需求準備

藥品

□ 腸胃藥、止痛藥、個人藥物

□ 生理食鹽水、優碘
-日常清潔傷口、沖洗異物使用生理食鹽水
-殺菌、預防或控制感染使用優碘

□ 矽膠手套

□ 急救ok繃(創可貼)

□ 人工皮

□ 各種尺寸紗布塊

□ 圓頭剪刀
-查看傷口時剪開衣物用

□ 護理凝膠

□ 體溫計

□ 止血帶

家庭常備資源

無法離開原地、被困住時可使用以上隨身物資+以下常備用品

□  儲水袋、飲用水、更多的乾糧

□  安全帽
-地震逃離時、受困時皆可使用

□  24H應急蠟燭

□  火柴(可選防風防水火柴)

□  3號+4號鹼性電池

□  防火毯
-火災時披在身上逃出或撲滅小範圍火焰使用

□  家用滅火器

□  防災加熱包
-無法使用瓦斯時使用

□  攜帶式廁所、凝固劑

-無法使用沖水馬桶時使用

□  行動電源
-可選擇太陽能手搖充電功能行動電源

□  緊急狀況應變手冊

其他注意事項

- 急救藥品與食品 效期(每6~12個月盤點)

- 備用手機、備用行動電源是否保持電量

- 身分證/重要文件副本內容是否更新(例如換了地址)

- 如果你有小孩、寵物、年長者或特定病史的家人,還需要為每位成員準備個人化的補充物資清單(如奶粉、藥品、寵物糧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