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綁你的焦慮習慣

1 / 1

你是不是有以下這些情況?
→下班回家開始滑手機,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時間。
→早上爬不起來,晚上睡覺卻又失眠。
→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反而特別容易拖延。
→無聊時會想吃東西,但肚子明明不餓。
→心情不好時會想喝酒、吸菸。
→每天早上起床就感到擔憂,卻不知道原因。
這些都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習慣,但其實這些行為的背後正說明了,此刻的自己可能正感到焦慮。

❝「憂鬱的人執著於過去,焦慮的人則執著於未來。」❞

焦慮感其實也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我們面對某些事情時會感到焦慮,然後我們可能為了抒發焦慮感而選擇做某些事情來緩解情緒,進而暫時轉移注意力。

有時候我們選擇吃美食、購物、看影片⋯等來釋放焦慮,但是這些行為卻可能只能達到短暫的效果,引發焦慮感的因子其實還是存在,於是週而復始的發生,成為焦慮習慣。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一書就是要幫助有焦慮習慣的我們如何改變思維模式,我們不能根除焦慮,但是可以藉由焦慮的發生來讓自己有所成長,方法分為三個步驟:
(藉著這本書我也來檢視這些對自己是否真的有幫助)

❶察覺你的焦慮習慣迴圈
正如前面所說,焦慮習慣會週而復始的發生,形成一個迴圈,而這個迴圈就是『觸發點、行為、結果』

(一)觸發點:工作量增加、壓力徒增。
(二)行為:吃好吃的東西。
(三)結果:變胖。

結果變胖卻又導致心情低落,然後又開啟另一場焦慮,這就是無限迴圈,因此我們需要進入第二個步驟。

❷更新你的大腦獎勵系統
吃美食感到愉悅,這就是大腦得到的獎勵,但是這只能短暫的愉悅,所以我們應該更新獎勵系統,我們應該清楚知道不應該在焦慮時刻就以飲食來抒發,因為長期下來所引起的後果並不能解決焦慮感發生,所以我們要先著手於戒掉「飲食緩解焦慮」的這種習慣。

❸建立良好的新習慣
當我們順利戒掉壞習慣以後,就開始建立良好的新習慣,當我們意識到焦慮感產生(觸發點)時,就以新習慣(行為)來走向好的結果。

書中提到數個很好的練習,其一是「雨的練習」:我們要先練習#覺知,能夠辨識出當下的情緒並試著放鬆,接受並允許焦慮的存在,感受身體的變化以及情緒上的變化,專注在當下的自我,要化解焦慮感,讓焦慮能夠帶領自己前進的起始點就是要察覺自己的焦慮存在。

另外還有一個「慈愛冥想」,我也覺得很有幫助,慈愛冥想簡單來說就是用慈愛的心態去面對情緒、引發焦慮的原因,例如:同事臨時休假,你必須臨時接手陌生的業務而產生焦慮感,此時我們可以用感謝的心情,試想自己能夠學會新的事物是一件好事,也祝福同事能夠順利解決他的事情,才能夠順利來上班。藉由良善的思考來讓煩心事變得正向,確實在心情上帶來很大的幫助。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不只是解決焦慮問題,針對戒除壞習慣、建立新習慣也給了許多幫助,書裡還設計了性格測驗,可以讓讀者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人,適合什麼樣的環境,測驗的結果讓我很驚訝,也覺得有點準呢。

-
書名|#鬆綁你的焦慮習慣

作者|#賈德森布魯爾#JudsonBrewer
譯者|#蕭美惠
類型|#心理勵志

感謝#時報出版@readingtimes_igofficial@editor.corona 推薦
#妮啵試讀

出版日期:2022/03/22
-
#bookstagram#妮啵閱讀#妮啵2022#閱讀#閱讀筆記#好書推薦#焦慮#焦慮症#壓力#習慣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