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痛先生》

1 / 2

符合於社會標準的生活底下,跳痛出自己夢想的熱血人生
#跳痛先生 #TheManWhoFeelsNoPain


【每個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錯誤的決定】
「為自己的人生而活」是這部電影主要傳達的觀念
瀏覽過去許多知名的印度歌舞片也幾乎是走這套路
且結果都是走向成功的
那些電影確實鼓舞了觀眾別迎合長輩對自己的期望
自己的人生應該要由自己決定
可當跳脫出華麗歌舞所包裝出來的美好結局後
誰能保證我們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
誰能預見我們主導的人生會是成功的
傳達著同樣觀念的這部電影
可以看出少了印度片既定的群體聞歌起舞之表現
相對地深化了觀念底下隱含且值得探討的信息
說著為自己而活,於是無後顧之憂地想寫下精采人生
在旁人眼裡也許是埋下了隱憂
他們會擔心我們不曾考慮過的失敗
同時更害怕被我們的瘋狂甩出安定的生活之中
「每個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錯誤的決定」
是這部電影裡男主角的獨白中經常冒出的一句話
「成功」固然是站在男主角的立場下所認知的結果
「錯誤」則是在全知的角度根據所有創傷得出的結論
這樣我們還敢說這故事是成功的嗎
並不是要勸說大家不要義無反顧地追求夢想
只是做自己前應該要先學會照顧自己,不牽連他人
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做的任何決定負責承擔

【困頓的自主人生與優渥的迎合生活】
張若凡翻唱袁惟仁的歌《走了嗎》前兩句是這麼唱的
「後來聽說你嫁給了習慣」
「即使你並不是真的那麼喜歡」
在現今女性逐漸自主的社會下聽來有點反感
不過在印度卻還是偏向常態
即使目前印度有不少女性崛起出頭天
但多半也是來自父親或丈夫的經濟幫助
到頭來還是個需要依靠男人而生的女人
也因此若要符合印度社會的標準
就必須放棄自由,聽命於負擔得起一切生活費的丈夫
透過電影中女主角在自由與安逸之間的衝突中
顯現了當時當地女性的別無選擇與無奈
且更能反映出第一段所討論到的「成功」vs.「錯誤」
(選擇自由將會無力負擔父母的醫療費用)
雖然這樣的現象隨著時代進步已很少出現於身邊女性
然而思考這件事時多少仍會因人性無法果斷選擇自由
畢竟在這社會終究是財富決定大部分的命運
不然印度也就不會有女權被欺壓的情況
只能說那些勇於靠自己努力求生的,值得一個respect

【生命中有一個偶像】
蔡依林在《Ugly Beauty》的發片記者會上道出勵志
「我都走過來了,你也可以」
之所以聯想到這裡,除了自己本身很崇拜蔡依林外
也因電影裡男主角對偶像的崇仰頗有同感
可能和多數人類似,偶像影響了每個人生命的故事
夜裡獨自一人欣賞偶像的影片
或是將偶像的成就定為自己的目標
提供了奮鬥的熱情與動力,其影響力遠超過父母
對我來說,我所定義的偶像不是外表吸引我的美少女
而是在我遇到難關時能帶來正能量且可以效法的對象
如同在黑夜航行的船隻需要燈塔指引航向一樣
蔡依林都走過來了,我也可以!

https://instagram.com/p/BvC46iCHsqx/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