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接住你、抱住你直到無法努力為止ー「年少日記」

1 / 1

助けられないけど、一人はさせない。

鄭老師任職的高中班上,突然出現一封未署名的遺書。於是,他開始尋找並且想拯救這名學生,卻也因這個契機,他再次拿出童年寫的那本日記,一邊找這名學生,一邊重新面對生命的創傷。

未被視見的情感文化才是理解生命的唯一路徑。

愛中的缺陷使顯露的孤獨成為一種不被重視的病。

卓亦謙以過去的傷痛經驗,寫出一部足以驅使人與自己和解的作品。我們將作品的情感面抽離香港之前,我認為在《年少日記》裡面,承載許多當代香港人的影子。社會經歷大風暴,並且在城市各處煙霧四起時,港人面對的仇恨與恐懼也隨之加深。所以,觀者在近幾年的香港電影和書籍裡,望見許多生猛有力的個體,無論是否自由的情況下,都散發出異於過往的情感連結。某一種的認同、論述及操作,都使非港人的我們經歷強大的情感力量,並且是引導我們去辨別善惡與真偽。因此,卓亦謙的這部作品,有相當多的情感與初衷,或許人生的問題依然存在,可是我們終將獲得修訂人生故事的機會。導演用黑色的眼珠,將世代裡受傷的靈魂捧起,做為中心放在香港集體的感受下;另一方面,他又將這些感受灑至外圍及邊緣處,將每個世代的希望、絕望和失望,如何成為一股幽微的力量。我想,不只是卓導,也是近年來的香港電影可以再次為電影歷史寫下嶄新一頁的原因:作品裡既獨立又群體的結構,使旁觀者(我們)凝視結構底下的生命、時代是可以在異化的社會下,起到激勵人心的魔力。

當然,並非皆大歡喜才是世界該有的樣貌,快樂結局也不是作品給人救贖唯一的解方。

回過頭來看《年少日記》,生命需要找到向度時,缺乏的愛會將人逼向哀傷的連續光譜。所以鄭老師在看見未署名的遺書時,他知道他必須行動。就算要老掉牙的對著空曠地區大喊或是講出「我會陪著你」的話語,他明白這些悶悶不樂的人,最大的原因不只是他者的毫不在意,更是這些人相信,每一個他者都與自己一樣寂寞。不過,從心中湧出的哀傷,卻是來自內在和外在所接收的現實。於是,當鄭老師從兒時書包拿出童年的日記本時,原來,抑鬱不是一種選擇,像是無知覺的累積。這本日記重新映照鄭老師的內在和外在感受到的現實是什麼,那種痛苦不是當下無法忍受,而是明白下一刻迎來的是痛苦的確信感。

不過,作品在這樣的痛苦裡面,讓快樂與痛苦並存,誕生和死亡漸進展開。卓導從不對出現的生命進行任何的評斷,無論勇敢或是軟弱,他試圖告訴從這一切走來的人們,即使當下只剩有呼吸,也足以證明你值得生存的正當性。

「我會陪住你」這句最基本的話語,成為正在受苦難的生命最大的支持。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憂鬱的反面不是快樂,是勇敢的生命力。

沒有署名的遺書、師生間的關係、伴侶關係以及與原生家庭自我的和解,都在這片寫著年少日記的疆域裡,明白失去帶來的感受。憂鬱不再只是推向深淵的推手,倒讓生命多了寬恕與仁慈。作品穿插過去與現在,觀者藉由生命在時序線上的變化,明白每一個人都會有陰天的時候,有被世間邪惡所抓住的日子。可是,鄭老師在日記一頁一頁翻過去,他知道他的生命具有救贖的力量。因為還活著,所以他得以更廣大且包容去修訂自己的人生故事。

《年少日記》是最寂寞的一本書,同時更輕輕地叮嚀我們不要害怕對自己溫柔的最佳例子。

無論在香港或是在何處,我們都在面對快節奏的都市,正在被強迫要「認識自己」並且「想好未來你要做什麼」的潮流下。可是,當《年少日記》來到最後一頁時,我才發現原來真正重要的是跨過黑暗的愛、努力還有洞察力,相信時間為自己帶來重建的能力。不開心也沒有關係,只要你還有一口氣,一定有人站在你這邊。就算是時間,也與自己站在同邊。我相信即使自己正在最寂寞的戰役,可是也在痊癒的路上。我能夠與自己的生命面對面,周而復始的情況下,望見如卓亦謙溫柔的眼光,為每一個靈魂尋得午後的光明。

うまくいきますように。

本片將於12月8日由 #光年映畫 發行,全台上映。同時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觀眾票選獎以及最佳新導演獎。

📌推薦觀看:關根光才《我,為愛而活》

(圖片來源: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 #卓亦謙 #爾冬陞 #盧鎮業 #鄭中基 #陳漢娜 #韋羅莎 #黃梓樂 #周漢寧 #何珀廉#香港 #金馬獎 #新導演 #影評 #少年 #金馬60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我是CHIH 夏日葵,別忘了追蹤我🍀:akimokalih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