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藏在劇裡的三層覺察:形塑我們的究竟是誰?

1 / 1

本來以為只是一個反諷芭比的電影,但沒想到導演不只批判父權,也打臉女權,最終要探討的卻是回歸「人」的本質。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精采處就在我以為大概猜到劇情,但其實並沒有。看得出導演和編劇塞了很多當代性別議題想探討,而且手法很直白,直接透過一連串的對白把社會對「女人」的期待全部點出來,女人好累、芭比太完美,這只是電影 #第一層 的覺察。

▌令人驚喜的肯尼

但令我驚喜的是 #第二層 的反思,來自肯尼這個角色。

肯尼是為了芭比而被創造出來的,他生來就是為了「陪襯」芭比,如同電影裡的自白:只有得到芭比的注視,肯尼才有存在感。在芭比的世界裡,肯尼是被忽視、排擠的性別,永遠的Lady’s Night,肯尼不能參與,大家熟知芭比夢幻屋,肯尼不能進屋,那麼肯尼住哪裡?

芭比回答:「我不知道。」

性別權力結構跟真實世界相反的芭比樂園,安排肯尼在真實世界裡學習到父權,並在芭比樂園複製父權,以提昇男人地位,但提昇的同時,卻也以弱化芭比為代價(劇情安排肯尼們對芭比們洗腦)。

在芭比樂園獲得主導權的肯尼,把過去只有芭比能享有的權力通通變成肯尼所有,他也很想要嘗試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可是即使擁有了這些,把芭比夢幻小屋變成武道館,身上擁有許多真實世界所謂的「MAN」味象徵,穿皮草大衣、練肌肉,可是看得出來肯尼內心的茫然仍在。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芭比們為了奪回樂園的主導權,設計讓肯尼們內鬨打架,要讓肯尼內鬨很簡單,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別的肯尼上就好。

這個隱喻真的是太妙了,肯尼是為了獲得芭比溫柔注視而存在,如同人們尋求他人肯定一樣,而今天會讓人陷入鬥爭中,往往是因為我們無法獲得期待中的關注,或是他人搶走了本該屬於我的關注,不被重視、被忽視一直都是衝突的起因。

最後肯尼們相互廝殺,而芭比們透過修改法律取回原有的權力,恢復以往的芭比制度。肯尼感嘆的說出:「我們會爭吵,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句話真的是讓我想站起來拍手鼓掌,怎麼可以這麼精闢啊!

任何的衝突追根究柢,就是跟自我價值感有關,而肯尼點出這一點,真的太巧妙的安排。肯尼真的需要父權嗎?去搶奪那些資源會更快樂嗎?

我以為我的失落是來自於性別上的差別待遇,我以為要佔上風才能幸福,我以為要獲得認同才會滿足,但我卻沒發現我感到不安與威脅,其實是源於我不知道自己是誰。

我是肯尼,他也是肯尼,我只不過是肯尼之一,我到底有什麼特別的?我除了站在海灘當看板男孩,除了跟芭比約會,我還能幹嘛?

肯尼的疑惑,其實也是多數人的困惑。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你是誰?

芭比對肯尼說:「任何成就你的,都不能定義你。」這句話也是金句,你以為你就是頭銜,你是名片上的職稱,你是積分排名,你是年收入的數字,但其實這些並不能定義你、是、誰!

那麼究竟你是誰?

在芭比們奪回統治權後,芭比意識到過去對肯尼的不公平待遇,芭比樂園在美泰爾公司重新設計下,開始走向性別平權。

肯尼坦言自己並不喜歡領導他人,在學習父權的過程中,似乎覺察到自己並沒有很享受其中,肯尼的個性與父權形象落差很大,對於他的失落和內在的迷惘,父權真的是個解方嗎?顯然不是。

肯尼需要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 愛智者書窩 鐘穎老師在《#故事裡的心理學》講座提到,沒有經歷過成年禮的人,會想要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長大了。

如同肯尼,誤以為要有明顯的作為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

芭比在真實世界遇到人類性騷擾時,芭比說自己沒有生殖器,肯尼也沒有。沒有生殖器是玩具的設計,但肯尼對於自己是男人這件事情非常肯定,我認為導演是在反諷男子氣概真的不用靠生殖器來肯定,肯尼穿粉色衣服,沒有生殖器,但他是男人,只是他不是刻板印象裡的男人,他不喜歡領導,他敏感,他膽小怕痛,輸了會趴在床上哭。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肯尼最後在芭比的啟發下,發現「Ken is me,肯尼就是我」,原本只是眾多肯尼之一的他,開始體會到自我的存在。「肯尼」是個名字,雖然出生後父母給了我們名字,我們靠著這個名字累積各種活著的證明,身分證、畢業證書、入職報到、健保卡、專業證照,名字存在於各種證件、證明上,然而我們就等於那個名字嗎?那個名字到底代表著什麼?肯尼代表什麼?代表因應芭比而生的男友嗎?

如果只是隨波逐流,照著美泰爾公司的設計,肯尼就只是肯尼,Just Ken。

但當肯尼開始思考了,肯尼就成了「我」,Ken is me。這句台詞可看成是「我」定義了肯尼,是「我」讓肯尼不再只是代稱和名字而已。當肯尼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了,讓我想起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芭比的完美人生也是從她開始「思考死亡」時,她的生活開始變調失常,這些意外促使她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

死亡,的確是很好的警鐘,畢竟人類最大的幻覺就是還有明天,如果我們不曾思考過死亡,似乎僅是活在幻覺裡,當人類開始思考死亡,生命才開始接近真實。

▌我該是什麼模樣?

這部電影以性別作為包裝,但其實除了諷刺性別刻板印象之外,也有 #第三層 的隱喻─存在主義。

從一開始瑪格羅比的「芭比腳」,就讓經典芭比帶出大家心目中「芭比該有的樣子」,芭比娃娃似乎承載著當代對女人完美的期待,雖然電影開頭也一直強調芭比可以當總統、法官、律師、運動員...等,各種行業都有芭比的身影,象徵女人無所不能。

但在電影最後一段,莎夏的媽媽葛洛莉向美泰爾CEO提出:「可以做一個素人款的芭比嗎?」素人芭比不用成為什麼出色的工作者,就是單純是個芭比,平凡的過生活。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特別喜歡這個劇情安排,呼應了前段芭比與肯尼所承受的期待,誰規定女人該是什麼樣子?男人又該是什麼樣子?難道不能就只是個人嗎?

在芭比樂園的各種職場優秀女性,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能是父權之女,以事業有成來彰顯自己。而導演透過葛洛莉敏銳地點出,難道不能是個平凡人嗎?我不想要當什麼厲害的人,我只想過著普通的人生,生平無大志,只有小確幸,安安穩穩過我的小日子,這樣不行嗎?

這部電影讓觀眾能回到「人本」角度去思考,我們在套入生活中的各種身分角色的時候,落入各種期待時,究竟什麼才是「我」?在家庭裡,爸爸與媽媽的性別界線、分工,是否也能有其他的空間與可能?

▌完美舒適 vs 混亂真實

芭比最終選擇成為人類,當她詢問創造芭比的Ruth:「我想成為人類,不用經過你同意嗎?」Ruth回答:「我雖然創造了你,但是我無法掌控你,我連我的女兒都掌控不了。」

芭比認為自己的去向需要經由創造自己的Ruth同意,但其實Ruth告訴她決定權在你自己呀!這一段像極了親子關係。

我們可能以為我們的選擇必須經過父母同意、允許,但無論他們贊成或反對,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經歷。

Ruth的回答也充滿智慧,雖然芭比是她創造的玩具,但連她生的女兒她都管不了,何況是個玩具呢?Ruth當初創造芭比就沒有設計結局,讓芭比擁有自由選擇的空間。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想成為人,不需要獲得允許,只需要去感受,用心感受這個世界即可。Ruth與芭比閉上眼睛感受的畫面很美,很平靜,當你感受當下這一刻,與身處的周遭世界連結,你成為了人。

當然,Ruth也提醒芭比,在芭比樂園一切都是完美的、可預期的,芭比樂園充滿著歡樂歡笑,但在人類的真實世界則充滿矛盾和混亂,還時常伴隨著失落、沮喪,即使如此,芭比仍舊想要成為真實的人。

對照一開始的芭比,在怪芭比給予要「去探索未知」,還是「留在舒適圈」的選擇時,芭比直覺選了留在原地,她才不要去冒險,最終還是被逼著踏上真實世界,但影片結尾,芭比經歷真實世界再回到芭比樂園,她卻發現自己要的不僅於此,主動選擇不當芭比,要當一個真實的人,即使會遭遇混亂,而幻滅正是成長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