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人與成長——《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觀後感(中)

1 / 1

從高文英身上了解何謂家人

        甚麼是家人?這在女主角高文英身上可謂複雜難辨。

        以「血緣」來說,她有爸爸高大煥和媽媽都熙才,這兩人對她的影響也很值得討論。她在跟朱里的對話中提到她父母

「我爸爸身體還在,靈魂卻死了;反之我媽媽身體雖然腐朽,但是精神卻還留存在這世界上,這樣你覺得到底誰還活著?誰又死了呢?」

        的確,儘管她恐懼排斥她的母親,我們仍然能從文英的舉止中看出她母親的影子,不善與人交流又有反社會人格。文英那種「看到想要的東西就想擁有,就連人也不例外」的心態,跟她媽媽視女兒為自己的藝術品是不是有相似之處呢?可見家庭教育的影響超出許多人的想像。

        然而,文英孤傲冷漠的外表下,也藏著無盡的孤單與對溫暖的渴望。與其說她像住在城堡裡的公主,不如說她更像是《美女與野獸》中的野獸(她自己也如此認為),因為無法被世界接納而離群索居,只能靠童話作為與世界溝通的窗口。直到她認識了鋼太尚泰兩兄弟,被兩人的熱情與純真打動,後來更努力要讓尚泰接受自己成為家人。

        讓尚泰接受自己並不容易。我很喜歡文英軟硬兼施的手段,又是威脅恐嚇又是軟言相求,以及尚泰有些招架不住卻又堅守底線的樣子。最後,還是鋼太用尚泰最喜歡的卡通《小恐龍多利》來開導,說明卡通中的高吉童也懂得接納陌生人為家人,這樣才能成為大人。「懂得接納陌生人為家人」這句話是對尚泰說的,但轉念一想,這不也很適合用在文英身上嗎?即使是與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兄弟,如果能做到彼此扶持,不就是真正的家人嗎?她接納了兩兄弟為家人,從他們身上得到的溫暖,填補了她心中的空虛,真正體會到家人間的羈絆。

        沒有尖銳稜角、被兩兄弟寵愛的文英,成為了從裡到外都可愛的人。

從文尚泰身上體會他的成長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患有自閉症的文尚泰是整部劇裡最令人感動的角色。在初期,他是文鋼太沉重的負擔,是無法獨立自主的存在。每到春天還會被蝴蝶的夢驚醒,逼得文鋼太帶著他不斷搬家逃亡。但後來我們看到他默默地存著打工賺來的錢,想買露營車讓弟弟跟他不再逃跑(他認為露營車既是交通工具也像家);接納高文英成為家人,扮演稱職的哥哥;更在最後關頭為了自己的弟妹,挺身而出克服對蝴蝶的恐懼,在實質的意義上成為「可以保護弟妹的哥哥」。這些都是前期的他無法做到的事,而且他比他弟弟所理解的還要敏銳、纖細許多。其中一個就是他過人的記憶力:兒時弟弟曾經對自己見死不救,他一直都記得,只是痛在心裡沒爆發出來。另一個就是他敏銳的觀察力。前面說到弟弟鋼太認為壓抑自己並微笑,就可以將苦痛掩飾地很好。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哥哥打從心底知道鋼太是不幸福的、笑容是虛偽的。某天晚上他看到鋼太在睡夢中因為想到高文英而微笑時,他喃喃地說「這是幸福的微笑,我第一次在弟弟臉上看到,他現在……很幸福」。

        如同精神病院院長所說,自閉症患者不代表他們的情緒或感受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

        故事初期我只把他當作鋼太文英之間的潤滑劑,時不時說出「親親比吵架好」這種天真的話來舒緩兩人緊繃的情緒,但是到了故事後期,他的成長過程才是整部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而就在你以為他們三人成為家人、一起來趟露營車旅行就是整部劇的完美結局時,他又迎來了更大的突破。

        他愛他的弟弟,但他不再需要他一直在身旁了。他終於成為插畫家,並成為社會上被需要的人,而且他弟弟也有了另一位家人高文英,不再是孤單一人。所以他決定讓弟弟別再擔心他,使鋼太從最後的枷鎖中解放。

        「鋼太啊…不要哭,謝謝你,謝謝你…」抱著因為歡喜激動而流下眼淚的鋼太,尚泰喃喃說道。儘管他總是說自己保護著弟弟,我想他一定很清楚這些年來弟弟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才跟他說謝謝,並要他去過自己的人生。因為文鋼太,就是屬於文鋼太自己的!

        仔細觀察尚泰的內心世界便會發覺,表面上鋼太把所有的傷痛、重擔一肩挑起,與傻不隆咚的哥哥生活,但其實尚泰也默默地為母親的死而哭泣,為克服恐懼而努力,更為逞強的弟弟擔心。他在自己的世界裡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並最終為所有人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