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愛‧慕》如果活著是受罪,應該放手還是留下?

1 / 1

《愛‧慕》這部電影,討論著活著與受罪的一線之隔,以及「愛」的本質,是放手還是留下。

安妮因手術失敗,成了半側癱瘓的病人,這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對於女兒珍妮和丈夫喬治,也帶來意料之外的劇變。一般的老化是慢慢地適應,但手術失敗是一瞬間面臨身體失能,安妮來不及適應,家人們也不好受。

活著應該要是件很美好的事,但如今安妮每一日呼吸都像在受罪,脫衣、洗澡這些日常生活活動完全依賴他人進行,讓她幾乎失去自尊。

安妮的身體越加退化,說話支支嗚嗚讓人聽不懂,照顧者不僅得不到她的進步,還看到她不停退步,心力交瘁下變得沒有耐性,對她不再輕聲細語,不喝水便硬灌、吐出水便賞她巴掌,喬治到了後期,時常因為難以控制當下的衝動做出不適當的行為,以致事後懊悔。

「人生很美好,但是太漫長了。」人生美好在與所愛之人共處的幸福時光,帶給愛人快樂,也享受愛人帶給自己的快樂,漫長在疾病消磨了意志,使自己與愛人的相處不再快樂,而是勞累、厭倦、壓力、痛苦這些負面的情緒。

喬治在悶死安妮後,又悶死了一隻飛進家中的鴿子,他在信中卻寫著「我抓到了鴿子,最後放牠走了」,「放牠走了」這句話很玄妙,「走」和死亡一樣,都有別離意味,然而,「放牠走了」又有一種給予牠自由的意思在內,也許在喬治心中,認為讓安妮死去,才是放她自由,讓她不再處在痛苦當中。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