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另一種詮釋(認識與改觀)

1 / 1

照片裡是我的阿嬤,今年已經要86歲了。她在三年前罹患了阿茲海默症(也就是失智症),這給了我們家不小的衝擊,至少在跟阿嬤的互動上是如此。在阿嬤失智症約一年過後,我因為個人因素陷入了憂鬱症;那時期的我雖然狀態不好,但仍然得要每周回家照顧我阿嬤,然而也在這一兩年的照顧中,我發現了失智症的另一種解讀,讓我能夠更好的跟阿嬤相處同時也治好了我的憂鬱症。

《社交天性》(Social: 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這本書中,作者Matthew D. Lieberman提出了一個觀點

社交是人類行為的起點

作者解釋,人類的大腦在孩兒時期就預備我們成為社交動物,我們不僅熱愛也需要人群的連結,正是這一個觀點讓我重新看待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在醫學上的定義為: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喪失短期記憶(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當疾病逐漸進展,症狀可能逐漸出現,包括語言障礙、定向障礙(包括容易迷路)、情緒不穩、喪失動機、無法自理和許多行為問題。當情況惡化時,患者往往會因此和家庭或社會脫節,並逐漸喪失身體機能,最終導致死亡。

.

阿嬤的神經內科醫師也是這麼跟我說的。但我的想法跟醫學上的不太一樣;我認為失智症跟憂鬱症兩者皆是與人群脫節所產生的現象

Johann Hari (picture via Internet)

英國記者約翰海利(Johann Hari)在他的演講(This could be why you’re depressed or anxious)以及著作《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Lost Connection)數度跟大眾呼籲「失去連結」對於我們身心靈的傷害,《社交天性》也提及失去連結的「心裡痛苦」遠比「生理痛苦」影響來得大。

.

  •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能怎麼看待失智症患者?

.

對很多人來說,失智症患者忘東忘西、重複提問、無法自理生活這些行為,解讀為病症;然而對我來說,這一些並不是病症,而是他們想要尋求社交的渴望。失智症患者在患病的前期,家裡的成員肯定很不適應這樣的互動模式,各種喧囂怒罵都是很常會出現的;不過我想請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今天你的需求不斷被忽視,你提出的請求也只能換來怒氣,心裡肯定會非常難過吧!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我爸媽仍然沒有把阿嬤當成病人看待,所以日常的聊天、吃飯、洗衣服都能變成爭吵的導火線;然而我總是覺得阿嬤的內心一定很痛苦,她心裡最純粹的需求經由失智症這個濾鏡的過濾下,呈現給我們看到的是不斷的重複提問、以及生活上的照顧依賴。阿嬤卻無移開這個失智症濾網,這濾鏡似乎已經注定依附在阿嬤身上直到離開我們。

.

醫師在阿嬤藥單上的處方簽,成了對於她命運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