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說]神裔——第三十九章 八塊雞VS八塊肌你想要哪一個?
前陣子突然對與心理相關的書感興趣,因為發現不管讀行銷、管理相關的書(就連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都是XD),其實都繞不開心理學的範疇,想入門但又不想從雞湯文路線進入,就跑去問木子小姐有沒有推薦的相關書籍。木子小姐就丟出了完形治療、敘事治療不同學派的書出來,最後先跟她借了與完形相關的這本,感謝我朋支援書籍!
-
🌱黃金鐵三角「覺察、選擇、責任」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八個章節,兩部份分別為:「活用完形諮商,重新看見自我」、「實踐完形,不同的人生體會」,前部分闡述完形黃金鐵三角「覺察、選擇、責任」之間的關係,接著談論改變與未竟事宜,以及自我界線與逃避策略。後部分則是談如何將「完形」的概念落實於生活之中,作者援引相當多的影視作品,以及自身生活經驗來分析與運用,讓概念變得不再抽象。
-
🌱關於「形」與「景」
在當下全心全意投入、正在進行的事情是為「形/形象」,而與之無關的事情都暫時退到「景/背景」去。然而當正專注某事(形)時,有時會突然想說等下要吃什麼?什麼事還沒做?(景),於是形便會被各種浮現的景所干擾。而透過內在心理界線的設立,可以是經由內心儲物櫃的想像,也可以是具象化用紙條寫下事項放置於盒子裡,要進行某事時將其取出,其餘事件則留於盒內,來區隔形與景。
-
🌱完成那些未完成
初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時,被童年經驗的影響之大給驚訝到,再延續到讀本書時所提及的「未竟事宜」,由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幼小無助時,內在情感與需求,未能被家庭環境給全然地滿足,這些無助的經驗與記憶成了未竟,被持續攜帶到了多年後的現如今。然而,經由探索、釐清、歸整這些經驗,再由長大的自己來照顧自己,完成「未竟事宜」的形,它就有機會退回景。
-
🌱個人心得
本書除了完形概念的說明外,亦透過分析眾多的影視作品劇情案例、作者自身生命經驗,使得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書裡有段提及作者利用「空椅對話」,讓某位討厭自身特質的成員,與自己討厭的特質對話,對話的過程裡逐漸讓人明白,其實特質沒有好、壞,更甚於它的出現是為了告訴你某些事。最後該成員與自己討厭的特質和解,並真心接納其存在,對話的過程很溫柔也很令人動容。
-
「人生折返點」、「拒絕一再掉進內心黑洞」這兩小篇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將人生的行進比喻為爬山,然而時過中年後,何時與何處是折返點?考量身心狀況與大自然限制重重,攻頂還是不攻頂呢?而關於那一再陷落的內心黑洞,如何在進程中意識到這件事,抱持著怎樣的心態從洞裡爬出來,再來是繞過它、甚至不再走進同一條街、陷入同一個黑洞裡,是一本大大拓展我視野與思考的書。
想要提袋!!
希望你沒有誤會阿比提袋是我自己的 不是民宿送的 哈哈😂
史努比提袋超可愛!